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四天(3)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1章:第四天(3)

从WAA回来,收获的只有绝望。

陆军高层发现,别说M4谢尔曼、M10、M18这种,就连M5斯图亚特、M3格兰特·李都卖完了。

自挖掘出改为野战餐车这个新技能点后,M3格兰特·李变得相当好用,更不必说WAA本就卖得便宜,哪怕拆了单纯卖发动机和废铁也有的赚,自然全部出清。

所有吉普车、卡车也一律出清。

总而言之一句话,凡带引擎的玩意,无论天上飞的(运输机)、地上跑的(坦克)、两栖用的(LVT)、水里游的(各类船)统统卖空。

更让李奇微接受不了的是那绝无仅有的、总共不过300辆的M22空降坦克也卖空了,意味着著名的82空降师或101空降师现在完全没空降坦克可用。

在那一瞬间,他甚至想掐着WAA那些军官的脖子质问。

人家振振有词:“如果这玩意真有用,你们就该存储起来,放我们这里干什么?WAA的使命不就是出售剩余物资嘛,我们都快解散了好伐!”

WAA确实快解散了,没卖完的物资全部被军队收回准备重组使用,需求量还颇大。

里面服务的雇员也不担忧去处,好些早就找好了路子,就等着去美泰报道,哪怕事前没联系好,这么几年下来多少也有交情了,谋份差事并不难。

还有些则被后勤机关重新吸收回去服务,现在朝鲜需求这么迫切、物资这么紧俏、物流调度如此繁杂,没有合适军官处理根本玩不转。

WAA好岁和美泰打熟了交道,有时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搞什么。

现在还得要美泰送物资,不靠这批人协调还能靠谁?难道靠那些啥啥不懂,上来三天连账簿都看不明白的嫩瓜么?

好多头头也愿意这么安顿,这有利于WAA最后收尾,要不然好些烂账处理不清,现在直接推到远东,到远东再推中国人轰炸后造成的损失,一整个完美闭环!

没有轰炸还得琢磨火龙烧仓,那多麻烦,借着战损霍霍掉多便捷?

现在怎么办呢?”

柯林斯欲哭无泪,他一直以为至少还有上万辆坦克和坦歼储备,他一直以为一线装备3000多辆坦克足够用了,真暴兵大不了从后备里拉库存,但今天盘点完才惊吓出一身冷汗。

你没有…

你不是…

别胡思乱想李奇微叹了口气:“再问英国人要点坦克吧,萤火虫没了,克伦威尔或彗星也行……还有,M47订单再加500辆,M41优先级也不用降低了,三班倒开足马力生产吧。”

继飞机厂后,坦克厂也要三班倒了。

克里斯中校的答复令人绝望:“抱歉,没有克伦威尔和彗星了,我们早把这些库存卖完了。”

李奇微叹了口气:“卖给谁了?千方别告诉我是中国。”

克里斯中校笃笃肩:“这我不太清楚,巴基斯坦、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爱尔兰都卖过,中国没准也买了一些,这都很久之前的事了,最起码18个月了……

“那你们还有什么坦克?”

“玛蒂尔达3要不要?或者……”克里斯中校自己也忍不住心虚了,”还有点维克斯。”

噗!几个高层差点集体喷血。李奇微皱眉道:“难道连十字军、瓦伦丁都没了么?”

“阁下,这都多少年了呀,落后玩意肯定早出清了呐,你们连谢尔曼都卖完了,十字军和瓦伦丁不比谢尔曼更早?难道我们还会有货?这不合常理。”

“那还能买什么?”

“要不黑太子再扩容些?”

“还是来点别的吧。”布莱德利苦恼道,”玛蒂尔达3又是什么鬼?我听说过1和2,从不记得你们还有3。”

“3是在2基础上升级了新款发动机,把马力从190匹升级到了350匹,变速箱也重新匹配过了,机动性大幅度改善,客户很满意。”

柯林斯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把傻丘的老款动力拆除后转身又装到玛蒂尔达上混充新型号?牛牛这算盘真无敌了。

其实这手法还是中国人教的,斯大林搭售给林冠华的坦克中照样有一批玛蒂尔达,德国专家把傻丘的动力拆完又没地方摆,看见玛蒂尔达便顺手装了上去。

亏得玛蒂尔达原来用的双联发动机特别占位置,改造新的发动机后,居然富余一圈。

拿去打仗实在太磕,但这不是要和东巴联合夹击印度么,他们缺少军事装备,尤其东巴兵力和武器严重不足。

于是中、巴达成协议,中国把改造好的玛蒂尔达连同上次缴获的几个印度旅的英国装备全卖给巴基斯坦,东巴拿稻米、黄麻、茶叶冲账,随后新编组出了6个旅。

一眼中国也成了军备输出国,上海滩外那堆积如山的大米就是这么来的,正好有投机商煸动抢货,林冠华全倒给他们了,这才是不要忙着辟谣,先卖东西的奥义。

这个改造被英国人看见了,也觉得好,回头依样画葫芦拿去改,所以又突然冒出个玛蒂尔达3来。

其他坦克都没了,玛蒂尔达3实在不想要,李奇微一咬牙:“那……要不百夫长来一些?

克里斯中校为难道:“可以是可以,不过我先声明都是早期型号,11方一辆。”

“我要200辆,不管什么型号,只要是白夫长就行。45天内必须交货,最好能从你们驻扎在中东和运河区的部队里直接抽调,那样速度更快!”

克里斯中校心里大爽,脸上却一脸为难:“那……行吧,我马上和亚历山大元师汇报!”

那些用得半旧的百夫长老型号出厂成本不过10万美元出头,耍了几年后居然还能以11万的价格重新卖出去,谁不做这生意谁是傻瓜。

武官走后,李奇微直勾勾看看他的背影出神,鬼使神差地冒出一句:“虽然没任何证据,但我有种强烈的不祥预感,英国包括WAA卖出去的坦克,有好大一部分估计流入了中共之手。”

布莱德利皱眉道:“这可能么?中共会要这么多坦克?这起码上万了吧?前线不是报告说中共用的都是德国旧坦克?哦,我知道他们有一批谢尔曼,但英美坦克应该不会太多吧?”

“暂时没证据,是猜的,但愿不要成真,否则真是个墨梦!”

“马修,现在怎么办呢?前线急需坦克,英国人这里最快都要45天呢。”

李奇微沉吟道:“让国务卿和澳新、加拿大沟通下,先把他们的美系坦克送给我们,战后还他们一批更好的。

如果我没记错,加拿大、澳新应该能有近1000辆坦克储备,至少三分之二是美系,哪怕先给500辆也可以,尤其澳新离得近,一周内就可见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