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会议结束后,主席把林冠华找来谈话,陪同的还有任书记和大掌柜。
“你对高、饶的问题及东北粮库的事怎么看?”
林冠华诚恳道:“有些事我有很大责任。”
主席摆摆手:“不要什么都往自己头上扯,共产党员是要自我批评,但没关系的事
也做自我批评不就乱套了么?
高、饶是说要重用你,还考虑安排什么具体职务,他们的错误不在于安排具体职
务,而在于安排方式。
两人私下嘀嘀咕咕讨论是正规流程么?这是严重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但不是说他
们提到谁就什么人有问题。
高岗说安排陈云当党的副主席,他一个,陈一个,如在中央全会上公开说,我觉得
也没太大问题,私下说就是封官许愿。
老实说,抛开这点不谈,他们考虑的最高层人事安排,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候选
名单有很多我完全能同意。
你请陈赓吃饭要求调兵,如果陈赓同意调兵并真调了兵,不管你们最后查出什么,
是违反军委工作流程的。
但陈赓先请示了总理、老总和荣臻,他们同意代表走完正式流程,再调兵就合理。”
林冠华这才知道调用武警去东北查案,主席也事后才接到汇报。
这违反规矩么?
当然不!
军委本来就规定重大军事行动需要主席乃至书记处同意,一般工作,主持军委日常
工作的总理就能安排,更别说老总也知道,等于军委副主席层面达成一致。
重大与否的界限是看规模或对象重要性。
比如派200人去南洋斩首常凯申,虽然人不多,但对象重要,必须书记处一致决定。
没错,站在历史下游看调动6800人规模很大,但在建国初期,6800人算什么?
哪个领袖、将领不是指挥千军万马、大几十万军队过来的?
如果连6800人拉练调动都要主席同意,那其他不用干了,光军委直属部队调动审批
就够忙死他。
导弹、K5、化学、核部队,哪个不超过这规模?
林冠华摇头道:“我不是为高主任的事做自我批评,站在我的条件下,高岗历史轨
迹是什么,我甚至比他本人还清楚,我讲的主要是粮食。”
任书记道:“具体说说看在粮食领域你有什么责任?”
“第一,我费尽心机抬高了全球粮价,造成国内外存在巨大差价,这差价本是我们
为某种特殊目的,故意用非自然手段人为营造起来的;”
第二,为谋取更多利益,我们默许甚至放任苏联官僚走私,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
和走私网络……”
主席一愣,随后缓缓点头。
苏联走私是苏联的事,且对中国有利,能换到更多卢布,自然装聋作哑。
反过来说,都敢大规模、成建制走私了,利益链条和网络肯定也很强,必然形成了
有组织的既得利益集团。
单独来看第一条和第二条都不是什么问题,一旦同时具备,那既得利益集团马上能
调转枪口。
走私集团的唯一目标是牟利,转换走私方向对其而言不存在任何心里压力。
事实上也这么做,苏联因为缺粮,拨出大批卢布/人民币通过朝鲜管道介入、购
买、运输。
陈云沉吟道:“集团走私用大批卢布我能理解,人民币又从哪里来?苏联和朝鲜从
哪里搞人民币?”
林冠华叹道:“这就是第三个问题:我推动了太多移民。”
电光石火间,陈大掌柜恍然大悟:好多移民手里有人民币,出国后自然就把人民币
带到了苏联。
本来人民币在苏联没地方用,移民会尽可能购买实物然后消耗,有粮食走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