第143章:膨胀的资产表
“这不错,真非常不错啊。“主席开怀大笑,“天天都花钱如流水,这回终于赚到钱了,靠打仗赚钱,赚的还是外汇,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呢。”
总理笑道:“有钱进账就好说了,这干部工资就可以发下去了。”
“要发!7月份就发吧,同志们也苦好多年了。“主席笑道,“大小贫污腐败分子要惩处,止常工资新水也是要发的嘛!”
少奇同志道:“赚了这么一大笔钱,中财委对后续使用有什么倾向性的通盘考虑啊?”
对这笔钱怎么用,中财委内部存在分歧。
保守派认为,既然一下子有这么多外汇进账,那就应该削减国债,减轻负担,每年5%的利息毕竟也不是小数,这利息还要外汇呢;
中间派认为,既然外汇储备相对充裕,那新国债尤其美元国债就不忙着发,而要适度收敛,留有余地,等下次要紧关头再发;
林冠华态度很坚决,外汇储备要不断建立与扩大,国债还是抓紧发,尽可能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保持充沛流动性。
很多人难以接受这个观点:一方面发国债,每年支付5%利息;另一方面自己账目上又躺着巨额外汇储备,怎么看都像浪费。
和前次不一样的是,林冠华的威望初步建立起来了,赞同者多了些,反对者少了很多,大家也等待中央有什么新举措。
陈大掌柜道:“小林的意思是,利用手上这批外汇,尤其港币和英部分,先去澳门、香港回笼些人民币,进一步稳定外汇牌价。”
按官方外汇牌价,1美元=2.5元人民币,但在港澳等澳地,别说2.5元了,3.5都不一定能换到,当中国国债跌到谷底,曾出现过4.5元人民币才能换1美元的价格,这几天虽有所回升,依然还在3.5以上。
林冠华认为,外汇黑市是客观现象,但黑市长期存在,持续偏离官方汇率,对本币信誉是持续性伤害,发展下去会变成汇率失真,给套汇、骗汇带来可乘之机他主张把这批人民币给吸纳回来,进一步稳定金融。
任书记好奇道:“香港、澳门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民币?这感觉不对劲啊,我们又没在那里花过。”
陈大掌柜叹气:“都是从国内偷逃出去的!我们可以回忆下,张子善、刘青山不是买了4辆进口小汽车么?这些外汇都不是中国银行正规渠道走的,而是把贪污来的人民币交给资金客、投机倒把分子,再转给外国商人、商船,最后在港澳地下钱庄换汇这次瑞卿同志也抓了一些投机倒把分子,他们把人民币通过这渠道换成外汇,在香港炒国债、炒股票,大收网搞进去不少。”
书记处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评估了。
从理论说,既然离岸外汇黑市,完全可以不管,任由其自生自灭;但从实践来说,如果人民币和卢布一样,长期汇率失真,会影响信誉。
为什么中央不爱和苏联谈美元结账,就因为卢布那汇率实在太坑爹,而北京又不能和莫斯科按黑市价结算,那是严重的政治讽刺与挑行为。
总理道:“你们打算换多少回来?”
“5000万美元左右,争取把汇率拉回到2.8以内,黑市价比官方牌价适当偏高可以理解,不能太离谱。”
林冠华道,“其实这样操作也赚钱,还有隐含好处,当华侨发现人民币币值坚挺、汇率稳定,今后可成为市场流通货币。”
东南亚各国主权货币都不太行,哪怕港币也随着英镑而跌岩起伏,如果人民币能拥有类似于美元的通货地位,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会对中国形象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等将来国际经济地位进一步上升,中央很容易让人民币成为国际主流贸易结算货币,美元、英镑的地位赶不上,至少比法郎更有价值。
现在大家明白当初林冠华说本外币估值双重重估是什么意思了,这一刀反向割下去,不得又轻轻松松拿回30%利润?人民币本质上也是一种可以炒作的金融资产!
