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寒潮(3
“解决了敌第八集团军和附属部队,目前正在打扫战场,收拾残局?”
主席高兴道,”打得很好,前所未有的大胜利!溜走一小部分正常,哪有那么多密不透风?不过美国人能坐竹筏逃跑我倒也没想到,说明他们同样在进步嘛!”
“战况统计还出了个漏子,刚又补了……
聂总长解释道,”还得加上美空降187团。这个伞兵团是麦克阿瑟临时调度去解救铁原阻击的部队,但在新溪附近还没落地就被赵杰对空痛打一顿,侥幸落地的不是被消灭就是被俘虏,活脱脱一个小型的市场花园行动。
为什么赵杰所部在河边弹药几乎打光,就因为那些20mm、40mm弹药在对付伞兵团时消耗很大,而林彪认为赵杰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也针对这件事而言。
毕竟那天交办的任务没有对付伞兵这条。
凭良心说,麦大帅那天这手空降其实还不错,真让美军突围部队与187伞兵团前后夹击,还不知道铁原阻击战会打成什么场面,但运气有时候来了挡不住,空降时赵杰所部在场,直接复制市场花园对空打靶计划。
要不然等伞兵团落地并集结,仗就不好打了,那天如果铁原被打通,美、韩军至少可突围2—3万人,绝不只有目前区区5000之众脱困。
弼时同志问:“目前是不是主要敌人只剩下敌第10军?朝鲜平民还在撤退么?”
“敌25师逃到汉城附近,目前没和我们大规模交手;东线平民还没撤完,预计还需要3天。”
聂总长沉吟道,”志愿军暂时不准备发起总攻,继续用空袭和炮火削弱敌抵抗意志、尽可能消灭其有生力量,逼迫敌人主动投降。”
在咸兴—兴南外围,5个志愿军步兵师、2个炮兵师紧紧围住第10军,不断用远程火炮开火,偶尔再来几轮火箭炮齐射。
好多德国150重炮已到报废边缘,这次不打完,下次基本没法再用,反正现在美国人围成一团,对炮击精度没太大要求,那干脆把身管寿命都打光算数。
林彪安排的这种打法,在军委、中央内部一直有争议,包括主席在内都满心希望林彪能打快一点,尽早解决包围圈敌人,把全师往前推进,便于更好围歼中路沃克所部。
在听说林彪已安排38军一部押解战利品回国,甚至准备10月末换防后,中央回过味来了:现代化战争场面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机械化作战时期,人大概顶得住,装备可没这么好说话,更别说志愿军用的还是二战德国旧装备,耐久度更差,就像赵杰所部,力量确实很强,但弹药消耗十分凶猛,当初西路6个重装营把最后的精华和弹药都集中在赵杰手里,最后弹药还是完全打光朱老总道:“这次战役打得很好,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我们对弹药和燃料的准备、对后勤物资的调度和输送、对装备的维护保养目前来看还很不够。
以往国内打仗提前准备2—3个基数,适当后勤再输送些,基本就很宽裕了,辽沈就是这么安排下来的。
这次重装营突击,提前给了足足6个基数的弹药和燃料,中途还缴获一批,总以为够了,结果还是不够。
或者说,这种不够是因为前后脱节造成的。部队冲击特别快,甚至在掌握完全制空权后,基本上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补给和后勤就开始跟不上了。”
这里有战术上的原因,也有思维观念尚未完全转变的因素,从小米加步枪忽然跃进到坦克加大炮,场面完全不同。
现在天家理解范弗利特弹药量有时还真有道理。
除此之外,当初战术设计没想到这么顺利,林彪的作战计划中预计安州方向会有苦战,至少要反复争夺3天以上才行,哪晓得沃克试了一次发现不行就直接跑路?
沃克跑得快,重装营追得特别快,8天就从中朝边境跑到38线以南的春川,直线距离都有350公里,实际路程超过600公里,哪怕不用打仗就是拉练行军,8天也是很勉强,更不必说中途还不断开火不断消灭敌人。
也幸亏罗杰、赵杰没拘泥于具体编制,打下平壤后果断战地重组。如强求重装营必须满编制去追击而不是单独组建轻装战术群,哪有什么新溪揍187团,春川扫舟筏的故事?
