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拖一拖也好
“”地一声,一朵洁白的伞花绽放开来,随后几朵、十几朵、几十朵、数百朵…
战略部队一干天佬在下面掌望远镜仔细观察,频频点头,就连一贯不苟言笑的林彪也露出欣慰的表情。
打仗从来不是件容易学的事,学的越多,就越知道自己无知。
对从白山黑水打到海南岛的四野精兵来说,一开始并未太把战略集团这几个字往心里去,总以为就是装备好点,弄点新鲜玩意,练点新套路,打仗嘛,搞得好像谁不会似的。
成建制大规模演习已搞了3次,这次是第4次。但众人非但没觉得烂熟于心,反而惊骇地发现,自己居然还有很多科目不会。
如从历史行情来说,从组建到现在,已有足足一年半,都够第三帝国从“毫无波澜“打到“环法旅行“再到“巴巴罗萨“了,但战略兵团上下内心还是志志不安不。
这全套德械德装的硬件都有了,可如果当年让俺们去打,有没有闪电战那威力?
原第三帝国空军大将库特·斯图登特看着伞降,频频点头,夸奖中方:“大家掌握得真不错,比我当年给手下培训要快。当然啦,那会儿我们经验也不足,装备一般,现在挺好……
空降兵组建很早就在军委议事日程上,当初为解放台湾,刘亚楼去苏联考察,准备组建空降部队,还打算引入全套苏式装备。
林冠华来后,该设想暂停了一阵子,倒不是说空降兵不需要,而是苏联人开出的价码实在吓人,一个旅不到4000人编制,需要的军费居然比38军一个4万多人的军级编制还贵。
苏方振振有词,空降兵装备值钱啊,什么护目镜、飞行服、飞行帽、伞兵靴、里程计、飞行罗盘、信号枪、降落伞乃至于武器全都是要特制的,怎么能不贵呢?
这都还是基本配备,如果从头办伞兵学校,那费用会和流水一般。
林冠华没忍住,和刘亚楼说:“算了,算了,我给你们找便宜的。”
那时候穷得叮当响,还要弄钱搞海军,一分钱恨不得当两分花,听到有便宜货,刘亚楼自然满口答应。
于是就两条腿走路:装备从WAA库存里折腾,人员从德国去搞,总负责人他点名要斯图登特。
斯图登特起初还有点担忧,因为他军衔太高了,还坐过好几年牢,后来发现英美没管他,阿登纳一活动,他就带着一帮心腹手下来了中国。
等到东北才明白,大将固然不多,但其他德国军官要多少有多少。
军委对两支重兵集团进行了分工:空降兵重点从战略集团抽人,海军陆战队归东南边防军编练,原已确定的基干部队如三野抽调的部队、起义的原国党伞兵三团部分官兵,也一起调给空降兵。
为充分充实队伍,空降旅特意从整个战略集团抽人,好多都是一等、二等功臣。
最开始解放军也愁,连飞机都没坐过,忽然要练跳伞,那不要人命么?说好高级干部管空降兵,结果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去。
等看到60岁的斯图登特穿上威风漂漂的伞兵服从机舱里一跃而下,韩先楚坐不住了,帽子一摔:“我来!人家60岁都敢跳,老子还不满40呢!”
空军陆战第1旅由此陆续编成,实行空军、战略集团双线领导。
等德国这条线串通后,那各类装备就简单了,德国本土随便搜刮一圈就弄到中国,美国也有很多库存,不够部分由军工部开工生产。斯图登特大将不是食古不化之人,没觉得所有空降装备都是德国好,英美装不颇有可取之处。
经过他和军官们挑选,最后定下来的基干装备是德、美融合,各取所长。
斯图登特30年代就在苏联训练过,怎么和共产主义打交道心里有底,练兵许久,进度很快。差不多用了一年功夫,空军陆战第1旅基本编成了。
外行常给内行挑刺,林冠华上次见过伞降就道:“这不行,火力太弱、连坦克都没有,那不是送死嘛!”
韩先楚当时眼晴就亮了:“能搞空降坦克?”
能!我给你们搞M22!比一号C和小领主都强。你们再琢磨琢磨,看能不能把大八轮给用上。”
再往后场面就越搞越大。M22已在美国退役,WAA仓库堆里堆着300多辆,全搞走了,马修·李奇微并不知道,否则肯定得带着手雷杀过去。
为能合理驾驭M22,空军大规模引入滑翔机,无论德造Me—321/Me—323、Ar232运输机还是大不列颠的哈米尔卡重型滑翔机都陆续出现在东北,空降旅编制也从4000人扩充到9000余人的空降师。
除了坦克,吉普车、装甲车、桶车都跟着扔下去过,到今年11月,总算尝试进行大规模操练,但大家清楚,离能进行合成化作战还早得很,最起码还得再练一年,勉强去打就是市场花园行动的下场:白死!
主要国防科工委太牛逼,英、美、德三大强国空降设备伺候战略集团一家,这训练科目和要求能少么?
连斯图登特这样的老将军,也第一次用C—54,C—118,以前哪有机会认识这些玩意?自然爱不释手。
德国工程师们也在钻研,能不能依据M22的研发精神,把38D搞个可空降的子型号出来,那场面不就更乐观了么?38D打M24霞飞还是有把握的。只要能打倒霞飞,打美国三等人就和割韭菜一样!
如果以前德国人还不清楚中国这么大一个兵团摆在东北干什么,经今年夏天朝鲜半岛、南海岛屿激战,好多人就反应过来了:中国时刻准备和美国人开片。
好多德国军官,尤其是待过莱茵大营的,一下子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聂总长看完演习情况,也交流了敌情。
战后美国开始裁军,到1948年军队员额削减到近250万,速度才开始放缓,但总体陆陆续续还是在减少。
总体而言,1951年时美国空降军、海军陆战队、陆军共留下74个师级番号(只是番号,不等于有人),相比历史上的1950,番号减少,人员少了5%,但战斗力进一步下降。
这种下降主要表现在三个地方。
第一,兵力缺口增加。
1951年美国全军实际人数只有230万出头,比1948年又少20多万,主要是有人员陆陆续续退役、精简。
第二,老兵缺失非常厉害。
就算1945年才参军,到1951年也已6年了,早过了正常服役期,老兵比例下降十分迅猛,几乎百不存一,有诺曼底登陆经验的陆军,基本只有军官。
第三,训练十分废弛。
林冠华足足把朝鲜战争推迟了1年,美军训练和斗志下滑越发厉害,以第8集团军为例,大多数时候在日本醉生梦死,为什么7000顾问上岛还扛不住人民军冲击,就因为他们梦还没做醒。
外界一直把美国当初驻中国的第15步兵团当成老爷兵典型,因为这支部队在中国驻扎期间性病率高达6.73%,拥有大量奴仆,这些奴仆不但帮他们擦靴子、整理床铺,甚至还帮他们擦枪。
美国驻日部队已有6年,虽然还没烂到和第15步兵团相当的程度,但也泡得差不多酥软了。
根据目前这场面,如果金同志明年815再开战,还得再拖一年。
继续拖下去是林冠华求之不得的事,美国越拖,日本、德国的经济就越没法恢复,那国的技术人才只能出来打工糊口,中国可以接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