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突变(4)
“对日本的谈判已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了!”
“这帮怙恶不悛的军国主义分子一美分赔款都不想多出,勉强只把小麦增加到120万
吨。”
“美国巡逻舰队已缩回去休整了。”
“听说克拉克要来日本上任,这人对日本情况不是很清楚,也根本不会打仗……”
莫洛托夫解释道,“中国同志当初就和他在汉城谈判,一张口答应了200亿赔款,只
要我们态度稍微强硬点,问题就都不大。
200亿都答应了,难道吝啬于苏维埃这50亿么?何况还不用美国自己出钱。”
卡冈诺维奇强调道:“部队已集结到位,飞机和空降兵准备好了,登陆场也选好
了,甚至海参崴都解冻了……再不打的话,没有机会了。”
“上一次中国动手,也因为日本不肯认赔偿,其实美国那会儿也答应了,国会都投
票通过的。
对美国人来说,只要有钱赚其他不是很在乎,毕竟《租借法案》的款子也说好了,
大不了我们允许美国在代偿时一次性扣除罢了!”
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对望一眼:“那,同志们表决吧。”
米高扬依然不同意,要求再谈几天,只要日本答应给12亿美元+300万吨小麦就成交。
赫鲁晓夫把目光投向布尔加宁,后者嘟囔道:“老实说我是不赞同打仗的,认为没
这个必要,日本毕竟还给了点赔偿,后续可以再慢慢磨,但鉴于部队都准备好了,
如果你们非要打,我能说什么呢?总不能挫伤前线同志的士气吧?”
伏罗希洛夫更滑头些:“克拉克我知道,这家伙确实不会打仗,当初在意大利闹出
了不少笑话。但部队能保证速度足够快么?我怕美国人反应过来换其他人哦。”
“这你不用担心,肯定快……闪电……一般的速度。”莫洛托夫本来想说闪电战的,想想
看这名字未免太刺激了,灵机一动改口道,“中国同志打得也很快,我们不能拖拖
拉拉的。”
表决结果显示,主席团10人中,米高扬反对,布尔加宁弃权,其他人投了赞同票;
至于伏罗希洛夫为什么赞同,那其实是布尔加宁让他赞同的。
要不然和别人顶太僵也不好,太不合群了。
随后军事会议上,一干将领也表示准备好了,但大家都希望不要打成持久战,目前
囤积的物资和弹药最多只够支持1个月。
莫洛托夫宽慰他们:“放心吧,一个月如果还不够,那我们就该撤退了!占领不是
目的,我们主要是要惩罚军国主义分子……”
3月23日清晨,当克拉克的专机距东京机场还有40分钟才能降落时,副官气急败坏
地从后仓赶过来。
“长官,出事了!”
克拉克吓得一哆嗦:“飞机有故障?我得在海上跳伞?”
“啊不!更大的麻烦,俄国人进攻了!”
“哦,上帝啊……原子弹也投下去了么?”
“那倒没有,是空降兵!”
借着夜色掩护,4800名苏联空降兵突袭北海道,打了当地驻军一个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从北桦太、海参崴、千岛方向也杀出多只登陆部队。
苏联人创造性地使用了登陆艇,他们没中美那么多的登陆艇,但提前拿出了杀手
锏:地效翼艇!
相比历史上的里海怪物,这种后来被称为海参崴怪物的地效翼艇规模和体积小得
多,但原理一样。
苏维埃用8台大功率涡喷发动机,搞出了这可满载120名突击士兵和装备的东西去抢
滩登陆,虽然航程只有1000公里,速度也不过400公里/小时,但对如此近的距离,
有那么一昼夜功夫足够往返两趟了。
美国和日本一直以为苏联没有登陆船大不了仗,哪晓得对方精心准备好了
没等美国人反应过来,2个营部队已上岛并成功夺取了机场。
随后,十多架伊尔-12运输机依次降落,为空降兵们送去至关重要的重武器,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