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三天(4,3800月票)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7章:第三天(4,3800月票)

听说把丘吉尔加装17磅炮推销出去,所有人都脸有笑意大不列颠旧坦克卖得差不多了,甚至以笨拙出名的玛蒂尔达上次也通过美国军援给了印度一批,但几千辆丘吉尔一直卖不出去,成了陆军一块心病。

这次好不容易逮住机会,肯定要想办法推销出去。

弗雷泽元帅沉吟道:“QF3.7重型高射炮虽然威力大,但移动不便啊,我觉得华盛顿肯定需要砰砰炮,装在丘吉尔上,一辆配2门不就好了嘛,又能高射,又能平射,底盘还坚固……”

“他们想要博福斯。”

“博福斯旧款老早淘汰了,现在都新款啦。新款多贵啊,不划算的。再说,砰砰炮也是40mm,口径一样啦。”

艾德礼点头:“可以试试看,大家不要把话说死,对不对?

仗才打了3天,中国人的实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呢,那些前皇家海军军舰都没亮过相呢,再加中国人擅长使用反舰导弹,这要打起来,还不得成打成打地沉军舰和货轮?

美国人一定会需要更多的高射炮与坦克,这次清单里自行火炮没提及?”

“没有!”

那也准备一些,直觉告诉我一定用得着,可以把25磅炮推销出去,丘吉尔为什么不能改配25磅炮?我觉得没问题!”

众人点头称是。

艾德礼无意中发现了真相。

当初各部都不满编,且人民军的斯大林之锤给美军造成巨大压力,麦大帅要求获得至少额外6个155mm榴炮营、14个105mm榴弹炮营、一个炮兵群司令部和一个野炮观测营配属行动。

但美国国内的中央预备队炮群中总共只有11个不满编的营,包括4个105mm榴弹炮营,5个155mm榴弹炮营和2个8英寸榴弹炮营。

最后3个155mm榴弹炮营、2个105mm榴弹炮营、一个8英寸榴弹炮营、1个观测营和第5野战炮兵群司令部响应麦大帅的要求前往朝鲜。

这些火炮中的三分之一已落入志愿军之手,还有将近一半在东、西两个包围圈里,汉城以南的炮群还不到原来联军20%的实力。

柯林斯和布莱德利之所以不提自行火炮,不是因为不知道其中问题,而是不想一次性把所有问题暴露出来,那样只怕杜鲁门真会暴走,他们准备过几天再说。

反正现在运输船也满了,有没有炮不改变未来15天的朝鲜格局。等前线再惨烈的消息爆出一些后,趁势索要补充重炮和自行火炮更顺理成章。

最后关于日用物资出售抵债,英国高层显然没意见,但艾德礼特意叮嘱他们:“问问中国有没有东西要出口,价格合理、质量上乘的话,改个包装到香港做转口贸易,我们赚点转手费。”

众人有些奇怪,为什么首相要把这么好的订单发给中国人?咱们在马来亚、新加坡、香港生产不香么?

“也要给中国赚点钱,要不然他们消耗太大,打不下去怎么办?他们还从我们这进口石油产品呢,生意一家做不完的。”

艾德礼解释道,”中、美彼此憨了一肚子火气,确实要好好释放下,大不列颠要有成人之美,差不多时候再去调停,给两家一个台阶。

怎么说都是五大国,起码体面还是要保住,打出真火甚至动用原子弹就不好了。”

“阁下,您觉得最终谁能赢?”

不好说呀。”艾德礼沉吟道,”还有苏联这变数呢,到时候得提醒美国别偏离太远,和中共在朝鲜较劲没啥意思,中欧才是要害!”

当牛牛兴致勃勃憧幢憬对美军火抵债时,总装正在检查志愿军装备和国内军工生产。

“老刘,你的意思是,我们近三年没生产过一杆步枪、一挺机枪、一把手枪?

“没有!”

“也没生产过一发子弹、一颗手榴弹?”

“没有!”

“甚至没生产过一门迫击炮、一发迫击炮弹?”

刘鼎老老实实点头:“没错!”

黄克诚心虚道:“那些全靠缴获或购买?”

“差不多吧。”

“这几十万兵工厂工人,还有大量外国专家、工程师在生产什么?”

黄克诚慌了,”上次林老师和我说,咱们差不多已有德国巅峰时期3—4成军工实力了,不至于一点步兵武器都不产吧?这不太平衡吧?

“怎么说呢,步兵武器确实没生产,有很复杂的原因。”

刘鼎娓娓道来,”一来库存完全足够,不需要着急生产;二来军工有更重要、更紧急的装备需要攻关生产;三来不知道该生产些什么步兵轻武器。

老黄,你也知道咱们本来的军工体系非常分散、混乱,部队枪械更是方国牌,配套军工也是方国配套。

三年前根据林老师建议,首先进行重组、清理、整顿,确定两大体系:其他军区尽可能使用美械,战略集团全套使用德械。”

原则定下来简单,具体操作可就煞费苦心,堪称一点点腾挪转移。

军工体系也根据需要重组,并想方设法把德国、日本旧机器全部安装到位,把大量二手破烂整顿修理下发。

说起来是轻飘飘几句话,其实花了老鼻子力气,毕竟那些生产设备重新搬迁并安装到位并不是一而就的事。

“本来美械不够,但台湾解放与海空扩军后,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解决。”

打下台湾弄到了40多万人的美式装备,发展海空、军队裁军后对步兵武器的需求就极大减少,一进一出使部队武器保持平衡甚至还有富余。

随着与欧洲、苏联的广泛交易,以他们手头多余的德械、美械陆续补充,结果造成三年不生产的格局。

刘鼎笑道:“轻武器不生产不代表重武器不生产呦………莱茵金属到位后,咱们不断改进并生产128mm高射炮及配套弹药,一开始我们什么都不会,都是德国人手把手教的,现在就掌握了嘛,光这玩意就生产了400多套;

还有瑞典新博福斯,虽然花钱买了图纸、技术资料和授权,但我们其实水平不够,也是德国专家来后走上正轨的。

步枪机枪确实没生产,但机关炮大规模生产了呀,毛瑟牵头把MG/MK213转膛机炮规范给确定下来,又拿英国阿登机炮参考,不断改进,现在都产了1万多部了,配套薄壳弹弹药技术,无论20mm还是30mm也掌握了。

又比如105mm榴弹炮,本来国内一点都不会,德国克虏伯、捷克斯柯达来后,咱们就能痛痛快快生产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