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荡漾(9)
25日,更劲爆的消息传出,三笠宫抵达北京并拜见了毛主席。
在菊香书屋谈话中,三笠宫坦承自己在阅读《论持久战》后大受震撼。
做为大本营参谋,"和平派正式成员,他联系陆军系内反东条势力于1944年发动政变,暗杀东条英机等一干高官并打算自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随后和谈并尽可能结束战争。
这起未遂政变被称之为津野田事件,不同于一般胎死腹中的小打小闹而真真切切付诸了行动。
怒不可遏的东条英机要求彻查,得到裕仁许可后立刻展开大搜捕。
最终得知主谋是三笠宫时,东条不敢再行动了,整个军部对外封锁全部消息并秘密存档。
有关报道同时在中国、日本等多国新闻媒体.上刊登出来,引起整个日本政界、社会轰动。
很多人一下子想起这件事,当初以为东条英机本人觉得众叛亲离不敢继续追究,现在才明白原委。
当初一干参与的、追查的包括目击的,都纷纷跳出来描绘这件事,甚至《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的内心反省》这份档案也在非军组协助下解封,全文刊载。
更让裕仁等人如坐针毡的是另一条消息:三笠宫随后赶赴大连,看望了以堀悌吉为首的原联合舰队海军顾问团及在东北效力的日本专家团,肯定他们为中日和解所做的积极贡献。
新闻当然这么说,但在裕仁眼里,基本等于在公然宣布三笠宫得到了海军派拥戴。
三笠宫自己出身陆军,有一批势力,再有海军辅佐,背后还有中国支持,他简直不敢想象今后会怎么样。
美国未必同意亲华派天皇上台,但如果自己再不体面,很可能就要被迫体面了。
12月28日,裕仁火速下诏退位并遁入佛门,称昭和法皇。
退位诏书讲述了很多“不得已”苦衷,将一干责任推卸给重臣,尤其那些被判定为甲级战犯的重臣,表示自己完全被”蒙蔽圣听”,又假惺惺表示为过往事件表示"抱歉",皈依佛门后将为日本犯下的“过错"忏悔、祈祷,希望今后不再发生战争,更不会有核战争。
听到裕仁终于“退位”并通过诏书形式“道歉”,霍奇总算松了口气。
不管中国满意不满意,至少表面上能交差了,至于三笠宫登顶为新天皇是美国不可能接受的。
和中国划界而驻军,已是美国所能忍耐的极限了,为保住日韩,美国甚至容忍中国在南美打入钉子,占据了那么大一块地盘。
29日,皇室宣布明仁将继位为下一代天皇,于元旦举行登基仪式并改元“平成”,随后公布了明仁与正田美智子的婚礼安排,预计3月完婚,然后一同赴中、美进行国事访问。
当有记者问是否会去中国”谢罪”,是否去南京时,皇室发言人含糊其辞地表示会进行沟通并进行诚挚反省”。
高潮体现在3在1日,克拉克请汉学家以征夷大将军身份,写了封全汉字敕令并向日本全国公布。
一方面恭祝平成继位,另一方面提议修改《皇室典范》和宪法,希望明确"天皇为日本国家礼仪性元首地位,不负责任何政治事务,不具备政治色彩,平日专注研究学问,...有关日常行政事务完全由政府执行之,重大决策必要得以幕府为参赞辅佐..
虽然轻描淡写"参赞辅佐"4个字,但懂的都懂,这是倒幕90年后,幕府再次准备介入日本行政。
人家自己说”参赞辅佐”,你就真相信幕府居于从属地位了?
就目前这实力,政府和幕府谁听谁的还不一定呢!
从逻辑上说也没错,历史情况是德川幕府“奉还大政”,现在天皇既已不亲政,日本建立民选政府,幕府再参与日常事务也没错。
况且民选政府总归有时候也会出问题,重大决策让幕府参赞辅佐十分合理。
有人试图抗议,但一想到遍布东京的美国宪兵队和如狼似虎的非军组,大家鸦雀无声。
再说,不还有一堆人希望幕府掌权么?最起码在北海道,幕府地位比政府要高得多!
驻日盟军总司令霍奇上将对此一笑了之,克大帅暗示得很明确了:幕府建立壮大,这些高级官僚们都会在其中持有股份并受封贵族称号。
虽然五大老、五奉行等日本特色名头不太被美国能理解,但一说起贵族封号,美国人可就都不困了。
再说幕府可以与时俱进嘛,为什么就不能重封公候伯子男各爵位呢?
虽然1947年日本宪法明确取消了华族,但那是天皇封的贵族称号,没说幕府的事,幕府本身就是贵族时代的产物。
今后幕府也可以用敕令封贵族嘛,大不了只具有礼仪性质、不能传代就是了。
连曾就读日本法政大学、相对熟悉日本情况的董老听到消息后也瞠目结舌:“克拉克真打算把幕府实体化?小林忽悠一句美国要补封建时代的课,他就真上钩了?”
老总大笑道:"可不能说忽悠,这才是人性,克拉克同样不能免俗,小林无非投其所好罢了。
如果真这么容易忽悠,小林怎么不忽悠他在美国搞共产主义呢?
克拉克可是聪明人,看得也长远,坐黑庄赚的钱并未光顾着往自己兜里揣,居然在巴西买土地分配给招募来的幕府兵,很多日本人从北海道时就跟着他,一直到转战土耳其,现在又去巴西扎下脚跟,一方面控制南美,另一方面也想方设法防范、遏制我们。
这些日本兵估计战斗力不弱,而巴共听莫斯科钦差大臣们忽悠,把没收的种植园主土地集中起来搞什么国家农场,连本来支持他们的农民都在观望。
托坎廷斯河西岸地盘上的很多农民,本来都支持巴共,后来看他们这么搞,而我们给巴西老乡分钱移民,干脆直接投奔了我.们..
一说”钦差大臣”,连主席都是一声叹息,中国革命为此遭的罪可不少啊。
莫斯科以前霍霍了中国,后又霍霍了西班牙,接着霍霍希腊,现在霍霍完悉尼又开始霍霍巴共了。
主席恨恨道:“这些钦差大臣当真害人不浅!‘
“都过去了,不是么?没莫斯科瞎插手,托坎廷斯河西岸那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怎么到手呢?
老冯说托坎廷斯河西岸地区土地很肥沃、水资源丰富,木材资源充沛,上好的水稻种植区,不比山南差。
日本人也看中了这里,想抢下来作为幕府根据地,不然不会无缘无故向我们进攻的。’
老总道,“但一看进攻失利,马上放弃并要求以河流为界,说明非常明智。
这次借着我们要求裕仁道歉、退位机会,不但提前把明仁弄上去,还搭车搞了幕府的参赞辅佐的权力,现在克拉克幕府在日本有圈子,又事实上控制了巴西当局,将来恐怕不得了...
不过小林说得对,克拉克、幕府、美国三者并不是绝对的利益共同体,将来免不了会有利益冲突,总的来说对我们是有利的。”
少奇同志兴致勃勃道:“你们说克拉克这次赚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