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北进(1月2400月票加更)
会议间隙,斯大林关心并过问朝鲜局面,布尔加宁简明要道:“朝鲜即将为保卫平壤而战!”
“能守住?”
“基本上很难…”布尔加宁摇头叹气,”他们本有20多个师,目前一半以上已全部打空了兵力,只有空头番号。
剩下的一半中,还有大约三分之二损失了50—70%不等的兵力,几乎无力作战;可能还有3个师拥有一定战斗力,其中有1个是高层警卫师。”
斯大林疑惑道:“打算怎么防守?”
“动员首都50万人民组成防御阵线……”布尔加宁迟疑道,”另外向我们提出了航空力量援助的请求;不是购买飞机,而是直接派出航空兵。
但实际上,我们已把远东航空兵近乎80%的Mig战斗机和50%以上的La—9、La—11、雅克—9等飞机出售给了朝鲜。”
听到这里,斯大林狠狠咳嗽了几声,仿佛被什么东西呛到似的,少倾道:“这对我们来说也很危险。”
“我们在尽快补上,给飞行员换新飞机并安排喷气机培训……”
布尔加宁解释道,”主要是Mig—15比斯,另外还有第一批量产的Mig—17。美国人在朝鲜动用了新飞机,可能叫F—95及F—100,老旧的F—80很少见,F—84还有一点,但不多。”
朝鲜货款结算如何?”
“如果算东海港那笔租借费款子,那我们还欠3.6亿卢布的军火;如果不算,那就……
“您觉得东海港还有机会再达成租借么?”
布尔加宁迟疑了下:“可能要看中国同志了。”
他们做好出兵的准备么?”
“还差一点,主要是飞机、高射炮、燃油还未完全到位。”
斯大林默不作声,少倾道:“当初我们有分工,亚洲革命归中国同志负责,基于该原则,我们不但低价出售了一大批二手军火,还交还了图瓦地区……所以这件事我们不该介入。”
“少奇同志前两天找我和莫洛托夫同志沟通了,希望一并遣责美国的侵略行为。”
遣责当然要遣责。”斯大林顿了顿,”但重要的是狠狠还击,中国同志不是因南海那个岛与联合国军交过手么,应该大胆出击,我们在背后支持就可以了。”
布尔加宁低声道:“中方的意思是,如果美国威胁对朝鲜或中国使用原子弹时,我们是否提供支持?”
您的看法呢?这会引发与美国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么?”
“到互相扔原子弹时,恐怕真会。”布尔加宁皱眉道,”如果美国真用原子弹威胁或使用了原子弹而我们没任何反应的话,这对国际共产主义……”
斯大林摆摆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还没到这一步,让远东部队进入戒备,但不要再挑畔美国人了。原子弹等事态到了那一步再讨论,我们也需要慎重。
还有,中国不是和英国人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么?让北京找伦敦,看艾德礼具体什么态度……
希望这样能给他们提个醒,国际关系没这么简单,英国人只想要钱,我们才真心实意支持中国。”
麦克阿瑟不管苏共批评什么侵略集团,继续铆足力气猛攻。
10日,联军西路占领开城、延安、海州一线,左翼已恢复到7月韩军突出部11日,西路占领瓮津、金川、新院,直逼信川、沙院里一线;与此同时,阿尔蒙德所队也快速北上,占领平康、淮阳、金化一线,右翼也基本恢复到7月突出部位置。
人民军虽竭力抵抗,但终因敌众我寡、兵力悬殊而告失败,甚至在付出近万伤亡后,稍微迟滞下敌人脚步都达不到。
12日,联军进攻沙院里,并以大队机群空袭平壤及四周交通线,阻止人民军继续撤退。
美军空袭过程中遇到地面防空火力抵抗,双方互有伤亡,但规模不大。
美军以为这是人民军部署的游动防空阵地,并未太放在心上,决定再次加大空袭力度。
这一批与美军较量的防空火力是配属给宋时轮铁道兵的部分防空兵。根据当初达成的协议,解放军主要在北部山区帮助朝鲜分管后勤,平壤方向很少,故美军遭遇的仅是一个中国防空连而已。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远东美空军比较克制,虽然麦克阿瑟已要求空袭中国目标以示警告,但美空军未大规模出动,只以部分飞机做深入侦查。
毕竟,除了麦克阿瑟的命令,他们身上还有华盛顿的消息,太清楚杜鲁门那道命令是什么了,麦大师发疯,他们可不能跟着发疯。
由于媒体连篇累地报告共产主义在汉城的暴行(其实有些是第一次汉城失守时的事)及部分国会议员压力,为照顾选情,当天下午,杜鲁门被迫给麦克阿瑟发去追加电报:
……今后,一旦中国在朝鲜任何地方公开或秘密投入大部队,你无须事先声明,应根据自己的判断继续作战行动,前提是你指挥的部队在作战中成功的机会较大。
在任何情况下,你在对中国领土的目标采取军事行动前,应获得华盛顿批准。
表面看,这份电报没再一次强调不得越过38线,但也没强烈反对越过38线,其含义含混不清,怎么理解都可以。
只有一点比较明确:不能攻击中国领土上的目标,但允许攻击已在朝鲜的中国军事力量。
麦大师继续做了有利于自己的解读:放心打,38线完全不是限制!
拿到这份电报,远东美国空军才愿意进一步向北进攻,并把部分力量部署在朝鲜半岛上。
13日,联军占领沙院里,随后向平壤郊区进攻。
这进展比历史快,主要原因是人民军损失比历史上惨烈得多,金同志连工人师、民兵师都拉过去填线了,现在压根组织不起什么有力抵抗,被人像摔羊一样赶着跑。
在局势日趋激烈的当口,总装对京畿各处军工生产和研发基地重点视察,没多久就得知消息:前段时间理论效果蛮好的48D坦歼项目失败了。
黄克诚道:“其实那天我想说这件事来着,100mm坦克炮,苏联不是装在40多吨的IS—3上就是装在30多吨的T—54A上,哪怕SU—100也是T—34底盘,有29吨重我们搞那个25吨的48D坦歼就想装备这门火炮,虽然改进了炮口制退器,减少了后坐力,估计还是太吃力了。”
刘鼎道:“林老师和我说过这件事,他觉得成功可能性不大,但还是批了项目。”
“为什么呢?”黄克诚有点奇怪,”明知成功概率不大还批?”
林冠华笑笑:“老黄,我没怎么打过仗,问个很肤浅的问题啊,两个天赋差不多的新兵,想培养成合格射手,你说是一个月给500发子弹训练进步快,还是3个月给50发子弹进步快?
“这问题难倒我了,还真没想过,更没试过试。”
老黄沉吟半天,”首先,1个月给500发绝对不可能,3个月50发也基本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