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拉锯 (5)
11月11日,1956年美国大选开出第一批计票结果,正如特纳分析的那样,看似民调支持率是47%vs53%,真等开票结果出来,场面完全一边倒。
在已揭晓的各州中,克大帅以173vs39张选举人遥遥领先,距270张票胜点只有一步之遥。
虽还不能称之为胜选,但已板上钉钉跑不
看到如此情况,莫斯科颇感意外,他们还在考虑势均力敌或者史蒂文森上台呢,原来美国民调这么不靠谱么?
主席团指示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尽快拜见克大帅,一方面祝贺他胜选,另一方面隐晦沟通有关“和谈”意图。
阿纳托利·多勃雷宁此时并非苏联驻美大使,确切身份是公使衔参赞,身份足够代表官方且又不那么敏感,同时与担任副国务卿的克大帅多次接触,相对而言比较熟悉。
他会见克大帅时已是12日傍晚,选举结果已攀升到243vs64,克大帅距登顶还有一步之遥。
本以为对方要么直接拒绝,要么模棱两可.没想到克大帅居然给了第三种答案
“我目前还不是美国总统,就算选举结果揭晓显示我胜选,也还不是....
克大帅并未用拒人千里之外的官样文章搪塞,而是以令人如沐春风的口吻道,“就职仪式是明年1月20日,还要宣布有关国务卿和内阁班子,解决迫在眉睫的内政问题,预计我在2月份之前无法参与对贵国协商的过程。
如贵方急于沟通,我也可以马上和杜鲁门总统协商,让他负责主导,但是吧...
懂的都懂,都到这时候了,杜鲁门肯定不会再对莫斯科示弱,指望他承认苏联成果完全不可能;
退一步说,就算杜鲁门同意和谈,只要时间拖长,克大帅上来又无法算数,因为新政府很可能不承认上一届政府的会谈结果
如是史蒂文森胜选,那这件事容易得多毕竟对方本身就是副总统,可他赢不了的情况下,所有和谈都得往后排
多勃雷宁没就这个话题继续沟通下去,表示感谢后如数汇报给莫斯科。
苏联人并不知道多勃雷宁这份电报又被FB截获,并由国务院密电破译小组进行侦破
他们手上又收获了新东西:从中国订购的曙光系列计算机已到货,使用打字机而非穿孔纸带输入的方式极大提高了运作效率。
虽然运算速度没加快多少,实际成果增加很多。好几个美国公司都看到了这种进步,立即加以效仿,只有IBM愁眉不展,他们新研发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又泡汤一半,投下去的钱继续打水漂
由于克大帅和苏联代表接触内容已知,所以可以猜测苏联电报,虽然外交密电和军事密电差异很大,但编码思路一致,可想办法予以触类旁通。
赫鲁晓夫、马林科夫等人看到如此回答也大伤脑筋:2月份后再谈,意味着前线还要再拉锯3个月。
目前苏维埃技术兵力已使用得非常紧张军工体大肆吞噬国家财富,最关键是东色雷斯已到手,苏维埃格勒也拿下了,莫斯科急于确认胜利成果,哪怕在其他方向适当让步也行不想再打仗了。
可美国人居然熟视无睹,选择继续交战联想到远东也在这么打,主席团犯愁了:难道美国国力当真源源不断,永不枯竭么?这一点他们没看透本质,美国在全面动员后,资本家还没赚够钱呢,怎么可能这么轻松停下来?
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很多库存的“落后”产品,希望借打仗机会把账目消除。
再退一步说,跟着美国的西欧有的是工业产能输出,一堆欧洲国家都欠着美国钱,以前没机会清账,现在杜鲁门终于找到机会,想方设法收账。
美联储也能加印钞票,并惊喜发现,注水后居然没带来显著的通货膨胀
光印票子就能带来财富的感觉实在太好了,大家都有点乐此不疲。
其实这过程中美国国内货币量已开始溢但这恰好和中国扩容红美元的举动匹配
与此同时,很多产品转由日本、韩国等地供应,无形中压低了成本,通过工业产能转移实现了美国本土CPI指数稳定因日本有代偿额度在,韩国产能又少,感觉并不明显。
除此之外,中国利用前段时间达成的50多亿额度开始大规模从美国进口成套设备,整个经济体系在高质量运转,生产力陆续释放。
除战场上死人多了点,其他经济指标都非常不错。
在这种关键时刻,克大帅怎会选择停战
呢?
都全面动员了,怎么也得把产能好好用用。哪怕打输了也是杜鲁门政府的锅
克大帅又未粗暴拒绝苏联的和谈想法,毕竟马上就要担任总统,得在外交和政治上留有余地,一口气把门关死,下一步军事失利该怎么办?
艾克和李奇微发电报通报了目前战况:按他的指示,绞杀战一切顺利,土耳其游击队配合也陆续展开,苏联后勤线损失率已超过6成苏联人想拼命,但效果不好。李奇微尝试过用装甲部队去突破进攻、穿插割裂,但效果很差,本以为重装部队对付苏军机械化步兵应该手到擒来,结果发现,越想打得快,越是损失大。
反而放慢脚步,引诱苏联反扑并利用坚固防线消耗对手能取得更多战果
李奇微果断改变战术,总结为“火力+磁性”,一方面牢牢粘住对手,不要冒进,另一方面,尽可能用火力去消耗对手,断绝对方后勤补给,给游击队活动扯开空档。
拿了大批落后武器的土耳其游击队日益活跃起来,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破坏后勤线截杀苏联跳伞飞行员
跳伞飞行员落到美军手里,还能享受俘虏待遇,落到土耳其人手里,只有一个字:死。
不管是苏联还是华约小弟的飞行员,只要落入游击队之手,下场都一样
当美国大选如火如荼时,功德林也有则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老头子要来?真的假的?99
2“真的。下午周主任和陈康就陪他过来。
杜幸明没好气道:“来之后把他和我关-起,我想好好问问他,当初给他卖命时他怎么说的?
我被俘后,他又怎么对待我老婆孩子的?
我没对不起他吧?
“光亭兄,消消气,消消气,待会他来了你骂他一顿就算了。
阎锡山有点不敢相信:“他还真来?不怕共产党翻脸么?”
能怎么办呢?都跑到西贡当寓公了,然后西贡也内附了。马尼拉估计年底前也得内附,他难道跑新加坡、曼谷、仰光去当寓公,一辈子寄人篱下么?
我是知道老头子脾气的,他宁可吃共产党的牢饭也绝不会这样。宋希濂笑道,“再说,小蒋献土有功,不看僧面看佛面,应该不至于难为他。
老子还白崇禧悻悻然骂道:“他倒是潇洒,在这吃牢饭呢!不行,得和共产党说,他也必须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