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交易 (7)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65章:交易 (7)

前线已击退了苏军进攻?

“是的。

布莱德利道,“韦恩发来详细电报,说不但已击退对方进攻,侦查结果还显示苏军已退回原防线。

考虑到对方动机不明,为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他与马修商议后决定暂时放弃越境反击,只持续动员部队,加强戒备,北约各盟国已按该项指令进行局部秘密动员。

根据前线对现场的调查,我们发现一小部分是东德人民军,其他是伪装为人民军的苏军,但韦恩建议不在公开舆论上捅破,以免诱发西欧民众剧烈恐慌

阿登纳总理接受了建议,西德媒体只说遭到人民军进攻,暂且不提苏军。他建议本土媒体也参照这个口径,顶多说苏军纵容或默许......杜鲁门松了口气,但还是不放心道:“有把握么?别是大规模进攻发起前的短暂蛰伏,俄国人善于搞突然袭击,算上土耳其、伊朗,联邦德国这里已是第三次了。

哦,还不止这些,当初他们搞波兰也是差不多的手法。7

布莱德利沉吟后道:“100%打包票肯定没有,甚至我们都不敢确定这次事件是莫斯科的命令还是苏军高级指挥官的擅自行为,总体而言,俄国人也有顾忌,从不敢光明正大打自己的旗号而化装为东德军就可见一班。

韦恩判断,这次突袭和双边谈判有关,莫斯科想在谈判中多捞取些便宜压迫我们让步而采取了军事冒险策略

我们加强了对敌纵深地带的无线电监听未发现太多异常,泰勒将军根据韦恩的部署准备在伊朗方向尽快反击下,加大对敌人压力,迫使他们进一步认清形势。

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个应对方案,这件事如果无后续,那就这么过去,建议战略轰炸机部队暂时解除攻击指令,打核战争乃至第三次世界大战目前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杜鲁门紧张的表情终于松弛下来,点点头:“如果真能息事宁人,我也同意这么做,这件事其实性质很恶劣

柯林斯接茬道:“最起码防空塔体系发挥了效果,再有国会议员质疑这笔开支就可用事实来打他脸。包括韩国的38墙,我觉得也能保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避免我们再被拖下水。

前线敌我双方损失情况如何?

“敌人动用了大量重型榴弹炮、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进攻,配属防空塔的其他防御工事损毁严重,大概造成防卫军400多人伤亡:然后他们展开反击,摧毁了对方至少6门重型榴弹炮1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击落了20架以上的飞机,给对手造成的伤亡不太好统计,初步预计近2000人。

基本达成了战术成效,为后方梯队集结有效地争取到了时间,直到敌人撤军,防空塔未真正受到严峻考验,里面的官兵只有几个轻伤。

大家点点头,虽然附属工事都遭到了破坏,但支撑点没问题,保持了最大限度的稳定,达成了整体战略要求

北约也没将防空塔看做坚不可摧的要塞只要能为二线梯队争取72小时动员时间就已达到目的,初步来看,该战略设想经得起实战检验。

埃及人冲击防空塔羽而归还可以用不精通战术、装备落后、训练不得法来掩饰,苏军亲自下场,第一时间都推不动防空塔很能说明问题了。

杜鲁门点点头:“很好,这就说明了价值给阿登纳总理发电报,表示美国政府的慰问和支持,我们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背后支持他。

艾奇逊忽然插话:“要不要让防卫军再扩大些?比如到36万或40万?意大利人也适当增加些部队,我们要有思想准备,没准有一天大不列颠会退出北约。”

一听大不列颠这几个字,杜鲁门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十分恼火,糟糕的心情甚至超过对苏军突袭李奇微防线的愤怒

“迪安说得很有道理,你们秘密评估下,一旦英国退出北约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

一直没吭声的菲克特勒补充道:“要不再和英国人谈谈,他们玩这一手太突前了,是在冒险,在破坏英美特殊关系。99

艾奇逊苦笑:“英国议会已进行了初步讨论,有关条款也公布了,12月30日要最终表决,温斯顿发来私人电报,觉得有极大概率会通过,让我出面做做工作,他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但他阻挡不了工党。

艾德礼代表英国政府正式签署了条约文本,根据规定,6个月内完成全部审批,审批过程中无法再对文本内容进行调整

目前想阻止条约通过只有两个办法

国会审批失败

发起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并重新组阁

无论哪一件,都不是目前只拥有30%出头议席的保守党能实现的,更别说保守党内还有不少议员赞同条约内容,温斯顿·丘吉尔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美国政府上

作为81岁的垂垂老朽,丘胖子于去年正式退休,把保守党党魁位置交给了罗伯特·安东尼艾登。

艾登在二战期间两次担任外交大臣,也算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但所有人都认为他远不是艾德礼的对手。

保守党内,除丘吉尔不赞同外,副党魁哈罗德·麦克米伦也不赞同有关协议,但他不是因为经济,而基于意识形态,觉得工党所谓“英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口号太过滑稽,背离了大不列颠传统主流价值观

甚至在国会辩论中公开发表了这个观点被威尔逊讽刺为泥古不化、哗众取宠的小报作家,台下议员们狂笑不已

谁都知道在英国颇有名气的麦克米伦出版社是麦克米伦的家族生意,威尔逊在骂谁不问便可知。

不管怎么保守党如何抨击、推迟,至少第一次讨论已完成过场,圣诞季的媒体舆论上,这件事是焦点新闻,大部分英国民众都表示了支持,现在大家就等30日的正式表决。

留给杜鲁门政府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更关键的是还不能直接表示反对,因为白宫仔细研究了披露的条款,发现除自由航行和军用备案部分,大部分条款没超越《中美新约》所规定的内容中方把中美谈判的结果摆给了牛牛看,有些甚至直接就是英文条款备注。

所以伦敦才心领神会地抓紧时间准备迅速签约,最起码要抢在美国人之前把利益盘子定下来

很多中美争议条款,在中英协议里都按照中方的意见最终落地。

等这件事形成惯例,中美再谈判,中方肯定要求美国参考中英协议,否则区别对待无法对伦敦交代。

如艾奇逊公然反对中英协约,那将来《中美新约》还打不打算搞了?

不搞的话,华尔街和资本家的利益怎么维

持?

搞的话,当下华盛顿怎么骂伦敦,将来就怎么被人骂。

懂的都懂,哪怕一模一样的字眼,在不同签约主体这里也有很大区别。中英互信比较多,中国军舰不断去英国做保养,中英在中国有联合训练基地,那大家的飞机和军舰互相串串门有啥了不起?

中美就不一样,断断续续打了好几轮,目前还在韩国和澳新大眼瞪小眼,同样的条款中国人敢让美国飞机去,美国人敢让中国军舰来么?

所以《中美新约》关于航行自由,不但推迟到正式条约成立才能行使,且军事这项已提前删除,免得彼此都睡不踏实

事情披露后,中美谈判小组又碰了一次面对美方指责,伍修权巧妙回答:“中英谈判我没参与,但我看了有关内容,和我们谈得差不多,中方能接受,贵方能接受呢?如果能的话,我们也按该框架进行修正?

这表态堵得美国人哑口无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