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失据(10)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529字2023-07-2823:49:25
4月20日,也就是中国与美、澳、新三家谈判在汉城举行的当口,书记处在空军司
令员刘亚楼、政委肖华等人陪同下,赴首都新区与南苑航空基地考察。
首都新区是一五计划重点目标,预计1959年五一前后正式投入使用并实现中央部委
陆续搬迁,国庆节要在新落成的人民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和庆祝典礼。
根据规划示意图,首都新区核心区块位置在于北京老城和天津老城中间,大约就是
原廊坊地块。
人民广场正中心距离两边距离大约都是60公里。
除地面建筑外,地下还有配套地铁建设,1号线起点在天津港,终点在北京故宫附
近,预计全长226公里。
与1号线同步修筑的有2号线一部分,即从北京国际机场到人民广场,总体大约48公
里。
北京国际机场和元时空大兴机场相比,向西大约又偏移8公里多,整条路线算2号线
西段。
至于2号线东段终点则在唐山市区,从首都新区最东面的地铁站引出后还有242公里。
首都新区建设总指挥、京畿党工委书记邓小平幽默道:“不能单纯看名字,要不然
很容易被迷惑。
根据规划,2号线西段其实只占整条2号线很小一部分,东段才是大头。
2号线有东、西延伸段,东段终点要延续到北戴河风景区;西段也延伸,但方向折
向西南,连接保定。
从国际机场到保定市区大约118公里。”
书记处众人点点头,1、2号线一纵一横将撑起京津唐核心区主要交通动脉。
从布局而言,首都新区基本在保定、北京老城、天津、唐山的四面合围中。
唐山与秦皇岛合并后,唐山纵深大了很多,地铁长度也拉长很多。
考虑到建设成本与施工难度,出首都核心地段后,地下线变成地上线,以轻轨形式
存在。
在北京造地铁不单纯是为了交通,也有战备地下防御工事考虑,主要参考对象便是
莫斯科地铁。
由于此时缺乏盾构机一类的大型施工机械,工程难度相对较高,工程指挥部确定了
分段建设的处理方针。
本来也有人认为北京地铁可等首都新区落成后再开工,以便有效减轻投资压力。
但这样一段路面涉及反复开膛破肚,很不容易安顿,最后林冠华说服中央一起建
设,至少在首都新城建设时,把涉及的地铁1、2号线核心地段通道先融合城市建设
一起挖掉。
至于将来其他地铁线就没能力预估这么多了,等后续再说。
考虑到中国地铁经验不足,1、2号线建设必然没这么容易,故而时间放得还比较宽
裕。
大致上1号线核心段、2号线首通段在二五计划截止日,也就是1966年初竣工,整条
1号线完全竣工估计要到1972年左右,大致持续15年。
再考虑花4-5年时间延伸到唐山郊区,然后再考虑适当时机全线拉通有关2号线东段。
至于为什么这么安排,当然有其他考虑。
毕竟20年后还有场大地震等着唐山,目前震中已改建为了国家体委训练基地和战俘
营,又新建了唐山机场,下一步在再扩建些公园,基本就能把最核心的地段全占
上,尽可能避免重大伤亡。
由于工程浩大,首都新区整体建设集中了20多万施工队伍,由不少军队转业干部带
领,军队退下来的各类型号无法统一的履带车辆、卡车等随处可见。
露面最多的就是德式半履带车,在二战结束十年后,这些机械终于抵达了生命的最
后一站。
虽然半履带车比较复杂,油耗相对也大,但在地形复杂、泥泞一片的工地上有其通
过性好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