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羽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18章:羽

慌乱中刘易斯喊了什么大部分人都没听清,甚至好多人都不明白那具体是什么,毕竟不是每个美国B—29机组都有在西线服役并直面防空塔的经历。

大多数部署在远东的B—29机组根本不懂防空塔是什么,甚至好些人压根就没参加过上次大战,更不具备直观认识。

他们所见识到的防空火力都是弱而苍白的,即便朝鲜人的苏式85高射炮,面对B—29高举高打的攻击手法也构不成太大威胁。

久而久之,他们认为高射炮就这么回事,没什么了不起。低空那些小口径速射炮或许威力很大,中高空就是坚固的重型轰炸机们的天下了。

现在,这种信念在第一时间破了产,128mm炮弹不但打得准,还打得狠。

双重交叉下的超级立方体是不折不扣的死亡阴影,对B—29赖以成名的箱式地毯轰炸集群有特别疗效。

以密打密!

以快打慢!

以大口径对付厚机甲!

以前德国高射炮要打出箱式弹幕非常依赖于有经验的高射炮手;交给自动火控与自动击发系统后,系统就会根据程序编列给你安排射击,构筑最标准、最完整的那种弹幕。

要不然,就新中国这弱的底子,恐怕连防空部队官兵训练都跟不上。

好在现在各大国高射炮都开始智能化、自动化,中国有这趋势完全正常,新中国考察团去英国就见识了牛牛新版的高平两用火炮除凶残的6英寸外,还额外参观了3英寸的QFMarkN1高平两用舰炮,这种3寸口径高射炮是目前可安装近炸引信的下限,又能保证威力,在全自动开火后,速度高得吓人,最高可达120发/分钟,比当初老版博福斯40mm的射速都略高。

林冠华果断拍板引入,准备应用在两艘武库舰上,构成3层防空体系。

因为他发现40mm博福斯到128mm之间缺少中等口径的高平两用火炮,德国常用的88炮略显笨拙,有这款新武备后,武库舰防御体系从30—40—76—128完整覆盖下来,比较圆满了。

双联装76mm舰炮还可用在千吨级护卫舰上充当主炮,日后这是意大利奥托舰炮的思路。

当武库舰拥有足够防空火力后就可以少带点防空导弹而多带些重型、超重型反舰导弹,这对于敌舰队威慢力会更大。

虽然防空塔上目前没有新款76mm高射炮丰富层次,但光是128mm就够他们哭爹喊娘了。

“解散编队,解散。”

“散开!快撒开!”

“爬升,爬升!”

“投弹,快投弹带着7—8吨炸弹不好做机动,把炸弹甩了就好了,好几架飞机就在投弹过程中直接被炮火击中,迅速化为一团火球,像那些炸弹一样向江面坠落下去。

本来密集的队伍被死亡立方体一顿搓揉,立即变得稀疏很多。

有人大吼:“节流阀推到底,最大马力,冲出去……”

有人拖着哭腔,抱着操纵杆,一边竭尽全力操纵已不太听使唤的飞机,一边呐喊”稳住…宝贝儿………稳住………回去,咱们回去!”

随着这批炸弹和飞机落下,江面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冲天水柱。

乍一眼看分不清楚,只要认真观察就能断定:

浪头高的是炸弹;

浪头低的是飞机。

还有批飞机拖着滚滚浓烟,一头向江两岸或江心岛上冲去,并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王星压根没理会敌机落地的场面,只根据空中情况变化下达最新指令:“联动体系解散……两岸各自对空射击。”

B—29飞得不算慢,但无论爬升还是脱离,不过几百公里/小时的速度,根本比不过伺服电机精准的调度,其他地方还可能因为电力不足而导致问题,水丰电站防空群直接使用电厂自备机组,电力供应再充分也没有了。

不管往哪里逃,始终被128mm防空炮们牢牢封锁在弹幕里,只不过因集群已分散,防空战果从B—29们一团一团往下落变成零零星星往下掉。

即便这样,128mm依然在不知疲倦地在开火。

虽然炮弹不便宜,但比起作战目标却非常划算。

国产化后带电子管近炸引信的128mm炮弹成本价是324元人民币/发,比历史上苏联按6两黄金/发的价格出售喀秋莎火箭炮弹药便宜近三分之一,而一架B—29造价则高达64万美元。

即便战后售卖剩余物资,B—29也没便宜到哪里去。

“1架,4架……7架……11架……19……22……”趴在草丛里,隶属107重装营的小曹用手肘撞撞身边人,”老耿,打下几架了啊,我感觉有点数不清了。

“我也没数清。”老耿压抑着兴奋不已的情绪,”我看,最起码40架了吧。”

“40架?”趴在他们身后的排长不屑,”你两眼神不好也就罢了,数数都不会么?最起码干掉了60架!”

排长一边奚落两人,一边用眼角余光嘌了下空中,瞬间脸色大变:“快,跑!”

一边天吼,一边拖看两人就朝旁边连滚带爬扑过去………

几秒钟后,一架B—29坠毁在三人刚才呆的地方不过5米,发出巨大的爆炸,喷发而出的小零件散落得到处都是,又熊熊燃烧起来。

要没有排长眼疾手快带着跑路,估计这会三人已受了池鱼之殃。

“好家伙,没被美国佬飞机炸死,差点被美国飞机砸死!”排长心有余悸地拍着胸脯,”走,看看有没有活的。”

想是这么想,但火势实在太猛,后来等火灭了才发现里面有2具烧焦的尸体,估计坠毁前就已死了,要不然肯定会和其他机组成员一样跳伞。

面对如此暴虐的火力,刚才快速冲阵的F—86、F—84们也看傻了眼。

“这是陷阱…陷!”

“下面有超大规模防空火力!”

我们遭遇伏击…

也有少数人群或是形成了思维惯性,或是条件反射,居然在128mm大喷子们快速派发死亡证明时压低机头,想用火箭弹去教训防空塔和阵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