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狂暴(3)
杜鲁门看完地图真发飙了,锤着桌子痛斥:“继群山登陆毫无反应后,难道现在连对手在济州岛登陆都不管了么?再这样下去,他们去釜山、去九州、去东京登陆你们也不想管吗?”
柯林斯无可奈何道:“我军在济州岛上最多3个连,装备只有国民警卫队水平;韩国部队最多2个营,战斗力极差,他们万万挡不住登陆共军,更别说对方还有舰炮支援。
“最少得做点什么吧?难不成连这里也无法空袭?“艾奇逊极为不满,“这儿离长崎只有200英里了。
”阁下,目前远东正是黑夜时分。”柯林斯看了下手表,“目前是远东7月6日晚上8点一刻,天肯定黑了,空袭不可能发起了。"
杜鲁门深深叹了口气,不知该说什么。
菲克特勒上将对着地图看了又看,斟酌半天后道:“这样吧,估计等明天天亮,济州岛应该进入第七舰队打击圈了,我让他们想办法去空袭!”
志愿军早就勘察清楚了,济州岛上没什么守卫力量和重装备,压根懒得用抢滩登陆,直接巡洋舰掩护登陆船队靠码头强行登陆。
本来拟定的作战计划是上113师2个团,鉴于对方兵力确实微不足道,为加快速度,临时调整为投放一个团。
上去后不到2小时,所有韩、美军队被击毙的击毙、投降的投降,顺利完成占领。
济州岛是关键一环,有助于日后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整体压制。
其地理特殊性使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末期当做战略基地,驻屯了6万日军以阻止美军登陆,战后将日军遣送完毕后,岛上派驻了一部分美军。
济州岛居民最高时达近28万人,南朝鲜劳动党在岛上发动力量并爆发武装起义,史称四三起义。
美军与游击队持续交火,1948年10月17日下令,凡在距离海岸线5公里以上的岛中央半山腰地带通行的人,一律视为共党即刻处斩。
至1949年3月,美、韩军警见人就杀,并执行烧死、饿死、杀死的所谓“三尽计划”,使岛上居民下降到只有3万。
直到朝鲜战争爆发还驻有不少部队镇压,实在因前线兵力不够,多次抽调后还剩近2000人马。
菲克特勒让舰队空袭济州岛当然不是急于立功,而是希望尽快把部队从群山反击职责中解脱出来,再慢慢折腾。
海军舰队已在半路,不可能缩回去,那样太丢脸,但他有强烈预期,就陆军这熊样,要不了2天就得请求停战。
虽然他不懂陆战,但涟川、铁原、华川这地方看地图就知道了,被各种各样的山头分割,绝对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快速运作。
志愿军只要把握几个核心隘口就可以牢牢困死美军,攻守异势,志愿军会很庆幸能依托有利地形节节抵抗。
但这地形给美国人一点用都没有,最关键四面包围后没有补给,其他地方还可想办法抢劫居民,这里原来都是志愿军驻扎所在,早把民众请走并执行了坚决的坚壁清野。
美军除消耗自身补给外,什么都别想捞到。
菲克特勒认为中国并没把人都干死的意思,上次谈判足足4个月,也主要着眼于获取利益是美国自己拒绝了而已。
要想保住这8个师生力军!美国必须接受政治谈判,停火令一下达,海军舰队不就可缩回去了么?
与其碰群山,还真不如去济州岛打一打,意思意思。
关键时刻海军挺身而出让杜鲁门感到一丝欣慰,但他清楚空袭济州岛只能出气而已,解决不了实质问题:8个师被围!
他沉声道:“先生们,我们现实一点,怎么把这8个师解救出来,范弗利特这笨蛋真是气死我了!他比麦克阿瑟更糊涂!日本还有援兵可以支持么?”
杜鲁门这句话有感而发,不过放外面他绝不会承认。
深入想想似乎有点道理:麦大帅被围是因为志愿军突然出兵,他被打了措手不及。
范弗利特8个师被围却是主动找上门去的,还吹嘘构筑了什么包围圈,一下就被人打爆。
范弗利特和艾克绞尽脑汁在考虑如何突围。
从交通而言,顺着涟川-铁原公路集中,再从涟川坐火车南下最快,当初美军进攻就是这么推上来的。
问题在于铁路通向汉城,在汉城已被占领、道路彻底中断、制空权基本丢失的情况下,这一条就是死路。
两人又想出了第二条通道涟川、华川加速向铁原集结,顺公路去加平,渡过北汉江后,情况应该会好转许多。
陆战二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意思全军向华川集中南下,外围再调集部队冲击春川,只要南北夹击,打开春川口子,那大军就有救。
柯林斯道:“从军事上考虑,春川这条道路最合适,现在缺乏在外围夹击春川守军的力量!
“春川有多少敌人?”
“加拿大人报告至少一个中国空降师,一个装甲旅,大约1.5-2万人。”
杜鲁门生气道:“难道20万人都对付不了2万人么?”
现在轮到马歇尔苦笑了春川这里是昭阳江,江面开阔,能渡河的地方就那么点,如果空军实力还在,紧急空投桥梁还能构建快速通道;
没这个便利,仅仅靠几条通道,我军只有很小的接敌正面,人多不过是被拦阻在二三线而已。
最关键的是,外围有部队配合才行,现在外围没军队进行配合。
艾奇逊眉头一扬:“不是还有加拿大人、南非人、澳新和28师么?”
“澳新旅和28师已被重创,他们跑去了大邱,合计兵力不到1万人,范弗利特认为需要和第八集团军本部力量一起加入釜山防御圈;
南非人和加拿大人昨天夜里刚刚遭到沉重打击,可能不多于8000兵力,光靠他们不可能撼动春川守军。
前线必须要有援兵!
这一说杜鲁门更火大:“哪有什么援兵?就算有也在本土,没一个月想都别想!
柯林斯道:“有一定办法,比如让海军掩护增援部队去东海岸江陵登陆,从江陵到春川不过100英里,打通联系后从海上安排撤军。”
菲克特勒怒了,拍桌子骂道:“你少出馊主意,刚刚我领了空袭济州的任务,转头再掩护你去江陵登陆,再这么分兵下去,等于把海军也给断送掉!
“不用分兵,不用分兵。海军明天清晨空袭济州后,往下关、对马海峡绕行,整体去东海岸即可。
这一下还真让柯林斯找到了办法:舰队目前在户内海,绕行下关进入对马海峡很快,甚至都不用冒险与中国海军对头。绕行过程中也的确不耽误起飞舰载机空袭济州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