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推进(10,2600月票加更)
林冠华琢磨了下,写了意见:“个人对各项内容均表赞同,无论电影成品还是有关器材,涉及外汇可考虑一并拨付,以便充分支持国内电影产业发展苏联、欧美发达国家已逐步普及电视机,除播放有关新闻、现场采访报道外,另每天晚上固定时间播出情节连续的有关剧目1—2集(称电视剧),便于观众在家里观看。
相关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与电影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目前国内尚无正式电视节目,后续肯定会研究推出,如您有空,是否可在此次出访途中进行相关考察以便后续给我们提供宝贵的建设性指导意见?林冠华。”
利用晶体管制成车载收音机取得突破后,肖克利公司实现快速发展,很多买家都以安装晶体管车载收音机为荣,原来使用电子管旧款的车主甚至也单独花钱进行更换这就使订单规模一再扩大,本来说好1—2万部,结果才到3月,订单数就已突破4万。
这使公司上下非常兴奋。
作为很自然的推论,车载收音机有了,下一步可考虑推出便携式个人收音机。
这一步在技术上突破难度不大,关键成品要漂亮,这是林冠华在速成MBA课程时特意强调过的。
吴福成招揽专业工艺设计师,准备将个人收音机当做1954年重点项目攻关,在今年圣诞节前正式推出。
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也是林冠华强调过的套路,吴福成开始考虑晶体管在其他领域的运用,便于为后续运作拓展空间。
计算机当然是重要领域,肖克利本人就在英国紧张研发,但大部分人觉得计算机和普通人离得太远,市场不够出色,尤其军方项目上面临西方电气等老牌公司的竞争,民用计算机领域又被IBM垄断想拿计算机单子难上加难,还不如继续在民用消费品发力。
经过激烈的头脑风暴,大家最终选中电视机。
此时美国电机机普及已渗透进入一半家庭,市场庞大,但无一例外全是电子管。
电子管电视机功耗大,效果差且容易坏,这是天然的、可改用晶体管的对象,潜在市场可观。
但电视机不比收音机,技术难度复杂很多。
全美有上百家形形色色的收音机公司,能制造电视机的公司就只有20几家,很多只是组装企业,独立生产全套产品的企业只有十多家。
RCA公司是美国电视行业的老大,于1939年推出了黑白电视机,今年刚发布彩色电视标准,准备向彩电领域进军。
吴福成谨慎地认为制造阴极射线管不是公司强项,重点应把晶体管电路板部分搞出来获得专利并成为RCA等彩电公司的重要供货商。
该决定得到了大多数人拥护,公司立项拨款并确定研发力量,初定1955年圣诞前完成研制进度。
无论收音机还是电视机,后续消耗晶体管数量较大,吴福成通过渠道秘密打听能否满足,林冠华给予了肯定答复,让他放心。
给蓝萍的回复中写电视剧产业不单纯从电子产业考虑,还有意识形态领域的关注。
他清楚知道,这几年工作中,主席对文化部、宣传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相当不满,认为左的、右的错误都有,更让他恼火的是旧势力、旧文人纠缠其间,互相吹拉弹唱。
以前的习惯路径是整风,但整风伤害面太大,搞不好就伤害基层,主席也有所顾忌。
林冠华想法是分权,提前考虑成立广电总局,把广播、电影、电视业务从宣传部、文化部剥离出来,不动存量动增量,算比较稳妥的改革。
一开始广电总局级别不用太高,设二级局即可,但一定要有独立性,他想来想去,认为目前比较合适掌握广电总局的人选就是蓝萍。
一则她懂行,二则能得到主席信赖,三则广电还不显著,其他元老其实也怕她在政治上干涉中央,不让人做事肯定要出问题,那干脆安排个比较忙碌而又充满新鲜感且不那么重要的新领域。
正巧上回开过”蜗牛”的玩笑,林冠华觉得可以塑造与积极引导。
就像一堆旧文人赶又不能赶,骂又不能骂,正好简体字也推出了,林冠华建议提前启动二十四史点校工作,给他们找点事做,该建议也被主席迅速采纳。
最近人事调整也可见一斑。
3月28日,中央下文对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降级降职处分,降为副部长,受处分的主要根源是三反期间其妻严慰冰被人揭发为大老虎,后经反复核实,问题没反映的那么大,但作风问题显然并非空穴来风来。
虽有人力保,陆定一依然挨了处分。
随后西北军区政委习仲勋入京,担任宣传部一把手,西南军区张际春也入京担任宣传部副部长,表面看是共同加强宣传部工作,实际是陆定一暂时靠边站。
陶铸从西南调西北军区,担任政治委员,宋任穷担任西南军区政委,原借调西南帮助工作的谭政回京担任总政第一副主任。
本来考虑筹建的西南军政委员会也因大区撤销潮流与山南省委的筹建而中止。
西南局剩余人员及军政委员会筹建干部转入山南进行省委筹建并成为有关负责干部。
由此,西南局基本撤销,速度之快倒让林冠华吃了一惊,他本以为怎么样都要等到对印战役打完才会动。
再仔细推敲才觉得中央立意深远:林彪二次战役打成目前这格局,中央已完全有信心,美军根本不足为惧!
连美国都不过尔尔,犯得着对印度过于上心么?完全小题大做。
相反,贺胡子上调体委,王树声接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后,陶铸行政级别和权威过大,已不利于制衡,干脆将其调入西北,正好中宣部陆定一又撞在枪口上,窗口期非常短暂。
西南局快速撤销与山南省委组建正好衔接,还不用先费尽心机掉一批干部去山南,将来又为如何安排西南局干部着落而费神!
目前内部消息是等中苏贸易协定签署、群山登陆战胜利或朝鲜局势基本稳定后,跟着裁撤华东局和华东大区!具体如何安置与人事调度,依然不得而知。
莫斯科权力斗争此时开始进入白热化。
马林科夫宣布消费品降价、中苏贸易协定、经互会贸易卢布改革等措施,提高了自身权威,东欧各国纷纷表示认可。
贝利亚不甘寂奠,也得找点事做做。
他提出,为加强各共和国领导的本地人(非俄罗斯族)成分,规定各共和国第一书记职位均须由本地人而非莫斯科派遣的俄罗斯人担任。
随后又给中央委员会提交报告,对苏共中央委员会和共和国党组织在西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共和国民族政策中的严重错误和党的机关活动予以揭露和严厉批评。
在这里,贝利亚试图以维护公正的民族共和国保护者面目出现,却故意忽略了自已就是1944年将高加索居民大规模驱逐出境及1947和1949年将土著居民从波罗的海共和国流放的组织者。
这份报告引起主席团其他成员的极大恐慌,他们与大镇压有直接关系,一旦报告公之于众,他们将面临生死存亡。
但在表面上又不能断然拒绝,贝利亚在通报中央委员会时又直接把内容发给了下面各共和国,谁敢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谁就可能被下面攻击。
甚至赫鲁晓夫这样长期担任乌克兰第一书记的人还要在表面上表示赞同。
主席看到这份报告摇头叹气:自治机关行政长官由当地民族干部已是特别情况,连党委书记也要求由民族干部担任,不营于在助长分离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