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花钱(11)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1章:花钱(11)

“白将军,请!”

“梁将军、温将军,先请!”

面对众多记者闪耀的镁光灯,在大量随从簇拥下,梁兴初、温玉成和白善烨并肩而行,甚至谈笑风生,宛若已相熟许久的老朋友。

这一年,梁兴初40岁,温玉成38岁,白善烨33岁,都是绝对的军中少壮派。

虽然白善烨更年轻几岁,但气度沉稳、办事老练,看上去并未太过稚嫩!李承晚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后,朝鲜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按当初拟定的备忘录,各方面全部签字后,双方开始释放俘虏、交换驻地并移交有关城市管理权。

中央已下达明确命令:40军驻扎在韩国,温玉成本人担任朝鲜卫戍区司令员;38军返回国内,梁兴初担任京畿卫戍区司令员。

把四野劲旅都分散部署似乎有点不太寻常,考虑到林彪本人在京,38军为京城卫-戍音队人理所当然。

更何况,华北军区原本有63、64两个军,现在合成为34集团军进入东北改编,只剩军委特种兵很难拱卫核心,把38军调遣过来很合适。

陈妻担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后,为降低管理难度,军委采取五湖四海方针,分别从华北、西南各调遣─个集团军入东北,再把38、40军外调,恢复平衡。

39、41军完成改编后,驻地同样需要调整。前者开入东南军区,作为南洋战略总预备队;后者开入西南,弥补西南方向兵力不足。

克钦部公投内附后,克耶邦和若开邦先后公投内附。

克耶邦在缅甸就属于势力最小、最受欺负的民族;中、缅按萨尔温江划界后,克耶有45%的领土在中国境内。

考虑到克耶只有10万出头的民众,有一半还在中国,运行一年多下来,明显是在中国这边的族人更有利,老早就想内附了。

无非克耶实力太弱,不敢挑头,怕首先被集火,必须等到克钦部内附才敢动作。

至于克钦内附有—番暗地里的较量,但随着滇-缅铁路初步通车,铁轨铺设到密支那后,场面完全不可逆转。

中国的粮食、轻T业产品、就业机会、教育和管理如潮水般进入克钦......虽然云南在中国也属于相对落后,但比起克钦完全属于吊打.

把几个不开眼的顽固分子用里通外国的罪名干掉后,克钦内附就顺理成章

克钦独立军负责人罗相起了重大推动作用,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拒绝的克钦旧贵族血洗-遍,杀得干干净净。

再将他们的家产全部散尽,随后公投入华,获得了90%的赞同票。克钦一独立,克耶马上跟上,最后轮到若开邦。

论人口,若开邦是几个内附自治邦中最多的,近80万人,同时一直与境内的罗兴亚人势同水火。

中国发动山南战略,帮助若开把罗兴亚人迁移走后,获得若开邦上下—致的拥护。

鉴于若开笃信佛教,解放军随后启动科学传教法,进一步巩固地位。

按林冠华的规划,山南铁路起点在若开邦的皎漂。

随着大批量工程启动,若开与中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美国在仰光的海军基地也落入解放军之手后,若开人民相信,外人是再也管不到了。了

—边是看得见的利益,一边是其他不会有人管的现实,于是若开也完成内附。

虽然赞同票比例略低—些,只有80%出头,但不管怎么说,就世界范围而言,80%的赞同都算很高的比例了。

况且中国还有优惠政策,愿意去苏联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人发2吨小麦作为奖励。

社会主义建设是什么大家不太懂,但移居苏联能明白。

最重要的是,2吨小麦是个很大的利益,—家5口就是10吨,按现行市价1800多美元呢?贫苦的若开老百姓,啥时候能见过1800美元?

公投后迅速掀起支援苏联建设”运动高潮,报名人数超过10万,正好符合中、苏间新达成的协议。

若开本来就在印度洋,坐船去苏联欧洲部分最快,一个个都高高兴兴等待坐船走,准备去建设欧洲大国,过上更好的日子。

为防止出现不利情况,苏联内部对中国移民控制范围,尽可能安排在欧洲范围内定居。

中方宣传苏联优越的社会主义条件还真不算吹牛,那些水泥厂、钢铁厂、化肥厂之所以产量连创新高,就因为有大批劳力涌入。

中国移民虽然还不能承担现代化机器大生产,但干苦力、干矿工很卖力,苏联觉得很不错。

若开内附后,人口比克钦还少的钦邦也跃跃欲试,这两天就在安排内附。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想抓紧机会,赶紧享受2吨小麦移民费的好政策,中国确实不玩虚的。

莫斯科也不管小麦大规模送入本土会不会诱发粮价上涨了,反正欧泰装运的小麦从北美启运后,直接走直布罗陀海峡进黑海,也不用装模作样去中国转一圈。

毕竟,西伯利亚铁路也有其他粮食需要运输,不能再白白挤占运力了。等钦邦也内附后,缅甸维持自治的邦还有实皆、掉邦、克伦邦和孟邦。这几个剩下来的原因大不相同,实皆因为缅共主要在上面活动,缅共不愿意内附;

克伦邦历史上与英国—直有密切关系,内附意向不太明确;

孟邦倒愿意投票内附,但孟邦领土与中国不直接接壤,中间隔着克伦比较尴尬,中方也劝孟邦再等等,不用着急;

禅邦与克伦类似,当初愿意内附的都提前在中、缅划界时就跑到了萨尔温江以东,继续留在西面的,就是意志不怎么坚定的人。

禅邦又缺乏罗相这样的英雄人物大力推动。

禅邦面积和人口都是各自治邦中规模最人的,哪怕已通过国境调整分离了萨尔温江以东部分,剩余掉邦的规模依然很大,人口近120万。

体量甚至超过了云南境内绝大部分少数民族,中央认为也要慎重,暂时不急于推动,等周边各邦发展发展,拉开与掸邦差距后,再营造氛围也来得及。

反正缅甸当局不会再投资民族邦了,那里没有利益全是付出,不用搭理反而还节约费用。

缅共虽然不服,但内部分歧很厉害,自己开始搞内部斗争和肃反了,中央没法干涉,这不是共产主义成长道路上必须经历的一幕嘛!

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在西南,加强兵力是很自然的应对,从西南抽走了—个集团军,那就把41军补进去作为该方向预备队!

战略部队各方面摆开后,集中在东北的德国顾问团并未解散,反而更趋忙碌。

军委—口气增设了7个专门军事院校,用于培养初、中级机械化战术合成训练,今后各大军区部队都要轮流到东北进修,陆续提高作战水平。

这也有利于打破山头,否则二野部队常驻西南,四野部队人常驻东北,再加地方民政系统也以从该部野战军出来的干部居多,两者一结合,容易尾大不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