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落幕 (17)
关于作战部署、阵型紧密等问题,基本这么搪塞过去了:不存在问题,如果有,也是客观条件限制。
特纳提到的“国际反美势力”,眼下也有极好佐证:中、英、澳、新四方谈判,商讨把4艘半人马紧急卖给中方。逻辑上是停战和谈的诚意,但大家都懂背后实质是什么。
菲克特勒打算抓住这点做文章:“那你们具体击沉了多少军舰?澳新谈判刚刚传来消息,英国人已见缝插针,把4艘半人马转让了……”
伯克拍案而起,大怒道:“伦敦怎么能这样?真要是实在缺钱,卖给我们也行啊……”
“倒不是钱的问题.....”
菲克特勒沉吟道,“澳新希望就地停火,北京要求特莫尔慈比完整交出作为担保,澳大利亚不同意,然后就有了这个折中方案......”
这方案本来说保密,北京肯定不会说,伦敦也不说,甚至新西兰也很知趣地闭地口不谈。
但澳大利亚心存侥幸,签完字过了2天,偷偷摸摸又把消息告诉华盛顿。
非说霍尔特守不住秘密也不尽然,毕竟这些条款都要政府内部讨论,他本就不想背锅,可不就得把情况和华盛顿通报么?
克拉克很有底气,不参与和谈,反正澳大利亚人会说。
澳大利亚本以为克拉克会怒火冲天,没想到华盛顿的答复确实模棱两可,这让堪培拉颇为困惑。
特纳倒没那么生气,慢悠悠道:“可能击沉了对手4-5艘轻航母,6-7艘护航航母,8-10艘各型巡洋舰,还对其战列舰有打击,估计够得上中创......其他驱逐舰、护卫舰、导弹艇还有30多艘战果......
既然2艘黎塞留级的航空战列舰被证明是导弹战列舰,那同样按如此改造的3艘阿拉斯加级,很可能也是类似的导弹战列舰,鉴于他们体型比较小,我推断后续更多承担保护航母的区域防空任务。
这样一来,中方舰队航母还是原来那7艘;轻航母又被我们打得差不多了,不紧急补充4艘半人马,只怕编组不出合适梯队。
特纳推断很合理,在从外表上一眼看不穿电子船的情况下,分析3艘电子船为防空导弹战列舰,很接近于事实:这次搭载的基本是防空导弹。
斯顿普皱眉道:“如果这样,那就要施加压力,逼迫英方撤销这笔军售,断绝中国航母的补给来源。”
克拉克微微一笑:“你能施加什么压力?拒绝贸易往来?经济制裁?军事施压甚至进攻?”
斯顿普一下子卡壳了,他忽然想到,中东战事方面,皇家海军、皇家空军还承担着很大一部分力量,一施加压力,牛牛立马从土耳其撤退,到时候难道再靠大西洋舰队那4个航母编队顶上么?
正在此时,赫脱的电报到了,汇报了与葛罗米柯接触的情况,认为苏联色厉内荏,现在也被中国在太平洋上的战果和远程投放氢弹给吓住了。
毕竟,从中国领土出发去莫斯科可比去华盛顿近得多,且中国重型轰炸机目前比苏联多得多。
他大胆推断,中国在南太平洋进攻完全是苏联怂恿的,甚至以“领土归还”为“激励”,目的就是为牵扯美国精力。
真等中国打出大胜后,莫斯科显然又后悔了,一方面觉得领土归还太多太爽快了,不但莫斯科距离中国领土不过4000公里,且西伯利亚铁路也有一大段掌握在中国手里,构成了实质性威胁。
另一方面是认为对中国实力评估失误,中美不是两败俱伤的战斗,而是一边倒的战果。
“莫斯科现在什么意思?”
“想和我们谈停战媾和,以目前实际控制线谈判。”
布莱德利大怒:“这不就是趁火打劫么?中国赢了我们一次不假,但就算北京也还没提什么过分要求,北极熊倒心安理得准备享受成果了?有本事打赢我们再说!”
克大帅冷冷一笑,转过头对斯顿普道“你刚才说什么?”
“我......我没说什么啊......哦......我说给英国施加压力,让他撤销4艘航母售华案。”
克拉克用手指敲击着桌子:“你的想法很好......等会和赫脱沟通一下。
停火不是不能谈,不过在土耳其,是北约联军一起抵抗北极熊入侵,我们一家说不算,得让英法至少也同意!”
虽然克拉克没明说怎么处理,但参联会高层一下子懂了:莫斯科要停火媾和不是不行,但你得帮我压住英法。
压住英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苏军往南,去击穿叙利亚、伊拉克等地防线,扩大库尔德区!
苏联和英国可以打中国牌,美国也可以打苏联牌嘛!
克大帅不愧是三败苏联的人物,对莫斯科把脉相当精准:苏联既心虚又贪婪,急着想把土耳其的成果吞下去。
这和中方不一样,中国与澳新停战,是澳新求着中国谈判,北京根本无所谓,你不停我就继续打,反正澳新剩下地盘也不多了,在土耳其,按李奇微的汇报,苏联很明显推不动了。
越急于落袋为安,说明越是底气不足。
专题研讨会接近尾声时,柯林斯提了个很有分量的问题:为什么海军主力不在南澳战役中与中方决战,偏偏在南澳战役失利后再不远千里眼巴巴跑去珊瑚海决战?
当初尼米茨来递交方案时,他一直缠着这件事不放,只不过尼米茨资历比他深厚但多,甚至斯普鲁恩斯也比他资深得多,他扛不住压力而已。
现在三人组只剩下了退役的特纳,其他都是小猫两三只,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问了。
雷德福对该问题很不高兴,但没出声反对,理由很简单:柯林斯发问还是内部质询,放到国会山讨论,可能会诱发轩然大波。
伯克对这问题相当恼火,这不是被你们逼着去打决战的么?怎么打输了反而怪罪是我们要决战?
一直没怎么开口的斯特鲁布尔难得开下口:“当初实力不够充足,沃金斯少将率领的增援部队,包括B-52编队和后续其他飞机补充都还没到......”
特纳一时没想好怎么说,这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麦克唐纳倒是老老实实承认,当初评估在南澳决战并不太有利,但该回答很难服从:南澳不利于决战,珊瑚海就有利了?
菲克特勒想了想,点了沃金斯的名:“沃金斯少将,你的部队最后抵达战区,从你的角度来分析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认为我们在南澳还是开战了的。
当初我还没抵达悉尼,已听说主力编队在执行诱敌之策,只不过敌人一直没上当;
后斯普鲁恩斯长官又派出了TF-7和舰载机群,可惜被敌人抢先发现并进攻,遭到挫败,即便这样,我们还是击沉、击伤了不少敌人军舰。
其次,南澳决战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航空兵力失衡。
中方使用K5发射特种火箭推进远程炮弹后,封锁了奥古斯塔机场,使陆基航空兵完全无法发挥,导致无法面对中方的战列舰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