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奢侈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98章:奢侈

“稀罕!真是稀罕。”

“强悍!果然是强悍!”

胡康河谷营地里,一堆人对着一架新降落的飞机喷喷称奇。

这架飞机太有特色了,与常见运输机截然不同,大大的肚子,高翘的尾翼,下面一长串小轮子,像极了千足蜈。

只有懂行的人才能说出型号渊源:Ar—232。

国产化Y—1交代昌飞研发、生产后,林冠华又指示航空组启动对Ar—232的重置与复刻,美国运输机虽好,但对跑道要求太高,很多时候缓不济急;Y—1虽能适应野战跑道,奈何运输力太小中国这么大国土、跑道参差不齐,需要一款运输能力强、起降要求低的运输机。

这两项指标近乎为Ar—232量身定做,德国专家马上入手。

阿拉道当初研发了2个版本:一是采用双发的BMW801发动机,二是使用4发的布拉莫发动机,常见量产型号是后者,倒不是说4发就管用,主要是801发动机被FW—190占用,无法获得优先级而不得已为之。

现在不存在该困扰,可以直接上英国布里斯托半人马座发动机,单台2600匹马力,双发推力就超过当初四发,且更轻、更省油。

重置后的新型号被冠名以Y—2,一次性可携带最高5吨重的货物,尾部装有倾斜式装卸道,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蚌式舱门,让装卸货物的难度大大降低。

由于换装强力发动机,又优化了气动布局,Y—2最高速度可达365公里/小时,满载时最大航程1300公里,能比较轻松地在胡康河谷—昆明间进行不加油往返,不要小看不加油往返的能力,通常意味着更有效的运输而不需要让飞机运送额外燃油。

作为野战机场王者,Y—2可以吹牛,Y—1能起飞的路面,我都能飞;Y—1飞不起来的路面,比如壕沟啥的,我还能飞!

空载起飞时Y—2所需跑道只要200米,满载起飞也不过300米出头,和Y—1完全一样,但运货量是Y—1三倍有余。

之所以反复和Y—1相比,是因为缅共有营地位置基本在此次西南边睡的中国领土上,类似胡康河谷这种人烟稀少的地方,是缅共游击队最爱。

他们与中国的联系和物资往来一直通过Y—1执行,基地设施比较方便,现在可直接用。

野人山那是连缅甸人自己都害怕的地方,轻易不敢接近,依靠Y—2打通联系后,这片新国土运作更方便了。

打开舱门卸货时,好多人又在笑:里面不是啥高档货,整整齐齐码放了4吨水泥和16桶25公斤装汽油!

“首长,这是军区首长最新要求,请您过目,如您都同意,就签字回送,如您认为需要修改,可在信件上回复,我带回去。“随后又递过来一个小箱子,“里面是10万人民币,请后勤部领导清点一下,给个回单,我好和上级复命。

陈明仁认真看了起来。

信件很长,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任命陈明仁为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滇西特别军分区司令员,文件备注了滇西军分区具体范围,即包括怒江、德宏、保山三地,目前新控制的领土全部按该范畴就近划入。

之所以备注“特别两字,是滇西军区根据现实需要实行全面战备,可就近调度空军、内河舰队、陆军部队等多层次编制,相当于把指挥权下放理论上说,滇西军区指挥部应该设保山,如陈明仁认为现实有必要,可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在胡康河谷或密支那附近设立前敌指挥部。

云南军事指挥调度,不是省军区甚至西南局所能干涉的,重大命令直接下达者都是中央军委,里面考虑了很多场内外因素。

首当其冲是陈明仁本人的愿望和安排问题。

本来按原定设想,陈明仁与郑洞国等人只是来参加一次活动,完毕后就要返回原单位,但陈明仁不但当面和总理申请,还想方设法通过各渠道向省军区、西南军区、西南局反映,希望能留下来干点事,甚至表示勘察修路、打通内河交通也行。

历史上中央给陈明仁定上将军衔,以陈的资历、能力、级别而言无疑是妥的,但就功劳而言稍显尴尬。他在共产党序列的功劳里只有湖南起义和广西剿匪,相对勉强。

这次授衔肯定还得给上将,适当让他立功劳,将来才不会被诉病。

也可以把陈明仁安排去地方,但陈只想留在军队,甚至还想打仗,他个性适合军伍,尚若去地方估计要坏菜。但凡陈明仁能有丁点长袖善舞的功夫,比如能达到宋希这水平,他在国党都不会那么惨。

