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劫材(13
“哗哗!”
热烈的掌声中,阿登纳与马林科夫热烈握手,签字,并笑容可掬地拍摄合影。
西德与西方阵营关系正常化后,最后一根硬骨头只剩下苏联。
西德与苏联仍处名义上的战争状态,苏联要打过来很顺理成章。
因苏伊士运河防空塔战术大获成功,拥有较强防空塔核心支撑点的西德目前并不怎
么惧怕苏联的钢铁洪流。
苏联暂时没有对付德国的计划,至少不是当务之急,相反,要在南翼对土耳其动
手,稳住中欧方向至关重要。
在布尔加宁的提议下,苏联也加入防空塔修建行列,计划在东德边境包括捷克边境
修建,一直到奥地利为止。
虽然会留下很大缺口,但也迫不得已,毕竟东欧集团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回不到从
前,再加还要绕开奥地利领土,路线非常曲折。
假设把所有苏东国家领土都部署上防空塔,大致面临3000公里长的防线,按照30公
里一座的部署,需建设100座,大大超过了中欧防线上的数量,也是个沉重的国力
负担。
苏联人只打算在最要紧的东德与捷克附近修一修,合计20座出头,还在可接受范围
内。
苏联也有防空塔图纸,就算不懂,去柏林现场看看就比较清晰;
钢材和水泥不算大问题,为加速对华出口偿债,计委雄心勃勃地将1955年钢产量定
在6500万吨上!
劳动力也不难解决,中国源源不断向苏联输出,要多少有多少。
更妙的是还都是少数民族,不到1000万人,细分下来包括近30个民族,一下子安全
性大幅度提高。
苏维埃本就有100多个民族,再多30个又怎么了?
根据上次中苏间的默契,在800万迁移任务完成后再加400万,达到1200万人后再看。
之所以确定这数字,莫斯科也在憧憬打下土耳其地区后的人口迁移。
库尔德人虽多,但周围有很多土耳其人,要想将威胁削减到最低,靠杀人不行,还
得学中国的办法:调剂人口分布。
到时候把库尔德人地盘搞大点,再把里面的非库尔德族抽调100-200万到欧洲,不
就能把局势稳住么?
若干年后等库尔德地区稳住了,那苏维埃又多一个加盟共和国。
一点点推进,先不动伊朗方向,但土耳其下面不还有伊拉克么?那里也一堆库尔德
人,到时候“自古以来”不就好了?
预计一切顺利,5-8年就可以冲进波斯湾,获得另类的印度洋出口,且离本土不远。
如果库尔德加盟共和国进入苏维埃,从亚美尼亚出发经库尔德-伊拉克,抵达波斯
湾也就是12000公里,不比目前从土库曼出发,经阿富汗-巴基斯坦远。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波斯湾有油,伊拉克更是产油大国,比折腾穷哈哈的阿富
汗强多了?
苏维埃南下是要吃肉的,可不是为了去扶贫!
伊拉克地形虽以沙漠为主,但就算再大的沙漠,也比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那些山地好
解决。
更重要的是,如从高加索南下,两翼不是黑海就是里海,理论上运输比去阿富汗更
方便,后勤补给与保障也更到位。
赫鲁晓夫-布尔加宁提出中东新计划时,苏共主席团都表示认可,觉得靠谱。
唯一比较失落的是勃列日涅夫,目前他是阿富汗方向一把手,一旦后续转向中东计
划,建立功勋、进入主席团的设想岂不是就落空了?
赫鲁晓夫安抚了这个小老弟,拍胸脯表示,只要我有权力,到时候就把你调到新计
划里继续主持,过3-5年,你进主席团板上钉钉。
勃列日涅夫听懂了:赫鲁晓夫在为登顶而拉拢自己!
他马屁如潮,觉得非赫鲁晓夫不能胜任一把手,马林科夫同志瞻前顾后,缺乏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