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逃避(1月900月票加更)
将平甲板改造为滑跃甲板,对怨仇的体量乃至中国现有造船技术而言,并不特别麻烦,起码比改造蒸汽弹射器或斜角化简单多了,在专家指导下可利用国内船台完成。
专家们评估6个月足够完成改造,且几乎不涉及内部核心结构调整,毕竟滑跃是上翘而不是下压,除前甲板少部署几架飞机,重心适当优化下,基本看不出大问题。
甚至还有人提出,考虑到战时特别情况,是否不修改前甲板为起翘而单独额外部署滑跃平台,万一舰被攻破还可紧急拆除,恢复为常规甲板模式。
林冠华认为这也是个思路,可试试看。
至于滑跃甲板的弊端和制约,比如不能让重型战斗机满载起飞等,现在压根牵扯不到。A—4最大只有11吨出头,超军旗也不过12吨,离不能满载起飞的天花板远着呢。
毕竟在滑跃前,火药弹射器还可继续助力一程。
只要能利用现有舰体、机库,帮助怨仇级在不大改前提下实现喷气机上舰,至少还可维持10年。
10年后,中国造船技术进一步成熟,没准就有能力对怨仇级进行斜角化与弹射器改造。
至于滑跃起飞的另一个毛病:只能由直通方向完成,斜角方向无法起飞,对中国来说也不是问题。
中方压根就没有斜角航母,短期内也没兴趣改斜角,毕竟还有场迫在眉睫的战事等看自己。
西德利蓝宝石发动机就是历史上A—4原型发动机,故天鹰项目进展较快,专家组已把验证机弄了出来,整体性能差点意思,但基本规格完全满足,高度也到4米左右,可以从容进那个4.3米的上机库。
气动外形和A4差不多,内部仪表盘部署等细节肯定不同,也没必要完全一致,中国有自己的仪表体系和风格,与J—1/J—2保持一致即可。
超车旗项目下达得晚,发动机推力也不如历史上试飞时的40KN水平,目前手里最适合的是埃文RA.7喷气发动机,新交付型号推力可达35KN,罗—罗已提出照会,预计明年年中将全面投产RA.14,设计推力42KN,这是埃文发动机由小推向中推过渡的标志,接看是推力可达44KN的RA.26。
到1955年前后,基本可用上匹配超军旗原型发动机的埃文技术,到1958年时,标准的MK300中推发动机(56.46KN,加力后76.11KN)也会出来,这都已胜过超军旗使用的法国发动机。
罗罗这么快速升级发动机当然是钱作怪:越好、越新的型号能卖更多钱!
RA.3比RA.2贵,RA.7又比RA.3贵,偏中国采购又极豪爽,其他公司/国家以几十台为标准采购,稍微多采购点,就赶紧琢磨买授权去仿制(RA.7瑞典人买了授权生产型,称为R5M)。
中国采购计量单位以2000为计算,完全不在同维度,罗—罗自然有什么新货都愿意掌出来首先供中方要就像蒸汽弹射器和透镜技术,一般是不传之秘,现在中英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了,中方愿意把埃塞克斯交给你练手,英国还有啥舍不得?
最起码,美国人没把埃塞克斯让你练手吧?
中国内部也有人心疼,这么贵的发动机,动几万美元一台,为什么不自己仿制生产?尼恩Ⅱ不是有技术么?管罗—罗要点技术来仿制啊。
林冠华就只能叹气:现在是航发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3—6个月就有所跃升,跟着去仿,还没什么效果直接就被淘汰,浪费大量精力财力不说,还老踏错节奏。
要仿埃文,就必须等他进入稳定的中推时代,升级更新没这么快时,再一把投入下去。
没前期技术积累没法直接一步到位?这不是已部署了仿制任务么?
