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深水区(8)
《两洋法案》虽然比申请金额小,毕竟还是批下来了,三军摩拳擦掌,准备大搞一番。
还没等瓜分完毕,削尖脑袋从中国进口高技术装备抵达了。
如果说YJ-8、YJ-12虽然震惊但还在心里承受范围内,专家们一看武库舰技术文档,再看那套360万次/秒的专用控制计算机,“轰”地一下全炸裂了。
按中国这思路,美国那些雷达和电子设备,统统要大规模、大范围升级,海、空军首当其冲,陆军也少不了,毕竟战术导弹很多与陆军密切相关。
光围绕那套1553B总线规范,专家们就先打起了嘴仗。
一派说,东西是好东西,但不能随便用,如果和中国用一个体系,岂不是所有秘密全被对面摸到?
另一派说,最起码先用起来,自己开发一套能达成同样目标但技术参数完全不同的系统可不是几个月能摆平的。
美国空军对此最为敏感。
目前飞机机载电子系统没有标准的通用数据通道,各电子设备单元间连接往往需要大量电缆。
随着机载电子系统不断复杂化,这种通信方式所用的电缆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和重量,对传输线的定义和测试也十分复杂,费用较高。
中国这套规范一下子解决了很多问题:省力、高效、简洁。
唯一不好的是原来擅长的东西一夜间全部过时,需从头搞起。
这一来,资金就更不够了。
为这件事,为谁能多分一点,三军头头吵了好几次,谁也不能说服谁。
F-5出口给中国,包括就近运到圭亚那也是菲克特勒亲自批准的,主要也是军事互信。
对美国而言,F-5已是过时飞机,准备升级了;
对中国而言,F-5搭配了自己研发的新导弹后,照样能和最先进的战斗机较量一番。
林冠华知道F-4鬼怪更好,但这不是还没成型嘛,F-5先用着并不丢脸,没听诺普罗斯还要开发F-5/E嘛,这家伙还有很强的生命力。
皇家海军赞同这思路,鲁莽级用F-5很相称的,牛牛“拿来主义”,先给马耳他级搭配一番。
中英的F-5都没用美国导弹,而坚持挂载自家导弹,改造起来不复杂,稍微调整下就能用了。
如果美国想改造1553B总线规范,那难度不是一丁半点,克拉克与菲克特勒也被下面吵得头昏脑涨。
他们两人意见倒非常一致,现阶段中美不能大打,大打不利;在《两洋法案》全部成功前,美国只能忍耐。
军队要保持忍耐,就必须接受中方给的台阶,毕竟,中国也没想置美国于死地。
中国抢了半个韩国,还给美国留下半个;
中国抢了半个日本,又留下半个;
中国在南美搞了500多万平方公里,但同意门户开放后变成美国市场,对周边国家继续维持美国势力范围也没意见;
OPUC成立之初没有囊括美元,但中英法都表示,只要美元恢复黄金兑换,金融体系正常化,同意把美元纳入OPUC支付体系;
《中美新约》如果谈妥,美国也能进苏东市场;
中国占了几乎全部澳洲,但美国资产已通过日本代偿平衡掉了,后续发展与建设,也准备从美国大范围进口设备;
中国明白加勒比海是美国核心利益领域,没说要搞事。
“从政治和战略格局而言,目前我们其实应该和苏联联系并保持合作....
克拉克叹气道,“但莫斯科对此毫不领情,我费尽心机帮他们打通了俾路支通道,让苏联能够入海,北极熊反过来又在古巴和悉尼搞事..我都不知该怎么和他们扯了。”
众人叹息不已。
当初总统确实想联苏,甚至目标也圈好了,准备从非洲下手,哪晓得莫斯科非要瞎折腾,搞得美国手忙脚乱。
大部分幕僚认为,虽然战略威胁中国目前比苏联大,奈何北京说话有信用、办事有分寸、经济合作所能带来的利益十分可观。
最关键一点是林冠华提出的那套”市场换地盘”方案击中了美国工商界软肋。
商人们不在乎南美领土归谁控制,只要能带来利益,他们都欢迎。
如果中国控制领土能拿出更多订单、拥有更强有力的支付能力,那不就和美国自己进去一样么?
门罗宣言都颁布100多年了,南美那些人啥德行本土工商界一清二楚,指望他们搞工业化除非上帝下凡,中国的目标和发展设想可清晰多了。
毕竟,白宫也组织了人手去翻译中国一五计划、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铁路发展白皮书等公开文件,很多工商界都人手一册,按图索骥去谈生意。
当伍修权签下一个又一个意向合同时,不断有工商界人士去白宫游说,希望在合理条件下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可不要再闹大啊,我们美国人还是要和中国做生意的,再僵持下去,市场全被英法抢光了。
没美国供应商品,中国大不了从英法买;
如果远东、南美市场都对美国关门,苏东市场也进不去,OPUC这也受限制,未来美国的前景不堪设想。
最近这几个月,连加拿大都拼命和西洲做生意,钱不够就收红英镑,一律畅通无阻,美国工商界更着急了。
大公司能通过自己设在加拿大的子公司绕开白宫禁令,中小公司怎么办呢?眼巴巴看着中国市场而不得入门。
虽然总统要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但中小资产阶级也有选票和舆论,至少不能明着损害他们的利益,尤其中期选举在即,克拉克政府面临支持率下滑的麻烦,更不能随心所欲。
现在场面十分清晰:
-陆军不想打,但撺掇海军出面去打;
-海军不能打,嘴硬说船造好有优势可以打;
空军说自己可以打,要求先给时间升级装备、培养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