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荡漾(4, 3000票加更)
本来今年东京亚运会也差点完蛋,最后因日本当局比较配合,美国比较克制,再加中国保证各国安全,最终按流程在东京正常举行。
随外交专机而来的除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及驻美领事馆工作人员外,还包括部分驻外商业机构人员和有关货物。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银行北美分部、中国CC总公司北美大区和中国万象汇综合体北美筹建处三家。
中国银行来北美开设分支机构很好理解,一方面红美元将被美国承认为合法证券,要提供代理发行、承销与其他服务;另一方面,中美贸易迅猛增长,包括中国担保美国与苏东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需要合适的结算银行。
本来中美通过香港或汉城中转,但毕竟不太方便,干脆直接来美国开分行办理业务。
网点乃至建筑物都是现成的。
过去几年,根据林冠华的要求,中国商务代表处利用美国代偿的日本赔款,在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核心城市都购入了大量黄金地段地皮并陆续开发和建设。
美国人当时也很纳闷,觉得中国啥也没有,为什么如此笃定呢?
看在钱的份上还是照样子执行意大利或法国建筑师的图纸建设。
到今天终于揭开谜底,林冠华打算利用这些核心地段打造中国万象汇,用于展现所有中国能出口的东西,将其当成对美出口的窗口。
CC系和中行也将入驻,就近为美国客户提供服务。
目前全美有200多家客户使用了中国出产的计算机,最多的外交事务培训学校已拥有40多台各型号中国计算机,加拿大有40多家客户,整个北美地区已有300多家。
专机还带来了最新出炉的产品:软盘驱动器、盘片与第一代数据库管理软件(DBS)。
1958年夏,中国按计划发布SW-40X系列,除把核心运算速度推高到65万次/秒外,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引入了全新的外设存储。
一种是中国独立研发并推出的软盘驱动器,另一种是从IBM引入技术并国产化成功的硬盘驱动器。
前者尺寸大约6英寸见方,厚2英寸,后者相当于2台冰箱这么大。
两者存储能力天差地别,前者为16K,后者为10M。
从这一代开始,中国出产的计算机有标准配置版和高配版两个概念,仅包含软驱的称之为标准版,售价179万美元;高配版加装硬盘,价格189万美元。
6英寸软驱和历史上上5.25英寸软驱基本是同概念产物,唯一区别在于林冠华要求用硬塑料塑制成保护封套,保护磁片,写保护开关也做到了位。
软驱出现前,计算机长期外设存储设备只有两种:一是磁鼓,二是磁带。
磁鼓容量小且非常笨重;磁带虽存储量大,但读取不方便,无法指定位置,必须慢慢找到合适位置。
软驱集中了两者优点:方便易携带且可指定读取。
软驱的缺点是存储量小,但这不就有硬盘来弥补么?
此时程序都非常小,16K盘片完全能存储大量数据和代码了,运用起来非常方便,专家出差时把数据往软盘上一拷贝就能带着走。
如果说单纯代码和计算还用不到太多存储设备,那DBS推出带来了对存储的极大需求。
第一代DBS参考磁盘文件管理系统,建立了关系型数据库雏形,中国进行了公开演示:
一是图书馆书籍目录;
二是人员名单。
以前在美国都需要无数卡片和打孔机,现在只要一台软驱+配套软盘就可以用了,最关键的是还可以提供检索功能,便于使用者从数万条纪录中直达需要的条目而使用之。
尴尬之处也有,这套由中英学者联合研制的DBS系统,暂时只支持英文而无法支持中文。
倒不是中国崇洋媚外或压根没考虑中文,而是中文编码字节、字库乃至输出显示都非常麻烦,兼容性不好,需后续升级才能使用。
按照CC系制定的价格,一套软驱售价9999美元,含一部驱动器和12张盘片。
1号盘是COS操作系统升级包,使用后能将操作系统升级到2.24,使其支持DBS系统和多达4部软驱的功能;
2号盘就是DBS系统。
剩下10张空白盘可以存储。
实地展示后,业界恍然大悟:今后再升级系统不用花大价钱聘请专门工程师修改内核程序了,只要塞入磁片并执行代码,系统自己会升级到位。
不管COS系统还是DBS系统,后续升级服务都可通过购买升级磁盘来实现。
更重要的是空白磁盘也不贵,单独购买仅需199美元一张,比同容量磁鼓甚至便宜三分之一。
硬盘很明显是卖给五角大楼/国会图书馆这种大客户用的,几十万美军的简易档案,或上百万部作品目录只要一套10M硬盘驱动器基本可存储完毕。
使用正版COS系统的用户欢欣鼓舞,很快掏钱采购、升级并体验新功能;同样使用SW系列机型,但自作聪明开发自主操作系统出售给用户的美国计算机公司如遭当头棒喝。
他们的系统既不适配软驱、也未支持该功能,甚至DBS怎么弄也不知道,完全丧失了升级能力。
从头开发起来麻烦不说,投入经费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更要命的是,中美已建交且《中美新约》很快生效,继续山寨会吃侵权官司,那赔偿金额搞不好会把整个公司赔掉。
他们只能含泪先帮用户把非COS系统换掉,再升级到新版并进行支持。
至于硬件结构也有所不同,连换操作系统都没用的美国计算机公司,基本这轮过后会被淘汰出局。
不是亏得起亏不起的问题,而是用户不会再购买这种明显缺乏可持续成长能力的设备了。
当太平洋彼岸热热闹闹琢磨生意时,鸭绿江畔的碧潼战俘营迎来了久违的热闹。
既然中国已和澳大利亚停战议和,那中方也没理由继续扣押着澳军战俘不放,所有战俘都在白雪皑皑中迎来了释放日。
对于战俘遣返,中国别出心裁采用了“自愿遣返”规则,允许古巴、澳大利亚(斐济)、南非、新西兰、加拿大、阿根廷(自由军团)等各国代表支摊,在国际红十字会监督下根据战俘意愿自行选择遣返。
为吸引战俘们投奔麾下,各国不但竖起牌子,还打了响亮的口号,各类条件和福利待遇也允许用英语写在招牌上,让战俘们仔细阅读后再选择。
整个场面与其说是战俘遣返日,不如说是超大规模的招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