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加码(1月1100月票加更)
17天闪电战后,一连串问题困扰着尼赫鲁。
首先是中国给予的巨大压力。
1947年印度独立后,足足花4年时间对此起彼伏的内部反抗进行了压服,目前还处于巩固、梳理阶段,但凡有选择,尼赫鲁都只想偷偷摸摸占便宜,不想和中国起重大冲突。
但林冠华不想给他这机会,与其说印度挑起了战争,还不如说中国用强大的航空力量和跳岛战术,压迫印度不得不动手。
再不动手,等中国完整部署完军队和机场,印度想反抗也来不及了。
当然,中方理由很明确,藏南是中国领土,不允许你侵占。
尼赫鲁能亲口承认让出么?
不能!
中印必须打仗,这就是大国政治的悲剧。
更麻烦在于,印度侵占的西部领土,中国其实有一定能力收复却拒绝收复,就是等印度主动让出来。你不主动让出来且承认这是中国领土,我就一直说你侵占中国领土,不断打你。
尼赫鲁敢承认么?
不敢!
国大党虽然占据绝大多数政治席位,但声望主要靠外交和独立获取,一旦对中国退让,立即将丧失民族主义支持,尼赫鲁不敢冒险。
其次是蠢蠢欲动的土邦。
如果说印度军队让土邦们看到了什么是正规武力,那17天闪电战足够让土邦王公们认清楚印度军队与中国军队的巨大差距。
特别是阿萨姆邦先自治、后独立、再内附并自治后,他们更感受到不一样的鼓舞。
很多人变着法子想与中国接洽,想获得中方支持,毕竟有外援总比孤立无援好。
中方差异化释放俘虏、宣讲印度压迫土邦的工作更让他们看到希望:说不定中国人也在等着我站出来呢。
北京太远,好多人不认识路,仰光很近,好多人认识,甚至去英帕尔更方便,各色人等都壮胆前去接洽。陈明仁代表特别军区首脑一概来者不拒,鼓励民族独立,让他们反抗印度压迫。
尼赫鲁感觉自己就坐在一个火药桶上,不知下面什么时候会爆炸。
最后是虎视耽耽的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想对克什米尔动手不是一天两天了,前几年刚干过一仗。
这次虽然巴基斯坦还未完全出手,但迹象已流露出来,特别美国大使给印方通报中国与巴方合作的有关条件后,尼赫鲁更坐立不安,生怕腹背受敌。
起初还怀疑文件是不是美国人故意捏造出来骗自己的,等后面陆续有人汇报中方物资、装备、人员在吉大港源源不断上岸,甚至中国江防舰队也出现时,尼赫鲁彻底坐不住了。
没有东巴给予的各种方便,中国方做不到这点。他无法判断巴基斯坦是不是只到这一步,还是说这只是序幕,等物资囤积到差不多时,中巴就会联合动手。
他通过秘密渠道向巴基斯坦抗议并施加压力,换来的只是嘲笑,巴方甚至叫嚣:你打呀。
即便这样,他也推掉了苏联人递过来的橄榄枝,因为莫斯科要求租借坎德拉港或马德拉斯港,这是尼赫鲁不肯答应的。
他最多允许苏联人租借果阿,且要帮他先赶走上面的葡萄牙人。莫洛托夫同志觉得德里当局很没有诚意,后续懒得谈了。
美国人也递上了橄榄枝,要求没那么直接,只希望印度能和自己站在一起,并邀请印度参加联合国军。
尼赫鲁与西方打交道时间很长,知道美国需要什么,相比莫斯科的简单粗暴,华盛顿的策略是温水煮青蛙,一步步诱使你离开既有立场并靠拢美国。
今天放弃不结盟运动;
明天接受美国军事顾问;
后天与美国发展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大后天再安排一个空军基地……
总而言之,会一边输入你拒绝不了的东西,一边慢慢提高报价。
但凡有选择,他都不想靠过去,因为只要迈出第一步,后续就无法回头,这也是印度对所谓是否参加联合国军态度动摇不断的根源,现在他手中却没那么多筹码。
让尼赫鲁恐惧的是吉大港上岸的物资,印度在吉大港有情报探子,很清楚上岸的这些是啥,有多少吨位。里面有装甲车、有坦克、有武器和弹药,也有各种各样的中国消费品。
与此同时,从缅甸、印度被驱赶回来的人群身上也不难得知具体信息:中国工业品和人民币正席卷当地,渗透进阿萨姆的方方面面。
更让尼赫鲁恐惧的是当地人群对中共的认同与接受。
他本以为,在赶走印度人后,阿萨姆居民很快会与解放军起冲突,那样印度就有机可乘。
结果他失望了,阿萨姆上上下下与中方顺利合作,解放军表现出来的纪律和姿态也让人分外佩服。
抢劫、强奸、谋杀、横行霸道等场面压根没有,甚至利用阿萨姆铁路、炼油厂等资源,雇佣老乡帮忙干活,解放军都直接给人民币。
给完人民币马上就能去供销社买东西,说明这票子完全真实。
这种立场和姿态不但与印军形成鲜明对比,也和当初英国殖民者完全不同。
甚至中国承诺不动开明地主和资本家的财产(与印度合作除外)、所有印度资产没收后一律归民族机构所有,这对阿萨姆放弃独立,高高兴兴“内附“成为自治地方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大家闹来闹去,不就想要这待遇么。
成为什么有声有色的大国是阿萨姆人该奢望的东西么?
说句实在话,阿萨姆和中国的血缘及历史联系很淡薄了,内附完全是教授们生搬硬套出来的历史依据,但只要外表长得像,自己愿意承认,别人说不出来啥。
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承认相比较印度人,那还是中国人尤其云南、西藏方向的中国人与阿萨姆人长相更接近,更像同一种族。
锡金就更好理解了,当丧失已久的大吉岭回归,赶走印度人担任的首相后,王室宁可放弃头衔,在印度下面当个有名无实的国王说不定还是在中国当州长更有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