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突破(2)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60章:突破(2)

暴雨如注,汪洋一片。

“跳!”

“赶紧跳!”

“快,拉绳子!”

“哗”地一下,一辆满载着石头的卡车缓缓冲向了缺口,然后一头栽下去。

第二辆;第三辆……

卡车一辆接一辆消失在湍急奔腾的江水中。

跳下来的驾驶员们眼圈红红的,分外不舍。

这是上级为兴修水利特意拨下来的卡车,好多是志愿军同志送回来的战利品,大家

还想着大干一场,没想到就这么损失掉了。

虽然封堵时都特意挑状态最差的车辆先上,当缺口实在太大,沉几辆后只能把好车

也一并投下去。

一辆卡车都值3万多甚至4万多块钱啊,抵得上100个壮劳力干一年,一下子全泡汤了。

担任指挥的干部宽慰着转业回来的同志,虽然语调声嘶力竭,但劲头依然很充足:

“堵住就行!堵住就行!上级反复交代,堵住就是胜利!

钱财、设备都是身外之物!以后会有更好、更新的卡车给我们。”

从6月开始,长江干流水情全线告急,城陵矶以下河段,由于梅雨较强,鄱阳湖、

洞庭湖水系相继涨水,各站水位频频上涨,先后超过警戒水位。

虽然五一后,能释放的水库都尽可能释放,以便腾出库容承接来水,但只有真等到

洪水降临时,才知道场面有多恐怖。

7月2日,汉口水位超过1949年最高水位27.12米,堤防已告紧张。当时上游尚未进

入雨季,荆江河段沙市站水位尚低于43米。

根据水利建设要求,武汉堤防加高工程以防御汉口站水位30.5米为标准,该标准大

大高于1931年实际最高水位28.28米的数据。

最开始提出这个建设指标时,部分专家和干部都提出过反对意见,认为加得太高,

造价太贵,是中央力排众议压下去执行了任务。

书记处看过林冠华提供的资料,7月份洪水就超过28.5米,迫使汉口临时加高,但

当时已被洪水四面包围,加固异常困难,只能扒开荆江口分洪。

而这个数据并不是54年大水的峰值,在三次分洪后,汉口水位最高依然可到29.73米!

要想抗住大水,加到30.5米势在必然,甚至可能局部还要再加高。

林冠华建议一次性全段堤坝加高到30.5米,如果还不够再往上加,能不要分洪就不

要分洪。

分洪就是淹没湖南低地保武汉,这从大局而言绝对正确,别说这时空武汉囤积了不

少工业化项目,就算元时空,武汉的地位也不容冲击。

但分洪冲击湖南低地就正确么?

显然也是损失,无非哪个大,哪个小而已。

如果提前多下血本,一口气把大堤加高,就能确保安全,尽可能不要分洪或减少分

洪的水量。

5月26日,桃源站洪峰流量达到1.92万立方米每秒,那种几亿库容的水库,面对这

级别的水量,用不了几天就全灌满了。

这种级别的水量不是几天,是从5月下旬一直持续到7月。

到7月中旬,洪峰不但没任何削减,反而进一步加大突破到2.32万立方米/秒,汉口

水位直接拉高到28.48米。

专家们看到数据无不倒抽一口冷气:如当初按1931年标准设计,武汉长江大堤现在

直接就垮了!

中央高瞻远瞩,定下30.5米的策略,虽然造价高昂,现在来看确实物有所值。

即便这样,面对还有最后2米的警戒线,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以李先念为首的湖北

党政要员在大坝上来回巡视,抢险堵漏。

中央下了死命令,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分洪!

为帮助湖北抗洪,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除巡视湖南沿线江河、水库,加固堤坝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