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迎新(1)
“哗哗哗!”
会议室响起热烈的掌声,随后众人兴高采烈地一起合影留念。
1954年1月21日,肖克利半导体完成新—轮融资,并与RCA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美国无线电(RadioCorporationofAmerica,简称RCA)不是泛泛之辈,这是家于1919年由GE、AT&T和西屋电气联合创建的大型公司,算得上整个行业的翘楚。
广播风靡时期,RCA凭着顶尖技术成为全球无线电泰斗;
在全球沉醉于无线电魅力时,RCA又率先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带领全球进入影像时代;
当全美黑白电视机陆续普及时,RCA又在1950年3月29日发布第一台彩色电视显像管。
类似肖克利半导体这样的小公司,能接到RCA的订单就够炫耀—阵子了。但因为肖克利刚刚荣膺了诺贝尔奖,再加这家公司在晶体管领域的成功,使RCA迫切想要合作并进一步保持在有关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新—轮融资扩股中,RCA投入700万美元,另—家北大西洋科技基金(NATF))投入420万美元,一举将公司估值推高到3000万美元。
之所以RCA入股时能额外优惠,是因为其额外出资480万美元获得肖克利半导体刚刚研发成功的、晶体管电视机20年专利使用权。
根据这个授权合同,生产50万台电视机免费,超过50万台,每台再单独支付12美元/台,但许可费在2000万美元后封顶。
RCA还答应从肖克利公司采购晶体管收音机成品并以RCA名义销售。
换言之,RCA既是重要股东,又向公司购买了专利,还给了巨大订单,是带着资源入股,否则这样的好事也轮不到他。
NATF除这420万美元外,还得帮助公司联系上市机构并进行有关财务辅导,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确保公司1955年完成上市。
增发新股并实现部分内部阵转让后,肖克利持有的股份下降到14%出头,但估值推高到400多万;
RCA掌握着21%的股份,肖克利的好友贝克v拥有4.5%的股份,三者合计拥有39.5%的股份;
欧洲创新基金(EIF)、北大西洋科技基金(NATF)和昊福成持有的股份累计为59.5%,剩余1%依然归为员工股权激励。
因有大笔现金入账,公司此前所有累计亏损全部推平,还有后续资金用于扩建厂区和开展新项目。
员工们十分兴奋,大家都拿到了更多、更值钱的期权,CEO吴福成慷慨地发放了87万奖金和12辆削凯迪拉克汽车。
虽然圣诞前没拿到大礼包,但晚一个月也可以接受,毕竟融资、谈判需要时间嘛。
现在大家出去就有得吹了:我不仅在一家受人尊敬的大公司工作,我们董事长还是诺贝尔奖得主!
这一个多月来,采访肖克利的媒体如过江之螂,表面看他和2位贝尔实验室的同事起分享诺贝尔奖。
懂的都懂,除最开始几个晶体管是一起研发的之外,剩余的后续晶体管,尤其硅晶体管的专利和发明,全掌握在肖克利教授手中。
在采访中,心情极佳的肖克利不忘帮昊福成吹嘘:
这是我最好的学生,在贝尔实验室,他协助我完成了人部分发明和专利;
出来创业时,其他人都不看好,只有他义无反顾地跟我一起来加利福利亚白手起家!
甚至还把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供给公司,宁愿一个月拿200美元、睡地板创业!
什么叫做远见卓识?这种就是远见卓识!
每当他这么说时,吴福成就想起林老师临走时语重心长的叮嘱:“福成同志,你到美国去创业,要尽快让自己变得成功和富有起来,先当百万富翁,再当千万富翁!
在个人致富、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民族做一点事。”
本来他以为这是很遥远的鼓励,没想到百万富翁的小目标一下子就到了。不算代持的部分,光明确约定归属他个人的股份和期权就已超过90万美元,再加奖金和其他实物报酬,的确达到了百万境地。
当然,吴福成并不知道,那59.5%的股份中,除去他个人的3%,还有56.5%的股份,无论是基金还是代持,穿透后都归于工业总监这条线。
林冠华通过几年运作,不但把肖克利公司培养成举足轻重的独角兽企业,还给中国搞到了一半多股份,至于投下去的入股现金,早就通过晶体管、硅片等交易收割回来了。
换言之,这些股份和美泰那42%股份一样,不但全是白赚,甚至连身份、渠道全洗白了!
现在再说吴福成通共,别说肖克利,只怕工商界和科技界都不相信:好端端的创业典型,你们非说是共产党,这抹黑也太没水平了吧?
如果这样的百万富翁你也当共产党反对,那是不是有一天你要准备清洗华尔街和财团?
融资成功后,肖克利召集研发团队开队会,确定下—步研究方向。
此刻的肖克利半导体已是人才济济,团队规模高达197人,光拥有博士头衔的研究员就有70多个。
人部分人都冲着肖克利的名气来投奔,但具体入职由吴福成和人力资源总监珍办理。
通常昊福成会最后面试这些专家,并把他们的专业想法和档案送到英国供肖克利过目,偶尔肖克利也会亲自面试几个人。
大家都承认肖克利教授不太好打交道,除学术上的事,其他场面沟通有点费劲,但毕竟名声在外;
至于昊福成能当CEO,一开始好多人也不理解,只有真正接触后才明白,公司还真非这位CEO主持大局不可。
甚至大家认为,肖克利在不在并不影响公司运转,1953年,肖克利有足足3个季度杲在英国,公司获得迅猛发展;
回来后他又要应付诺奖,开春后还要去欧洲甚至远东访问、举办讲座等,公司业务依然由昊福成主持。
本来肖克利只打算获得诺奖后在欧洲转转,但因中国连续推出2款计算机,超过他在英国的研发成绩,使他一下子起了好奇心。
正巧获奖后,中国驻主瑞典大使也发出讲学邀请,他答应合适时候去中国看看。
虽然中美关系还未恢复正常,但目前生意做得这么欢快,他去讲学不会被扣上通共的帽子。这样—搞,等于54年,老板继续不在家.....
在这支团队中,后来大名鼎鼎的仙童8叛逆已悉数到位,只不过有些人已工作了1-2年,还有人刚刚报到,连试用期都还没过。
肖克利举着—套硅片道:“这次在英国参与计算机研究,得到了王安博上的大力帮助,大规模采用了磁芯存储器。
但我认为,磁芯存储器存在固有缺陷,最人的麻烦就是随着数量增多,会让线路变得异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