总理问:“现在前线怎么安排,我感觉前后已有点脱节了,因为敌人跑成了一锅粥,我们也跟着乱成了一锅粥。”
几个空降旅协同115师打扫中路战场、搜索残敌,至于赵杰战术群已从春川主动后撤,与敌人脱离接触。”聂总长道,”我觉得这思路没问题,战果太多、太快,必须先巩固巩固。”
打一打、停下来,再打一打都非常正常,轮换作战就更为正常。
现在急于歼灭第10军也没用,打完后要负责搜罗战场、运输战利品和补给品,重组装备,42军也得快速换防,接替39军南插。
反正横竖都要换防,无论如何不可能一口气推到38线,那就干脆慢慢打,让后方有更从容的时间整顿、重组、维护,也能少牺牲些战士。
西线包围圈解决后,38军总伤亡大约在2000上下,但在中路和东线包围圈,由于敌人拼死抵抗,将近9天作战中志愿军伤亡也超过了4000。战果辉煌归辉煌,毕竟还是有损失,能少则少。
9天就打成现在这模样,绝对不能说慢,淮海和辽沈花的时间更多。
“你们讲得都不错,是要好好总结。”主席道,”打完第10军,第一次战役可以结束了,部队该轮换轮换,防线该调整调整,后方也要想办法跟上并提高后勤保障水平。”
朱老总道:“鉴于林彪这里的经验,我们认为贺胡子动手的时间可再推迟几天,再多储备些弹药和物资,船运来不及就空运……”
根据天气预报,印度雨季将在11月2—4日结束,阿萨姆军区本打算在6日左右全军出击;鉴于目前朝鲜战场的弹药与物资消耗量,军委临时调高了对阿萨姆军区的储备要求。
调高后的要求就不是6日前能准备完成的,故打算推迟到11月11—13日展开。
推迟时间也不能太晚,因为印度趁抗美援朝,已把兵力兵和预备队调度回克什米尔方向进攻。尼赫鲁要求3天发起进攻,最后实际发起是第6天,在兵力、装备等领域一下子拥有了优势,使西巴应付起来有点吃力。
考虑到中方目前在朝鲜作战,巴基斯坦也很紧张,生怕中方以此为理由毁约,派人再次来询问,看中国究竟怎么考虑。
军委重申会履行义务在雨季后出兵,但因朝鲜方向消耗、牵扯兵力比较多,整体行动时间可能需要推后一周,巴方也咬牙同意了。
毕竟中巴合作时还不知道有朝鲜战争这档子事,现在手忙脚乱能承诺出兵就不错了,不能太求全责备,与两个大国两线作战,本就是件非常危险的事。
更何况印度才打了3天,巴基斯坦如果这都顶不住,岂不是也显得太弱?再不济,中国当初可给了6个旅装备啊。
“英法有什么动静?”
“英国向美国人出售了价值1亿美元的高射炮和坦克,大体数量都通报过了,说是抵债物资,希望我们谅解。”
总理笑笑,”那肯定谅解喽,不然怎么办?毕竟他不光给美国人送坦克,还顺带帮我们运喷气发动机,甚至说运费已归美方出,我们只是搭顺风船,就不额外收费了。
法国卖了一批燃油和其他军需给美方,不过在越南的坦克和飞机不卖,这向我们承诺了,我们表示会放他的船自由通过南海,不会刁难。”
法国在越南确实有一堆装备,但要把装备输送到日本,必须经过中方控制区,无论直冲南海还是走万生海域附近那条狭小国际水道,都在中国严密监视下。
法国人也很害怕,万一卖美国军火触怒中国人,下次中方扶持越共搞事情再封锁航路,整个印度支那半岛都完蛋了。
这可万万做不得,像这样先通报换取默许或同意,彼此有了体面,接下去就好办事了。
陈大掌柜道:“除了这些,英方还采购了一大批物资,明摆着告诉我们要卖给美国,他们转手加10%,问我们做不做?我都同意了,包括农产品公司猪鬃刷也都转手给了英国人。
当然施贵宝要3倍的医药产品,额外的医疗器械属于直接交易,没过英国人的手,我们在香港发货,施贵宝自己弄船送到日本,运费他们出。”
总体而言,在参联会下定决心就近采购后,日本当然分到了大头,但远东其他地区也有不少订单,英法接下来之后,部分自已完成,部分就转手给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