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荡漾(15)
“立正!”
“敬礼!”
分管海军的徐帅率先敬礼,日本顾问团团长、荣誉海军大将堀悌吉还礼。
1月25日,在大连海军指挥学院礼堂举行了授勋、晋衔及欢送日本海军顾问团仪式。
林冠华身着笔挺的海军上将白色礼服,同样在授勋队列中,今天一同出席的还有十分引人注目的人物:三笠宫崇仁亲王。
澳新战事结束、中美停战议和并签署《中美新约》,尤其洲际导弹登上历史舞台,意味着大国间主要战争基本结束。
局部还可能再调整,但大局已固定下来。
等《海军军备》与《核不扩散》条约签署后,所有人都清楚,战争基本结束了,剩下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
根据中央和军委统一部署,各顾问团成员也评定功勋并授予勋章、晋升荣誉军衔并安排后续事项.
类似国内一样颁发红旗勋章太过直接,而友谊、团结勋章象征味道太浓,且民用领域已陆续颁发,体现不出特殊成果。
讨论再三后决定新设凯旋勋章,分一、二、三等,专用于表彰各援华顾问。
日、德、英、苏4国均有人获得,不过苏联军事顾问总人数非常少,只有3%出头,基本集中在从苏联引入的潜艇、飞机及少数装甲领域。
陆军、空军系统同样会举行类似仪式,分别由林彪和叶剑英主持。
德国顾问三军都有,以陆、空为主,海军相对较少,主要在潜艇和鱼雷艇领域,而日本顾问重点集中在海军,空军也有,主要为东北老航校时代的教官。
鉴于中日即将和解并实现关系正常化,前次中英会谈提到的国际海事大学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中国驻军关西后,完整接收了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并对其进行修缮,随后整个学校及其土地以5600万美元价格出售给中方,用于冲抵部分赔款,包括原舞鹤海军工厂也由美国财团出售给中国船舶,进入了央企序列。
最立竿见影的好处是马上拿到订单:佐世保和吴港共获6艘5万吨级油轮,舞鹤获得了4条2万吨级的快速客轮。
按照议定规则,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将改组设立江田岛国际海事大学,控股权由中国掌握,有关办学经费、配套设施也由中方负责。
虽然中国并未反对日本海上自卫队培养,日本国内包括联合舰队顾问们也觉得可以一起放,但美国人不愿意自卫队培训学校放在关西,不但海上自卫队不行,所有陆、空军事类院校都要求尽可能安排到关东地区。
哪怕已在关西地区的军事院校都要限期调整至关东,放在美军眼皮地下。
渠道截然分开,新海上自卫队学校将设置在横须贺港。
联合舰队原主要军官中90%倾向于关西,不到10%中立,完全倾向于关东的,顶多只有1%。
一方面,海军派本就和美国人不对付;
另一方面,中国海军珊瑚海大捷后,所有联合舰队成员,不管在没在中国,都将其看做是自身胜利,不胜欢欣鼓舞之至。
美国也不敢相信联合舰队旧人,看谁都像通共,海上自卫队改为从水警中选拔而不可能再倾向于军方;教官也全从美国本土选聘。
更重要的是,克拉克幕府明确规定,自卫队中高级军官必须去美国军事院校进修才能晋升,牢牢控制日本军事体系。
稍有点能力的军官,不是在中国就是在幕府,还有大批去了巴西,现在要另起炉灶可不就得从头培养么?要培养可不就得依靠美国人么?
既然美国主动撤退,原江田岛海军兵学校改组设立国际海事大学更顺理成章。
授勋仪式同样也是欢送仪式,欢送部分顾问回国定居。
不仅因为他们已服务满6年周期,更重要的大部分人年事已高,到落叶归根的时刻了。
堀悌吉年已76岁,很难再适应繁重的军旅生活;年轻些的草鹿任一、草鹿龙之介也有67岁,论年纪甚至比主席还大1岁,两人分别被任命为吴港和舞鹤船厂总顾问。
栗田健男、清水光美等一批老中将都到了7旬年纪。
总算随着技术发展,医药事业快速进步,原本于1959年去世的掘悌吉身体比历史上更好些,林冠华估计还能再维持2-3年。
海事大学以堀悌吉为校务委员会理事长(成员一般称校董),英国皇家海军两任掌门人坎宁安和弗雷泽元帅分别受邀担任名誉校长与总顾问,级别相当高。
9人理事会中,中方4人,日方2人,英方2人,美方1人,为最高权力机关。日方校董除堀悌吉还包括三笠宫,他将兼任海事大学地理学教授。
学校整体对理事会而非日本当局负责,因办学场地设在日本,按日本教育法备案即可。
日本政府也管不了这么多,海事大学边上就是吴港,中国驻日派遣舰队就驻扎于此,同吕正操上将率领的驻日地面部队协同履行安保义务。
东京方向留下的2000人非军组和其他驻军,大体具有象征意义,等《旧金山合约》签署完成,非军组重点活动也将基本告一段落。
弗雷泽的退休手续还未办完,来远东当总顾问还得再等几个月。
海事大学首任校长为栗田健男,在理事会指导下负责日常事务。
之所以获得该任命而不是其他人,是因为海军兵学校解散前的最后一任校长就是栗田,内部一讨论人选,所有人目光刷地投向栗田,他自我解嘲这叫官复原职。
其他老资格中将分别担任副校长、学院院长等职务,教学以日本、英国资深教官为主。
中方会派适当人员参加教学以丰富国际化色彩,原则上并不拒绝美国专家,但美国现在自己都忙不过来,暂时没有;后续是否聘请,也在两说之间。
根据海事大学办学宗旨,内部教学分为两类。
军用类主要为各国培养基层、中层海军军官,尤其一旦上约成立,已接受初步基础教育的各国海军人员都能来海事大学学习、进修;
海得拉巴、巴拉圭这些国家的学生,你让他学中文再培养,难度很大,但通过英语教学、中文辅助的海事大学培养,成长更迅速,中国出售军舰的配套服务费中包括了海事大学入学名额。
民用类主要为自由贸易培训高级海事管理人员,现在民用船舶越造越大,3万吨、5万吨货轮比比皆是,各类集装箱船、特种作业船层出不穷,驾驭难度持续增长,急需专业化深造。
故美泰董事长蚁美厚以美国代表身份获得校董资格,后续还将捐赠办学经费、进行委托、定向培养等充实航运队伍。
关于军事院系能不能招收日本学生,一开始有争议。
顾问团倾向于招募,但不便直截了当表达,委托堀悌吉向负责外国顾问事务的林冠华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