“5000万我们内部讨论了下,分歧不大,但后续4.8亿怎么花,意见很不统一……“陈大掌柜沉吟道,“大部分同志主张留30%搞储备,剩下70%搞建设;小林的观点比较…比较…”
他想了好一会,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朱老总笑了:“比较激进是吧?这我可要说啦,我们大部分同志在财政、金融上的观念过于保守,魄力不足。
国债啦、信托啦、股票啦,30年前我就耳熟能详的东西,现在看见还是扭扭捏捏,不知如何应付。
过去根据地财政建设那确实没办法,现在我们在参与国际竞争、国际贸易,哆哆嗪嗪像个小脚老太婆似的,怎能走得快呢?”
主席道:“让小林讲嘛,看他又有什么新策略。”
林冠华的思路分解为3块:
第一,剩余的4.8亿外汇盈余再加国债资产表增发的1.2亿,凑拢为6亿美元,即盈余全花,额外动用1.2亿国债;
第二,将6亿分成3:2:1三块,3亿为工业项目,2亿为转移支付,1亿为军费开支;由于2亿转移支付中涉及的实际支出为人民币,故2亿外汇部分置换给工业项目与军费,由其在常年经费中贴补;
第三,考虑有关项目需2—3年才能全部完成,建议内资部分按1:2配套,即外汇动用6亿美元,人民币部分动用30亿进行配套,分36个月周期完成。
总理沉吟道:“具体项目如何统筹可详细讨论,转移支付是怎么回事?”
“目前中央财政体制是统收统支,实践中为促进工业化快速发展,又给了地方不同的发展政策,从整体而言有其必要性但不均衡。”
林冠华道,“我的设想是,财政继续统收统支,继续严格限制广大内陆地区不发展小工业化项目,继续确保局部工业化这里需要考虑公平性,要以国家财政支出给落后地区的老百姓发钱。只发钱会养成懒汉心态,发钱要找合适抓手,我认为由基础设施建设充当转移抓手比较合适。
落后地区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办什么小工厂、小企业,而是先修路、修水利、通电、修学校,以基建项目把劳动力利用起来,让老百姓在种地之余能额外赚到钱,能有余力吸收消化发达工业带的工业化产品,完成基本扫盲、识字运动,扩大最基本的教育……
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的中央投资基础设施试点项目来看,虽有天津的贪污案,但其他项目完成还不错,可进一步扩大。
当基础设施办得差不多时,我们再进行工业化,承接发达地区的项目转移会更加事半功倍。”
主席点点头:“我懂了,你目前还只赞同办大钢铁厂、大机械厂,不赞同办小钢铁厂、小机械厂!”
林冠华点头:“因为不具备条件。目前依然严重缺乏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甚至于生产越扩大,人才缺口就越大,目前很多产业是咬牙硬顶着。一旦化整为零,成本浪费、时间浪费将以几何指数级别攀升。
以几个重点建设的汽车厂为例,里面集中了全国14所高校机械系的老师和大三、大四学生,这些学生白天在车间里现场帮助工人与德国方面沟通衔接,晚上集合起来上课,有时忙不过来他们还穿上工作服顶一顶。
汽车厂如此、航空厂同样如此。
大家都自诩半工半读、社会大学、工厂大学。
中央很多领导很喜欢这场面,觉得这是知识分子下基层,深入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有利于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但林冠华知道,这种模式长久而言是有害的,机械系不等于汽车系,假如现在为应急,把学生都抽到汽车厂,那将来其他机械设备怎么办?
短期实习3—6个月,可加深理论印象,长期实习1—2年,特别在通识教育还没全面定型时就去实习,实际是拔苗助长、透支潜力。
总算这时代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无论吃苦耐劳还是个人悟性,都大大超过林冠华同代的大学生。
他们能在白天辛苦一天后,晚上再整整齐齐坐下来学习理论,甚至寒暑假都没有,直接365天就这么过,换70年后的学生还不疯掉?
众人陷入沉默,这问题一下子还不容易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