元首付完全部研发费用,出力33.83KN的改进版BMW018涡喷发动机可以仿,这也是法国阿塔前段时间的攻关重点,德国专家在尝试利用英国技术予以改进。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别说仿埃文RA.7、BMW018了,在轴流式发动机领域,依靠德国专家指导和帮助,中国专家刚刚掌握Jumo004和BMW003的技术,基本达到第三帝国10—12年前的制造水平,算把最基础的喷气发动机课给补完了。
这也很了不起,即便在1952年,全球能自主产喷气发动机的国家也就那么6—7个。
同样基于BMW003技术改进的法国阿塔101发动机,始终不能研制出合格的涡轮叶片,尤其制造工艺更为复杂的高温合金叶片困难重重。以至于在单级涡轮上只能采用典型的空心冷却叶片,以克服缺乏能耐极高温度的镍基合金弊端,最终在1947年试车成功。
中国有尼恩技术、苏联RD45发动机资料包括埃文发动机具体参数,再加从英国进口了冶金技术,从德国偷摸搞来的两台1万吨、3万吨模锻水压机,已掌握了连法国都不具有的高温合金技术。
考虑到德国本土水压机已完全没货,为便于日后发展,林冠华在米高扬所谓平衡逆差时特意提出问苏联进口1.5万吨水压机,还说想去参观一下,结果莫斯科顾左右而言他,直接让项目拖黄了。
林冠华只能一边从英国采购1.5万吨设备,一边再拨经费让德国专家研发4.5万吨水压机。
万一将来你问我J—1/J—2咋整出来的,我只能回答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处买的水压机,毕竟你不肯给嘛。
中国特别好说话不是真无所谓,而是只想掂下你的分量!
大家认为A—4的研发进展符合预期,决定国庆后再来看安装RA.7发动机的超军旗验证机。
舰载喷气式急不得,英、美着急把一堆喷气式塞上去,不说所有,绝大部分都是垃圾,很多时候还不如中国手里现有的,装备2350匹马力格里芬89发动机,拥有共轴反转螺旋桨的海毒牙和海喷火MK47型。
尤其中国舰载机新加装PL—1空空导弹和转膛机炮后,更有一战之力。
当国防科工委高层心满意足离开青岛,斯大林正把海军骂得狗血淋头:“谁让你们冲上去的?朝鲜的事说好归中国同志管,怎么你们就自己下场了?激怒了美国人怎么办?”
库茨涅佐夫只能解释这是在公海上被南朝鲜军舰攻击了。
斯大林咆哮道:“我不管你们在哪里被攻击,去敏感海域本身就有问题。现在麦克阿瑟把俘虏照片发得满世界都是,舆论全看到了;还有个美国航运公司控告我国军舰撞伤了他们的船,要求赔偿,你怎么办?去打国际官司么?
库茨涅佐夫急忙道:“这问题不大,这公司也去海参崴拉货做生意的,解释解释,给点补偿就好了,米高扬同志已帮我们在协调了。”
斯大林自瞪口呆:美泰也在我们这做生意?贝利亚说这可是给韩国送军火的美帝国主义航运公司,上次据说还参与了南朝鲜军东海港大撤退行动。
库茨涅佐夫一脸惊:“您不知道这公司?远东地区木材、原油等出口业务好多是这家公司承办的,他们还把日本、琉球、东南亚出产的果酒、橡胶、热带作物输送给我们,交易规模不小。”
斯大林回忆起来了:好像真有这回事,但我记得那不叫美泰啊。
“那是美泰集团下属的亚泰航运控制的皮包公司,他们也怕被美方抓到把柄。”
米高扬帮着解释:“下面同志说,美泰抗议和索赔背后有麦克阿瑟的直接压力,毕竟现场目睹人太多了,他们本意并不想闹这么大,已通过秘密渠道和我们沟通了,并初步达成了赔偿协议。”
“具体什么内容?”
“我们确实撞坏了他们的运输船和部分货物,决定用当初日本赔偿的老旧老护卫驱逐舰自在号(原日本框号)、自由号(原日本椎号)冲抵,这2条船已全部退役,没什么大用,对方会公开声明表示此事已解决。
米高扬颇有把握道,“这事不影响今后秘密贸易。至于撞船后交火什么的,那是应激反应,反正双方都没伤亡,含糊几句不予承认就是。”
库茨涅佐夫默不作声,其实他知道本方有伤亡,但这不能提。一艘海车海防舰撞了人家商船不说,还率先开火,已够去脸了。
退一万步说,开火就开火吧,你能毁尸灭迹也算本事,结果又没打赢,还被人用3寸炮教训一顿,死伤好几个,纯属由自取。
人家都敢在人民军围困下的东海港大摇大摆撤军,敢承运各类战争物资,真以为没点自保手段?现在只能推到南朝鲜人身上,海军那些伤亡都是他们造成的。
“抓紧处理,平息事态,不要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