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迂回 (10 )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18章:迂回 (10 )

半岛激战正酣,林冠华等人正陪着书记处、军委一起在中南海小放映厅看电影。

说是电影,其实压根没剪辑过,镜头乱得一塌糊涂,甚至上一顿和下一帧根本衔接不上。

即便如此,众人依然看得津津有唯恐错过了任何一副画面。

这些镜头全是前线随军记者拍摄下来,并安排飞机紧急护送回京,充分反映了第一天抢滩登陆前的场景、格局及具体抢滩面貌。

那气势恢弘的75公里抢滩格局大量LST蜂拥而上,LVT和坦克们咆哮前进,包括4艘乔治五世级舰炮开火的场面都完整拍摄了下来。

聂总长、萧劲光在旁边介绍:“这次安排了17个影片拍摄组,还有40多组随军摄影记者......”

总理饶有兴致道:“有英、法代表么?”

“有!17组里,英国去了3组,法国去了2组,用的是军事观察员随员名义;还有3组新华社国际新闻部记者呃......德意志人......”

众人会心一笑:所谓新华社国际新闻部外籍记者,其实就是军事顾问团里的参谋骨干。

片子这东西,谁拍不是拍呢?

少数几个人,挂新华社国际新闻部记者就行,反正现在中国各行各业都有外国人,北京、沈阳甚至还有德意志协警,开着边三轮、戴着M35、背着98K或别着瓦尔特手枪威风凛凛。

幸亏一身人民警察制服,这要是弄套HugoBoss的黑制服,这场面就大美不敢看。

这当然是故意的,为的就是让老百姓熟悉老外,不至于带有色眼镜看人也有助于协调中外关系。

外籍警察都有了,国际新闻部有几个外籍记者岂不是很正常?

英法想派人观摩朝鲜战事早就是公开的秘密,联军这边他们派驻有记者但他们更希望能在中方这边看到更高级别的东西。

中方答应了,再怎么说,英法出了大价钱,源源不断的物资、军火、红美元都保障供应,对他们要有特殊优待。

哪怕为坚定欧洲的信心,也得让多看几眼志愿军是怎么揍美国人的吧?

为保密起见,英法代表到出发前最后时刻才被招呼上船,目睹如此宏大的登陆,又亲眼看到了排队枪毙、大几百发导弹放烟花的场景,激动得差点难以自制。

若非通讯管制,身边有志愿军通讯干事管着,说不定这会儿该向全世界拍电报嚷嚷了。

林冠华本来也想派无人机去航拍斟酌再三放弃了这个想法。

派无人机容易,谁来管理是大麻烦,万一不慎被韩国老百姓或美国人搞到手就是麻烦的N次方。

他没能力做一套小型管基础的无人机,上面那些集成电路、摄像、传输、飞行、控制设备对此时的世界而言不蛮于外星科技!

当长镜头由远及近纵向拉升时,各式各样设备如潮水般喷涌上镜,主席不住点头,忽然指着一处地方问:“这是什么?打算建浮桥还是临时飞机跑道?”

“不是浮桥也不是飞机跑道,而是人工港。

在诺曼底用过的桑树人工港由英国人承建,由内防波堤、外防波堤、浮动舟桥和多个浮动码头组成,长度约在9000米左右。

其采用组合式设计,先建造146个空心混凝土沉箱,根据沉没处水深决定其具体尺寸。每个沉箱都要特别定制排水量从1772吨到6044吨不等。

沉箱会在被拖到距离海岸线5.5米的等深线上并组成一道防波堤。

再把61米长、17米宽、18.4米高、排水量高达5000吨的钢箱带入防浪堤内,以便于这些钢箱相互连接并固定到海底下的铁桩和钢制构件上。

林冠华弄到全套图纸借鉴,并让德国专家想办法改良。

诺曼底人工港规模浩大,需全套定制,累计耗费22.2万立方米的混凝土31000吨钢材和总长度超过140万米的预制板件。建成后可支撑1.2万吨的日吞吐量,和多佛港差不多。

依托德国专家改良的人工港规模也采用全套钢结构,能重复利用,但规模小得多,每天最多只能支撑1000吨,优点是能适应任何海滩,构建十分迅速,称之为临时海上平台。

临时平台和钻井平台有几分类似但不需要在下面部署管线,只需将支撑组打入海底固定即可。

海岸会呈现坡度,支撑组固定后高度不尽相同,通过可升降的平台钢板进行调节并实现整体高度配平,一个接一个向外围拓展,直到快速运输舰能靠岸为止。

布局完成后为很细长的一条,外观看上去非常接近栈桥或飞机跑道。

萧劲光补充道:“这玩意可单独使用,比如在渡口或者港口附近直接安排单个小平台,上面架设高射炮甚至防空雷达,非常灵活。

林老师认为,从我军战术出发,部署灵活比吞吐量大更要紧,如果登陆部队每天能得到1000吨物资支援,前线战斗力不容小觑,足够支持2个师又2个重装营……”

元时空格局下,1000吨物资/日上去都够维持2个军发起礼拜攻势了!

任书记不解:“不是说码头已抢下来了么?还需要再建人工港么?”

“这次确实没起到作用,但找个机会练练手练挺难得......”

萧劲光补充道,“敌前建造平台和在家里演练还不一样,我们料敌从宽,不趁这机会练手,下次再想找类似机会就难了。”

就是......就是花钱多了一点,这主要是我们经验缺乏导致的,我要负主要责任.....

一天7亿的花销,书记处也知道了,个个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上次12天12亿都令人发愁,这次直接上7亿了。

但一想到80多万吨位船只、数千架次飞机在前线搏杀,内心稍有释然:现代化战争,现代化烧钱,所有动作都开了加速器,效果也开了加成器!

以前敢想这种浩大场面么?别说组织了,见都没见过!

主席感慨道:“不容易呦,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发展工业化、建设新中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的紧迫感!”

“首长......首长......”机要秘书欢呼着冲进来报告,“紧急电报,志司来电,我军已入汉城,南朝鲜当局仓皇逃窜,李承晚办公室文件都没烧……”

别说烧文件了,当天紧急撤离时,好多人连寓所都没能回去、急匆匆上船跑路。

正观影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站起来热烈鼓掌,庆贺志愿军的伟大胜利。

登陆成功后,林彪要求梁兴初3天打进汉城,结果没用3天,甚至都不到30个小时。

114师和102重装营不但重创了前来堵截的美28师和澳新部队,还以最快速度冲进汉城,整体耗时不过29个小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