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双线(2)
无数人高呼“圣战”口号,却被漫天飞舞的高射炮炮弹和英77子弹打死在前进道路上!
即便这样,依然没人退缩,而想方设法谋求一些火力死角爬过去,等待后方炮火掩
护自己。
运河区是条异常狭长的地带,并不是传统理解上的用铁丝网和高墙拦起来的军事禁
地。
实际上,运河区与居民区直接毗连,甚至还有很多埃及人生活在上面。
一般情况下,英法也不会去关注这些平民,因为完全没必要。利用这个有利契机,
纳赛尔把军队化整为零地调入。
前两天平民冲击只不过是他使出来的障眼法,目的就是混淆视线、分散部署。
想法很好,利用平民吸引、拉扯英法视线,给他们施加压力,利用夜间机会,以近
距离直接渗透猝不及防发难,夺取防空塔。
不用每一座都夺下来,5座防空塔及其配属的防御工事是个整体,尤其中间那一
座,只要夺取甚至阻断,就能获得大致成功。
英法在布防时根据防空塔从北到南的顺序,依次编号为A、B、C、D、E五座。
A塔距离塞得港大约14公里,主要控制塞得港一线安全,位于运河左翼;
B塔在A塔以南30公里外的地方,位于运河右翼,控制西奈半岛方向北面而来冲击,
由法国人主导;
C塔在A塔以南60公里远的地方,还是在运河左翼,主要压制伊斯梅里亚方向冲击;
D塔继续由法国人控制,位于B塔以南60公里远的地方,压制西奈半岛方向南面而来
的冲击;
E塔在苏伊士城附近,距C塔差不多60公里远,重点压制开罗方向给予的冲击。
为确保万无一失,18寸铁道炮也在E塔方向。
彼此间距都不是胡乱测定的,而有充分依据:各塔间隙大约在30公里上下。
塔顶的5寸高射炮放平横扫后覆盖距离大体在18公里,两座炮塔交错30公里部署,
彼此都能进行完整防御。
前两天平民抗议的焦点是在E塔。
从开罗到E塔大约100多公里,隔这么远,交通并不便利的情况下还有大队人员前来
游行示威,且不是一天两天,持续了整整一周,这是英法两国一致断定其中有鬼的
重要依据。
正当英法以为纳赛尔的进攻会从E塔或A塔首先开始时,对方来了个出其不意,佯攻
E塔,实际猛扑C塔!
策略差一点儿就获得成功,伪装成平民的埃军突进到距离防空塔1400多米时才被发
现。
被发现也是因为侥幸:英国人怕突击队渗透不保险,在防空塔外围部署了一圈地
雷,在往外又用铁丝网笼罩着,唯独自己出入的通道敞开……
要想出其不意肯定得从其他道路渗透,挑选夜晚也是这考虑,结果当埃及人剪破铁
丝网爬进去不到100米,地雷炸响了!
还不是1-2个简单炸,成片成片地炸响,所有机关枪立即疯狂倾泻弹药,死死把步
兵们压在下面,高射炮放平横扫隔断后方增援。
地上血上流成河,汩汩注入运河。
“长官,敌人火力太猛,冲不过去,我们需要更多炮火支援!”
连续收到类似通报后,萨达特脸色凝重,想了想,准备把美国支援的M1式203mm重
型榴弹炮推上去。
二战时,纳赛尔和萨达特都还是中下层军官,萨达特是纳赛尔的主要副手和心腹之
一。
7月革命后,萨达特代表自由军官组织在广播电台第一个表示支持,使他一跃成为
革委会成员。
萨达特一贯紧跟纳赛尔,高举阿拉伯主义大旗,立场坚定地在纳赛尔-纳吉布冲突
中支持前者并直接下场厮杀,被多次委以重任。
这次进攻苏伊士防线,纳赛尔对其他人都不太放心,而把最高指挥权交给了萨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