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深水区(5)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681章:深水区(5)

主席团所有人脸色都很难看,布拉格提出的14点纲领,几乎完全是匈牙利纳吉改革的翻版,包括措辞都差不多,甚至经济特区也和匈牙利一样设在捷克与奥地利边境,便于就近吸收西欧投资。

非要说不同,就是捷克巧妙加了层掩饰,在解散集体农场前先让人投票,三分之二多数同意再解散,没有绝对多数同意就保留。

这操作感觉是充分尊重民意,但懂的都懂,集体农庄里真正不愿意解散的是那些干部、领导者,而不是普通庄员。

前者很可能马上失去吆五喝六的威风,后者还耕着自己的田,甚至因少了上头的瞎指挥,产量说不定能提高些。

短暂冷场过后,一直没怎么开口的勃列日涅夫嘟囔道:“布拉格怎么能这样呢?怎么都不打一点招呼就擅自把诺沃提尼同志赶下台?他也是赞同改革的嘛,无非比较谨慎....

像他们这种套路,全是类似中国的方针,搞全盘中化,我认为...”

他本来想说“修正主义",后来觉得给中国扣帽子容易引起误会,马.上改口道:“我认为最起码要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沟通嘛.....”

布尔加宁脸色也很不好看。

东欧这么多一把手里,除了东德,诺沃提尼追随莫斯科路线最紧。

斯大林时代说要肃反、镇压,他马上打倒了胡萨克;

赫鲁晓夫时代说要和斯大林主义一刀两断,狠批斯大林模式,他马上在国内部署批评哥特瓦尔德的行动;

布尔加宁时代说要改革,他立马回国部署改革,并参考莫斯科要求亦步亦趋地开展。

现在这样一位赞同改革,但不赞同“全盘中化”的一把手忽然被赶下台,岂不在打他的耳光。

但他没发作,沉声道:“你们怎么看?捷克在社会主义阵营、在经互会比匈牙利重要得多,如果任其自行其是,后果不堪设想...

“要不还是派人去谈一谈,希望他们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路线。

米高扬道,“粗暴干涉、直接反对会暴露内部的巨大分歧,尤其我们也处在深化改革的当口,会被各方面认为反对进一步改革....

捷克不是不能改,换一把手也不是不行,但这种自行其是的做法开了很不好的先例。

当务之急是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并沟通,充分加强团结....”

米高扬的调子比前面两人低得多,勃列日涅夫认为不能“瞎改”,布尔加宁认为不能“自行其是",到米高扬这就变成“要加强团结”。

别尔乌辛皱眉道:“如果每次他们都调整好了我们再追认,是不是显得太被动了?那还要经互会、华约体系做什么呢?容易被帝国主义各个击破。”

柯西金慢条斯理道:“那你觉得怎么办呢?再开会把诺沃提尼请回来,还是直接声明不承认捷克改组结果?如果捷克人不听我们,是不是出动坦克和装甲车?"

"动武是武不现实的...

伏罗希洛夫叹气道,“前不久刚和各国谈了分摊军费的事,大家都叫苦,希望减少本国承担的驻军,据说捷克内部很多人都不同意分摊。这种时候再动手,捷克内部矛盾必然直接爆发并将矛头对准我们,从而给帝国主义可乘之机。

老元帅有一点说到点子上,导致诺沃提尼下台还有根导火索是军费分摊问题。

诺沃提尼准备按苏联要求,承担捷克境内6万多苏军70%的军费比例,算履行华约义务的一部分。

该设想在高层遭到强烈反对,没有人同意,大家都认为不能承担,毕竟苏联驻军并不是捷克人邀请来的,民间对此十分反感。

哪怕最温和的人也表示最多可参考匈牙利,接受8000苏联驻军的一半军费。

没错,匈牙利居然是华约各国中第一个同意承担军费的国家,但纳吉这么做背后有充分考量。

匈牙利秘密征求了北京意见,中方暗示纳吉,苏匈关系不要搞太僵,反正现在匈牙利境内本来驻军不多,接受一半可行。

你不是大量出口粮食给苏联么?现在粮价这么高,就当给莫斯科一点折扣嘛,粮食生意又不只做一年,只要苏联缺粮,每年都可以卖那么多、赚那么多钱。

就莫斯科那套农业体系,我们认为十年八年都需要进口,但钱不是白交的,交之后可趁机提点其他要求。

比如,苏联承诺后续不再追加驻军,除非匈牙利面临国防危机;

比如,苏联允许匈牙利通过自由贸易体系采购部分其他军火。

纳吉心领神会,中方的策略是花钱买平安,不管怎么说,北京一直在支持自己。

匈牙利入第一个在华约会议上表态,由于态度很好,莫斯科松了口气,原则同意匈牙利提出的修正要求,当然,明确发文件不行,最多只是默许。

反正匈牙利都已从中国买民航了,纳吉真要问中国买战斗机,你还能拦着不成?

由此,匈牙利是华约阵营中第一个同意承担苏联军费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引进中国J-3和J-6的国家,甚至还和中英、中法联合签署协议,准备下次买中英合作的三叉戟客机和中法合作的快帆客机。

C-909是早就预定好了,就等今年下半年交付并改造为元首专机。

反正纳吉同志坐得惯中国、英国、法国的飞机,就坐不惯苏联客机,莫斯科拿他毫无办法。

有匈牙利在先,捷克表示引用,也承担8000人的一半,最多稍微提高点,比如1.2万人军费的一半。

诺沃提尼承担6万人70%费用的设想激怒了所有人,最后联手把他弄下了台。

要不然,虽然诺沃提尼改革速度不快,但毕竟还算有改革,大家其实愿意等一等的。

伏罗希洛夫认为,虽然目前在捷克有6万驻军,但实力不强,捷克部队的战斗力和规模都远远超过匈牙利,靠这6万绝对不够。

一旦动武旷日持久,匈牙利、南斯拉夫包括中国肯定会干涉,欧美更不用说,捷克与欧美的联系比匈牙利紧密得多,到时英法发声明,中国跟上,莫斯科就彻底难堪了。

布尔加宁心烦意乱,最后采纳勃列日涅夫的建议,先派人去布拉格扯一扯,让捷克人别太过分,莫斯科不要面子的嘛?

捷克的消息很快同步传递到华盛顿,克拉克看着翻译好的14点纲领,饶有兴致道:“呦,这不是匈牙利第二么,连经济特区都挨着奥地利,维也纳行情持续看涨呐!‘

菲克特勒笑道:“与其说维也纳行情看涨,不如说波恩的好日子又来了,但愿他们不要老惦记苏台德区,那真会挨揍的。

尼克松道:“中共进攻手笔还真是惊人,南美没摆平,又在欧洲对准莫斯科开枪了?这布尔加宁能忍?”

“莫斯科有啥办法呢?吃的、用的、穿的全靠中国接济....."

赫脱调侃道,"本来总统说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最薄弱的一环我还有点将信将疑,现在一看果然啊,这不是东欧多米诺骨牌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