历史上陈多次请战去朝鲜,但中央最终没批。因为陈所在的55军实力不强,如去指挥四野部队,考虑陈与四野间复杂的纠葛,更为不利。

总理回北京后,书记处众人商议后决定让陈明仁留下,一旦确定留下,就不能只给滑稽的内河舰队“负责人,主席点名让其担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分区司令员。

其次原因是西南军区准备裁军,广西军区纳入西南军区管辖后,陈部很快要裁撤,陈明仁起义后改编为21兵团,但实力太弱,只相当于一个军,进入广西剿匪后压缩为55军,日后就出现陈明仁以军长职务获上将军衔的特例。

军委赞同将55军整体裁撤、分流的决定,对陈明仁而言,国党时嫡系兵马在东北基本打光,55军除少数心腹军官,其他都后面才接手,这也是湖南起义时手里捏着7万多兵力,真起义后呼啦一下子跑了一多半的局面。

他不会反对裁军,但55军毕竟刚完成剿匪,组织上要适当有说法,陈做了很大工作。

他建议在自愿基础上分流,55军指挥机关留一部分与广西军区合并,另抽一部分与原滇西军区合并,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局面。

他充分肯定陈的水平,认为他打仗很有一套,也熟悉缅甸情况,安排适当职务也有利于稳定局面。

陈离职后,原担任的云南军区司令员交给李达,陈明仁给李达当副手并负责独当一面完全说得过去,对杜聿明、孙立人等一班人来说,由陈明仁对他们进行管理,大体也安心。

云南上下全是4兵团部队,作为老首长,陈把骨干军长、师长和要害岗位上的干部聚拢在一起,交代他们尽可能支持陈明仁工作,这事也到位了。

除这两个大项,后续要点就是尽可能囤积物资、修防线、基地,勘察出有效的输线路,与克钦、缅共等搞好关系,具体实施由陈明仁抓总,各部门、各方面鼎力配合。

按照计划,到2月末该有4个一线团部署在该地,并完成前期准备。

他刷刷提笔签字:“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所有命令我都执行,暂时没什么需要补充的。这边的工作进度,除非突发情况,否则我逢五逢十进行详细汇报。”

“哎呦,老乡运来的几块石头打碎后咋绿莹莹的,这该不是翡翠吧?”

“就你少见多怪,好看的先扔一边,回头分栋让飞机带回去。”

虽然Y—1/Y—2都可在野战机场上起降,但考虑到后续大规模空运需要,军委指示建立完整的固化跑道,于是就出现相当奢侈的一面:水泥通过空运而来,铺路用的混凝土里,随处可见闪耀着各种光芒的石头。

品相特别好的石头会被战士们分掠出来,让运输机回程时带回,不值钱低档货直接填理,因跑道太有特色,胡康河谷机场日后又称翡翠机场一开始军委的想法是彻底打通利多公路,确保运输大动脉畅通,但总理、陈实地体验一次后就知道这事没表面上那么容易。

美国人为什么在缅甸坚持空运为主,说明利多公路使用存在很多问题。

中国现在没能力给输油管源源不断输入汽油,经蓝军参谋组讨论、推演和部署,建议采用优化后的陆—空联运体系,确保运输卡车散布在利多公路主要沿线。

就地区来说是密支那、胡康河谷、腾冲,尽可能减少从腾冲往密支那的直接汽车往来,因为太不经济。

前线所需物资由机场空运至密支那或翡翠机场,再利用卡车进行分发;只有空运走不了的物资,如重型火炮、装甲车、坦克等才走路面。

尽可能雇佣克钦山民充当劳动力,并实现人民币在缅北普及使用,争取将缅币驱逐出去。

就缅北这地方,哪用得着什么亚洲美元,人民币就吊打各方,中方雇佣老乡给运粮食、运石头、运木头,然后用人民币结算。

老乡们拿了票子,立即就可去军需小卖部、密支那供销社购买中国物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