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躁动 (11)
随后主席又问起抗美援朝军。
总理道:“据立三等同志的不完全统计,大约折算为人民币127亿,我看了下资料,历史上总计是62亿多,63亿不到......
已是两倍多了,且目前还有大量部队在朝鲜方向,每天要消耗物资,最终肯定会超过127亿,但后面如不发生反复,应该不超过130亿。
当然啦,两倍归两倍,内涵大不相同。
所谓内涵大不相同,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苏联承担了一半军费。
这是中苏事先商量好的,有关军费一家一半,苏联不直接出钱,只把唐努乌梁海还给中国,算冲抵了这一半军费。
虽然唐努乌梁海也是苏联强占而去,并未有任何有效条约,毕竟莫斯科已实控了,从实控到收复为中国领土,花钱正常。
二是,虽然中国承担了60多亿军费,但此60多亿和历史上的60多亿又不能简单混为一谈。
无论装备、物资的类型、数量、单价还是全面性,都远远优于元时空。
历史上一发喀秋莎苏联按6两黄金的价格卖给中国,至于RPG火箭筒根本就不肯给,现在中国用的装备便宜得多,很多甚至是从废品堆里扒拉出来的。
按单价计算,历史上卖给中国的莫辛纳甘步枪可以足足换12枝98K,坦克什么的更不用说。
当然,杨立三算钱时,很多间接配套费都没算进去。
比如十座防空塔的基建费和装备费没算直接军费;比如购买的军舰成本,没算直接军费。
为建造各种各样装备的工厂、设备、外国顾问费用包括直接为战略兵团提供顾问服务的配套费用,也没包括进去。
这127亿就是完完全全消耗在朝鲜的直接支出。
其他配套的系列开支算正常军费,毕竟不打朝战,工厂该建还得建,顾问开支还得开,都涵盖进去也太宽泛。
朝战就是朝战,配套山南战事是另外开销,甚至收复琉球等军事行动,也是配套而不放在里面。
总理解释了大体的费用构成,众人频频点头。
主席道:“这样也行,心里有账就免得稀里糊涂......把账目具体告诉陈康,再把中、苏有关军费协议也和平壤的主要同志说一说,我们可以不问朝鲜要钱但不等于什么东西都该我们出!
如果不相信,他们可以问莫斯科,看当初是不是这么定的。
中央言尽于此,不要对别人的事大包大揽!
对苏联也要有解释,美国核威胁相当严重,为避免更大程度损失,也为遏制日本军国主义扩张,有些妥协是必要的。
至于他们听不听,这我们决定不了,但后续会按停战协议履行,半岛墙也会按要求建设起来。
林冠华举手插话:“如果韩国当局也在停战协定上签署同意,我们按承诺在韩国驻军,在韩国未主动挑衅前,朝鲜或其他国家南下进攻的话,我们该采取何种态度?“
这问题一问,现场鸦雀无声,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办。
主席站起身来,来回踱了好几圈,表情异常痛苦,最后道“人无信不立!既然承诺过保护韩国安全;在韩国确实没有违约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来侵略韩国,我们也要正常履行职责。
中国现在不止在韩国一家驻军,也在海得拉巴、朱加纳德孟加拉等国驻军,负有安全使命,是地区稳定的保障,难道有一天苏联或苏联唆使下的印度进攻他们,我们就可以袖手旁观么?四
要有大国责任感,这道理完全一样。”
林冠华松了口气:有这态度就好,钱都是小事,百来亿很容易搞回来,更何况从缴获角度来衡量,中国这次也没亏。
老总谈了缴获:“虽然抗美援朝时间不长,但缴获异常丰富,虽然还未完全清点完,但根据不完全统计,哪怕不算通过英国转手获得的那些飞机军舰坦克,光从战场衡量,从物资、装备到船只一起算,合计缴获大约450万吨。
是实际使用物资量的2倍多。
花出去的物资有大量粮食汽油等相对价值较低的东西,收回来的装备价值比较高。
光各类型坦克、坦歼、自行火炮、自行高射炮就有7000多辆,各类型军用卡车、吉普车、装甲车9万余辆.....”
粗看到这数字非常骇人,仔细想想也不奇怪。
第一次战役,美军7个师全部报销,绝大部分装备落入志愿军之手;第二次战役,美军前前后后12个师报销,装备基本落入志愿军之手。
哪怕不算印尼、菲律宾、印度这种杂牌,就把伊朗、加拿大、澳新等部队凑拢算,最起码也得20个师。
美帝战前只有10个师,志愿军在朝鲜足足干掉了20个师,人大部分还活着,但装备除被空袭、炮击损坏外,基本洗光光了。
美军一个师坦克在140辆以上,装甲师、陆战1师、骑1师还超过此数;二次战役美军又加强了自行火炮、自行高射炮,更见富裕。
这还不算,志愿军专门发掘各类型仓库,缴获大量物资和装备,甚至到最后东西太多,还返销一部分给美军。
这也是同样撤军,志愿军要比美国人至少推迟一个月才能实现的缘故。
美国只要徒步上船就能跑路;志愿军却要把两倍装备搬走才能离开。
本来按主席意思,问一下装备和物资缴获情况,中国确实宽裕,如果朝鲜方面配合,甚至可额外再送一批,包括后续经济建设他央求着中国,也不能太装视而不见。
总的来说,中国花钱虽然凶,但缴获和赚钱也凶,横竖不会亏钱。
既然平壤是这种态度,他就生气了,懒得把东西交出去:我自己拿来用不好么?
你知道127亿人民币啥意思不?
算下来每个中国人出了20块钱,等于全国上上下下捐了1个月工资!
要不是林冠华能搞钱,能提前搞来那么多装备和物资,这127亿将是中国沉重的负担!
少奇同志道:“缴获了这么多东西,美国缺口很大,他没有返销想法么?”
林冠华笑了:“他不会要的,包围圈急救那叫没办法,有时间肯定自己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