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失据(17)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95章:失据(17)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566字2023-07-3112:53:22

对苏联模式的怀疑是斯大林去世后开始萌发的,东柏林事件与贝利亚倒台加速了这

个场面。

最开始只是东欧各国个别不得志的中高层官僚和有一定声望的专家学者之间在探

讨,而在苏联北海道之战失败后,一般知识分子乃至年轻大学生都加入了这一行列。

尤其是中国出手,帮英国稳住了汇率与国债,和平赎买了大批领土,又出重手教训

印尼排华后,东欧这种讨论更为热切。

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拿苏联和中国对比,虽然谁都承认苏联比中国更强大、更发展、

更工业化,但大家看问题不是基于存量,而在研究增量。

正反两方面对比之下,苏联模式就让人看得很不顺眼起来,尤其苏联家长作风暴露

无遗与“远香近臭”的舆论观,苏联形象在东欧日益糟糕,中国给人感觉非常理想。

舆论当然有选择性的报道,苏联未必都差,中国未必都好,但有些时候报道中国好

苏联差,不是因为报道者完全不懂真相,而是需要借助这种氛围来传递“苏联模式

不行”的意图。

比较突出的就是匈牙利。

斯大林逝世后,借苏联新领导层上台以及调整政策的机会,时任部长会议主席(总

理)的纳吉·伊姆雷实施了“新方针”,比其他东欧国家更早开启非苏联模式化进程。

纳吉先后两次访华进行政策研讨和取经,参观了中国正在新建的各类工业化项目,

对“中国式道路”心驰神往。

纳吉掌权时期修改了国民经济计划,提高了工资,改善了市场供应和职工福利,降

低了工业品价格,放宽了农产品征购的规定,取消对农产品流通的限制,增加自留

地面积,允许退社和解散生产合作社,给予合作社交售、财政和纳税优惠,重新发

放手工业执照,精简机构,设立检察院,解散集中营,开始审理违法案件。

为给新方针找到政策依据,纳吉特意让人把《人民日报》上有关的经济和政治方针

全部翻译出来并公开刊印:

-中国搞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所以我们匈牙利要改善市场供应;

-中国连续5年增加国有企业工人工资,所以匈牙利要提高工资;

-中国不断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粮食在国内可以自由流通,所以匈牙利要放宽征

购、取消流通限制;

-中国不实行强制集体化改造,土地是农民所有的,所以匈牙利要增加农民自留地;

-中国重新调整了公私合营政策,允许二次选择,所以匈牙利要允许退社和解散合

作社;

……

纳吉要推进的政策,几乎都可以在《人民日报》和中国文件上找到依据,大有“以

华为师”的榜样。

舆论又找到主席访问匈牙利期间与纳吉的交谈,意思社会主义建设不要焦急,要因

地制宜,因时制宜,这被当成是尚方宝剑。

莫斯科很清楚,中国从来没干涉过匈牙利的经济,也不会说匈牙利应该怎么怎么改

革,但北京也不会说新方针不对,因为纳吉在匈牙利推进的策略正是中国政策的有

关投影。

可能有些地方执行起来过急过快,最起码样子看起来差不多。

在纳吉推动下,一批缺乏基础的生产合作社被解散,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市

场供应明显改善。

政府决定把药店、磨坊、电影院、图书馆、大部分商店、地方工交企业下放地方议

会。

中央委员会在放慢工业发展速度上意见一致,但对轻重工业比例问题争论不休。

一大批大型投资项目匆忙下马,引起党内思想混乱。传统派领导人、中央一把手拉

科西全力打压纳吉。

虽然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已打倒了莫洛托夫等传统派,但他们更害怕匈牙利脱离苏

联体系而呼应中国,对匈牙利进行了强烈干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