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对决(2)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526字2023-12-1100:03:45
“塔菲7舰队遭遇重创,已无法完成指定作战任务,请求撤退!”
“对海攻击群损失逾半……”
“敌军空袭林肯港和阿德莱德,机场、防空导弹及雷达站遭遇破坏,我军击落十余
架飞机。”
“敌军已开始炮击林肯港和阿德阿莱德。”
“敌地面部队快速推进中,预计今夜会发起对林肯港进攻……”
“南澳地区空军已无法再战,麦康奈尔中将下达撤退命令。”
“舰载机去阿德莱德以南跳伞,正陆续向指定目标集合。”
一条又一条消息涌入惠灵顿,都不是什么好消息,特别中方海军大范围炮击林肯港
后,该城命运已注定了。
堪培拉时间19:45,霍顿中将下达撤退命令,要求林肯港守军除留下1个团和部分
技术兵力坚守并光荣抵抗外,其他部队撤退去奥古斯塔,尤其是宝贵的导弹、航空
等技术兵种,更不能随意舍弃在林肯港。
现在撤退谈何容易。
沿着滨海公路撤退,容易被中方驱逐舰炮火集火;
向远处迂回撤退,容易被中方地面部队包抄歼灭。
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人群,抑或夹杂着哭天抢地的平民。
很多人当时对通电不以为然,只有当8寸、14、15寸乃至16寸的舰炮炮弹砸下来
时,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做大难临头。
对炮击南澳三角,解放军没什么心里负担。
要求平民提前撤退、躲在防空洞的通电都发了2周,给予了足够的撤离时间,甚至
担心时间不够,还特意延期了72小时。
再对通告置若罔闻,除说明顽固外,还有什么解释?
通电讲不通的道理只有用舰炮去理论。
尼米茨脸色凝重地问道:“霍顿上将反击了么?不是说战术导弹反击已奏效,敌人
炮击频率大大减少了?”
麦克唐纳道:“据可靠消息,战术导弹摧毁了敌人两辆K5列车炮,还有1辆在继续发
射炮弹,另外澳军组成了2个装甲师去反攻,但中方发射了很大一批战术导弹,目
前战况胶着中。”
从研发飞毛腿以来,中方不断对战术导弹进行升级和队伍培养,陈锡联统管的火箭
特种部队持续扩容。
也因为火箭部队规模越来越大,也陆续依据职能实现拆分。
要地防空导弹部队从火箭兵划出,划入特种防空序列,而原防空兵撤销后,再把大
量中小口径高射炮和自行高射炮部队划入各集团军。
岸舰导弹部队也有部分划入海军。
这体系非常合理,否则火箭部队既要管战术,将来又要管战略;既要管防空,又要
管对海,怎么都不可能忙得过来,适当分散配置有利于统筹管理。
火箭兵、防空兵、防化兵等特种部队不归属于任何一个大军区,仍直属军委,且均
由上将、中将领导。
至于后续陆军装备进一步发展,地空导弹更普及化后,还会将地空导弹连下放给陆
军集团军管理。
这次南澳大战,预计敌人会动用大量战术导弹,林冠华就建议把库存的战术导弹全
部搬到澳洲,进行发射。
否则,前几年研发和生产的旧型号一直靠训练得消耗到什么时候?
对这种安排,火箭部队很多人和上次炮击防空塔的同志们一样兴高采烈:钻研那么
久了,终于能到顺利听个响的阶段了。
练得好不好,不就看最后那一哆嗦么?
时代发展很快,朝鲜战场上刚露头的液体导弹部队,无论中美,都不约而同升级到
毒燃料体系,加速向固体导弹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