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加速 (2)
苏联是标准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顶多算个半工业国,其工业产能、发展规模都不能和苏联相提并论。
这样一个半工业国,居然向全工业国发起“全面自由贸易”邀请,令人不可思议。
别说陈云和叶季壮愣了,就连米高扬和萨布罗夫都有些吃惊。
如是英、法、美三国听到这种好事,必然迅速抓住,中英、中欧都约定了过渡期限,中美新约甚至还得美国投放600亿美元贷款铺垫,中国才答应和他全面贸易呢。
现在既不需要苏联贷款,也不要过渡期直接就可自由贸易,肯定眼热。
虽然目前因战争封锁,苏维埃产能运不到中国来,但萨布罗夫觉得战争造成的影响是暂时的,自由贸易协定一旦签署却可持续非常久。
一个短期因素,一个长远利益,孰轻孰重分不出来么?
他显得很高兴,恭维了两句国际共产主义高尚情操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
倒是米高扬和中方打交道次数较多,估计中国有其他要求,笑道:“自由贸易的话,结算货币还继续用卢布么?
“用卢布倒没关系,不过年终需要双边清算。
林冠华道,“目前中国银行执行苏联-东欧-中国三方贸易清算已有经验了,可让他继续执行这项使命。
目前中苏贸易执行单边清算,中方逆差,年底需要给莫斯科美元:如苏联逆差,到年底就结存,滚动进入下一年。
这对苏联非常有利。
但有利归有利,这么几年下来,苏维埃一次顺差都没实现过,反而不断欠债累计。
欠债也就算了,第二年通常汇率要打折,等于每滚一次,中方就损失一块。
以1957为例,积存下来的卢布逆差47亿,按15:1就算价值3个多亿美元,如按刚谈妥的20:1,一下子缩水到2.35亿,汇兑亏损很大。
林冠华一说年度清算,米高扬顿时老脸一红。
“我们也知道苏联同志外汇紧张,为避免逆差导致外汇压力,我琢磨了一套货币互换办法。”
林冠华不慌不忙摊开来说,“我们按8卢布=1人民币设定初始化协议,如贵国出超8亿卢布,相当于向我们借款1亿人民币记账,反之亦然,设置额度后,记账3年内按双方约定利率核算,由中国银行统筹。
3年后我们向贵国归还所欠的卢布,贵国向我们归还所欠的人民币,好处是帮助苏联和东欧同志摆脱外汇压力。
外汇不好搞,人民币总不难获得吧?尤其自由贸易后,钢铁、化肥、有色金属、木材、原油等都不会设置上限,我们敞开收购!
陈大掌柜微微一笑,很快抓住要害
第一个要害是清算银行:中国银行要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总央行,或者说贸易清算总行:
第二个要害是货币互换:这玩意听林冠华介绍过,还没来得及实施,总以为会用在对欧美贸易上,哪晓得居然先给莫斯科开荤。
第三个要害是全面自由贸易:既然中苏自由了,那中国-东欧没理由不自由,大家都自由了,经互会基本就掏空了,或者说,按中国意愿重组经互会体系
听完这前提,萨布罗夫颇为困惑,因为他不能简单评价好不好,甚至到底哪些有利,哪些不利,一下子还捉摸不透。
有一点他蛮喜欢:敞开收购
钢铁、化肥、有色金属、木材木、原油那不是最简单的产品么?只要计委编订产能,马上就能落实下去,往死里生产!
说真的,在计委办事,最烦怎么找客户,最喜欢就是堆产能,中国这种来者不拒、胃口惊人的大客户,才是他最喜欢的朋友!
要不是米高扬管着对外贸易,他差点想表态支持全面自由贸易了。
至于结算啊,银行啊,货币互换啊,他都不在乎,反正已是卢布,还能玩出花来?
中国银行结算了2年,效果一直不错,各方面有口皆碑,服务态度、准确性比苏联进出口银行要好,对接欧美信用证也畅通无阻,深受各路干部欢迎。
真要让苏维埃银行体系来对接,他不知会变成啥样。
一句话,对金融托派及其余孽把持的银行体系,他信心不足。
萨布罗夫同志其实冤枉了金融托派,但凡身处一套拥有4-6套卢布账本的银行体系,都不可能轻松。
用林冠华话说,会计做真实账目最简单,有一说一。
做假账,尤其假账还要看上去天衣无缝,那就是大麻烦,如要编列4-6套不同口径,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假账,不出漏洞简直就是天才。
苏联银行体系之所以不可靠,是硬生生被脑残的金融手段给搞砸的。
要不然怎会不断币值改革呢?每次改革都是清零重来,相当于账目重启
但凡像中国这样那人民币兑美元直接锁定,高抛低吸、认真做账,严格遵守价值规律和市场交易体系,不要搞什么内部划转视同,都没计划经济那么多麻烦。
萨布罗夫不是不知道问题,但很多祖宗之法不是他想改就能改的,要不然为什么赫鲁晓夫同志狠批斯大林主义流毒?还不是为了能轻装上阵?
米高扬毕竟更老练,说这件事汇报给主席团看怎么定。
陈云表示这是从长计议的一件事,今年来不及,明后年再讨论也没问题,双方都可以考虑如何进一步完善。
1957年中苏贸易协定中,苏联扣点要下降毫无疑问,但不可能真的1卢布也不扣,那样财政预算会有大麻烦。
经过讨论,考虑将扣率从24%降低到10%且允许标价上涨8%,理由是帝国主义制裁导致黑海封锁,物流费提高,中国也在进行保家卫国的战争,各方面成本都提高了。
这点调整大家认为可对内解释,毕竟是实情,再说涨价总比买不到东西好吧?
假设售价上涨8%,则售价为108卢布,中方实得4.752美元。
扣率调整是双向的,苏联对华关税算10%,中国对苏关税也算10%,只要能扩大双边贸易,谈不上谁更吃亏。
关键这么调整后中方所得会减少0.315美元,相当于要少收6%。
如只少1-2%,中方内部降本增效可完全消弥,哪怕3%也有办法,一下子6%就不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