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浩荡(15)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97章:浩荡(15)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552字2023-12-0913:42:53

“首长,敌机过来了……”

周士第上将看看手表,哑然失笑:“这么慢才摸过来,怕不是奥古斯塔那几个机场

已被咱们彻底压制住了,敌人从人其他机场临时调度的攻击群?”

“有可能!”

“外围防线狠狠截击,地空导弹和高射炮群注意敌人动向,轻易不要暴露目标,但

只要有把握,就快速击落。”

想了想又交代机要参谋,“和空军指挥部再强调一下,高射炮群密集的地方千万提

醒同志们注意,别被自家高射炮误击了。”

美国海军组有惊人的直觉,向奥古斯塔倾泻远程火箭弹的正是塔山特快。

朝鲜战争结束后,几门塔山特快因炮弹射击较多,部分膛线出现磨损,射击精度会

出现较大程度下降。

重新开工加工内村似乎也无必要,毕竟远程火炮也就这样子,在朝鲜的特殊地形上

非常有利,其他场合就不一定。

战前为火炮专门生产的炮弹也基本告罄,如重新加工内村,还得再开动生产线多加

工283mm炮弹;生产技术倒已掌握,奈何再生产炮弹就和继续生产内衬一样,感觉

多余。

按常理,等待这几门列车炮的结局就是变成军事博物馆的藏品。

但林冠华给专家们下达了新任务:远程火箭弹。

第三帝国时期曾基于K5列车炮炮管,把膛线磨平,研发出射程150公里的远程火箭

弹,既然膛线已有较多损耗,本着物尽其用原则,干脆彻底磨平变为远程火箭弹发

射基地。

德国专家兴高采烈地接受了任务,把研发出180公里射程当成当务之急。

为什么指标不多不少正好定180公里,因为从图们打到160公里外的海参崴,用180

公里射程的塔山特快火箭弹型正好完全覆盖。

中国当然不承认这种事,但专家们非要叫海参崴大炮也可以理解。

随着时间推移,中苏启动领土归还,中国从苏联手中获得了摩阔崴等地,距海参崴

只剩下60多公里,而德国专家研发的火箭弹射程还在不断增长。

毕竟,1944年就搞出了150公里的火箭弹,十多年过去,技术、材料包括计算能力

大幅度上升,仅把射程从150公里推高到180公里似乎不够卖力。

在保证威力的前提下绞尽脑汁提升射程,又想方设法丰富品种,从单一的高爆弹型

到碎片弹、反人员钢珠霰弹、燃烧弹等配套齐全。

这次命中奥古斯塔机场是林冠华钦点的钨合金子母弹,落地前会从半空中抛洒数万

枚钨合金钢珠甚至小型飞镖一样的钨合金金属钉,在数万平方米范围内形成一阵密

集的钨雨。

任何暴露的飞机、车辆、设备与人员都会被严重杀伤。

这种火箭弹的主要目的是损坏暴露在机场上的运动物,更可杀伤在首批战术导弹落

地后炸出巨坑的跑道抢修人员。

飞毛腿发射很迅速,几分钟就打完然后转移阵地,三门塔山特快则以2分钟/发左右

的速度,从240公里外,源源不断向奥古斯塔机场发射钨合金子母弹。

这种火箭弹除母体需要军工企业专门生产外,内含填充物都可交给一般机械加工企

业,加工出来的钢珠只要强度过关,尺寸公差稍微大点根本不影响使用,甚至不好

加工的边角料都可填充进入弹体,极大降低了成本。

抛开研发经费和K5系统本身成本不谈,20发子母弹才抵得上一枚飞毛腿的成本,用

于长时间压制对方机场非常划算。

只要不让你起飞,不让你顺利抢修跑道,中方目的就达成了,顺带还能大规模杀伤

人员。

林冠华深知这种火箭弹研发非常有价值,在未来就可构成远程火箭炮核心技术。

用列车炮发射火箭弹增加射程还是太过奢侈,用重载汽车搭配远程火箭炮更符合未

来现代化陆军的发展方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