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倒计时(1月2700月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16章:倒计时(1月2700月票加更)

麦大师与杜鲁门不断拉扯角力中,远东进入凌晨时分。

林、罗、刘收到了水丰电站击退敌人空袭的汇报,对军情紧迫性有更胜一筹的理解,利用火车在锦州补充煤、水的停留间隙,林彪下定决心,传达了变更命令:重装甲营,过河!

本来为最大限度增强突然性,打算让这些部队20日夜间再渡江,目前美国人已町上了电站,那就只能提早过江。

一听重装甲营名字,懂行的就知道其具体来源于何处。

战略兵团一共下辖18个重装营,番号从101开始编,一直编到了118,配属给5个军和指挥本部。

作为战术力量核心,每营拥有24辆豹式坦克、24辆冲锋者坦歼(谢尔曼底盘+88mm/L71),除此之外还有配套的自行高炮、自行火炮、半履带装甲车、装甲运兵车、摩托车、汽车等配套车辆。

全营一共满编人员1875人,各类大小车辆478辆/部。

喊营纯粹是放出来蒙人,其实每个装甲营最高指挥员都是标准的正旅级干部。

场面和副军长、师长们亲自下场指挥西南各团一样,是解放军新形势下发明的特种编制。

没办法,裁军呀,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呀,那只能缩小编制,加强干部。18个装甲营比苏维埃18个装甲旅听起来低调多了,哪怕实力其实完全一样。

杨永福同志很眼热这些部队,削尖脑袋想调进去,被林彪和高岗知道后狠批一顿:不安心本职工作!

他不敢找其他人帮忙说话,故只能在修理厂里理头苦干,这次回北京找主席,已算破天荒:走后门要求调往前线,豹式坦克是林冠华满世界搜罗回来并让汉斯们重新修复并升级好的,更有利的是全部配备夜视器材:食雀鹰红外夜视系统!

这套系统经优化升级后已配备到多种型号上,等国内能量产IS—3重坦后,后者也会享受到。

为最大限度达成出其不意,豹式在远东落地后还根据林冠华提议,开发了额外伪装件:虎式格栅外罩。

安装上这配件,不但能减轻火箭弹杀伤,炮塔、前装甲看起来很像虎式,对坦克增重不过区区200多公斤。

汉斯们纷纷叫好,甚至嘀咕:当年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是太老实了!中国人确实花样多。

6个重装营有条不紊地排成纵队,从已加固的水坝顶部隆隆驶过。

豹式打头,以两路纵队并驾齐驱的方式进入朝鲜,并根据林彪指令在电站附近潜伏并进行最后整补。

总攻前夕,他们将兵分两路,实施左右钳形的闪电突击,用最快速度直冲120公里外的安州—德川—宁远一线。

“报告,101来电!”

“念!”

“你们的任务是:迅速在水丰大坝一线过江,寻找合适位置隐蔽,突击令下达后24小时内打到平壤,摧毁一切拦路重装甲兵团,为38军打开进攻通道!”

“回电首长,保证完成任务!”

华盛顿时间1952年10月19日下午6点,麦大师的专机抵达老家阿肯色州,获得前所未有的欢呼与荣耀。

落地时,关于”大选前结束战争、感恩节前小伙子们回家”的消息已通过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传得有鼻子有眼了。

有记者在现场询问,确信这是不是麦大帅说的原话并向美国人民进行郑重承诺。

“sure!”

麦大帅骄傲地发出了自己的最强音,他永远不会知道,这其实是哈里曼特意安排的记者,就是要把麦大帅的话板上钉钉记下来并公布于众!

什么叫大热必死?

现在哈里曼能充分理解蚁美厚了,对他的远见卓识,为他的冷静全面,为他的低调谨慎深感钦佩。

他确信麦克阿瑟一定听不进蚁美厚的劝告,因为这是连杜鲁门账都不买的人!

这点他恰好想错了,蚁美厚从没试图指点或建议麦大帅该如何如何,他从头到尾扮演着工具人,忠实地将麦大帅交办的任务全面执行下去。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爱出风头的人,甚至还主动向麦大师汇报了记者已度假完毕安排回国的消息。

麦大帅深表满意,不觉得蚁美厚在背刺,相反还觉得做得对:这些记者真要在泰国度假身亡,那将来万一有人研究”真相”,说不定自已还有麻烦。

结果比预期还好,蚁美厚没杀人,真安排人去度假,记者们关键时刻没给自己捣乱,等朝鲜大局已定再放回来,一切不实之词已完全不攻自破。

雇日本人怎么了呢?

我今天不是当着总统面也承认了嘛。

那是李承晚同意的,是韩国人自愿的,是为了崇高的联合国军使命,一切不过都是权宜之计。

目的证明手段的合理!

胜利者不受谴责!

这天恰好是周未,吴福成在家中陪伴着珍做晚饭,插播新闻通过最新款晶体管收音机播放出来后,他略微楞了下,对朝鲜局势有本能的担忧,随后又将这种心思隐藏在心底,专心致志地折腾手里的蔬菜沙拉。

他现在是肖克利公司CEO,虽然是华裔面孔,但生活、谈吐、工作、事业已完全美国化了,应该和美国人民共情,为战争尽快结束而感到高兴!

肖克利公司在上半年依靠晶体管助听器一炮走红,下半年推出了石英钟,依然是市场的宠儿。账目虽然还是亏损,但营收节节攀升,前景一片看好。

进入10月,公司完成了晶体管收音机研发。

目前几个主要技术骨干包括吴福成自己,每天利用各种场合测试新产品的稳定性,争取再赢得几个汽车大厂的新合同。

进入汽车时代后,收音机很快变成必需品被搬了上去,在一家人周末郊游时,倾听收音机里传出的音乐是很摩登的事。

可惜电子管收音机不但体积大、笨重,且耗电量稍微有点高。面对越来越精致化内饰,美国人民需要一款小巧而时的产品,对晶体管收音机的需求应运而生。

虽然消费者并不理解自己需要什么,但不妨碍吴福成关注到合适商机。

这是个很大的市场,比目前经营的助听器和石英钟大得多,他从侧面打听到消息,德州仪器公司也在努力向攻关研发收音机,但他们使用的是锗晶体管。

他决心抢在德州仪器前奠定肖克利公司在晶体管收音机制造商的地位,并为下一步融资创造条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