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出色(9)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74章:出色(9)

地铁很快抵达1号线此时运营的终点站:圆明园站。

圆明园站位于圆明园遗址公园南门,临近北大和清华,就1959年的北京格局而言,基本算半郊区。

毕竟,老北京城墙没拆,大家心里习惯上还把城外当近郊,问题在于,老城墙所在位置大体在后世的二环,由此可见老城面积之局限。

1号线真正终点站并非在圆明园,而一-直联通到香山。

全部建设好,大致上香山是第一站,颐和园是第二站,圆明园只能算第三站。

由于时间紧张,施工持续进行,香山和颐和园等需到明年年初才建设好,大体而言也能忍受。

万里介绍道:“国庆要举行游行庆典,北大、清华等一堆在京高校都要去新区,游行结束再回来,重点考虑安排师生们坐地铁,这里合计2万余人,一列地铁8节车厢,挤一挤单趟可以容纳1600余

人,大致需发16列。

还有些机关同志也要乘地铁,总体安排发行24列,实际一共拥有28列地铁,留4列替补、轮换,其他采用非正常发车法,单趟走完....

林冠华叹了口气:“略微偏少啊....

谷牧有点没理解,24列,每列1600余人,一轮就是3万余人,怎么嫌少呢?

再仔细一算就回过味来了。

1号线全程单趟运营时间大约90分钟,如28列全投入,那上行/下行均为14列。

实际上14列不可能全投入,必定有维护、保养、待命的,12列差不多,平均下来约8分钟。

8分钟不可能全天平衡,基本早晚高峰会压缩到6分钟左右,中午空闲时大致12-15分钟一趟。

毕竟车辆一趟跑完还要单独查看、检验、调头,会额外损失时间。

这是目前只停靠9个站点情况下的运营时间,如把站点增加到预定的18-20个,全程运行至少需要100分钟,那样间隔频率更长。

这也是为什么考虑间1号线按大兴国际机场为界限,分段运营的由来。

外界说得没错,林主任对数字确实极端敏感,下面做工作汇报,大而无当、冗长繁琐的政治言论,经常被他直接打断,要求干脆点上干货、讲数字。

等讲了数字,又刨根到底问下去,追究彼此勾稽关系,探讨业务实质,但凡讲错或虚报重要数字,那篓子就捅大了,非问得你额头冒汗为止。

这次林冠华没追究,地铁运营并非万里管,刚处于起步阶段,再加目前也不存在电脑自动化控制,全是人工操作,按标准也差不多了。

德国人自己来调控,估计发车频率还能更提高点,地铁毕竟属于新事物,大家也不熟悉,能做到这样也不错了。

国庆那天是特殊情况,很多老城居民要到新城去,结束再返回,运力会相当爆棚。

正式运营后,估计客流量不会很大,假设每天3万人次,一年必然突破1000万次,按目前架势,正常运营后能不能突破1000万次,大家心里委实没底。

林冠华的信心倒比他们都充足。

深入学习德国铁路管控经验后,铁道部对本国铁路系统进行了优化、完善、升级,国庆大典后将启动新一轮铁路提速。

1949年,北京到上海的火车需行驶36个小时,林冠华第一次去上海准备防空体系,哪怕坐专列拥有最高通行权,依然长达32个小时。

到1957年,特快列车基本只需32小时,乘坐专列可压低到29小时。

1960年的提速要求是在确保安全和停靠站点基本不变情况下,把特快列车运营时间压缩到29个小时,即基本速度突破50公里/小时。

回到发改委后,李成栋提醒道:“我记得上次总理参加联合国大会回来时说海得拉巴准备申办1962年亚运会,还希望大家支持,下个月亚奥会就要开会决定...

“是有这回事,差点忘了。这样也好,让海得拉巴先办,我们再晚4年不要紧。这样共有7年准备时间,届时更成熟些,最起码到天津的地铁也会畅通。”

随后林冠华拿起电话打给秘书处:“明天我们是不是要去检查几个在京重点项目接待准备情况,便于克拉克一行来访?”

电话那头的李岚清汇报道:“不...明天下午是关于汉洲高等教育的会,需要您出席,检查接待准备工作是后天.....我已把汉洲那些大学资料情况放您案头了。”

朱镕基下去担任正处级华中电网总经理助理后,林冠华又换了一茬业务秘书。

从一汽计划科抽调上来,安排去英国罗孚公司进修的李岚清回到国内,先安排去唐山六汽担任了2年业务科科长,随后调至发改委办公厅熟悉面上情况。

上个月刚调整过级别,职级和朱镕基当时一样,顺利晋升为副处,重点分管企业生产监控也业务数据管理。

再过几年安排下基层,估计就能担任正处级厂长助理,反正厅级单位,厂长助理为正处很正常,本来中央部委官员下派就能升一升,也不算特别照顾。

至于至当大型国企高管后能不能继续往上走,取决于能不能真把企业管理重任承担起来。

林冠华迅速阅读有关汉洲高校问题。

澳洲八大高校此时除蒙纳士大学尚未成立外,其他七大高校都已成立,且从历史角度而言,比中国大学很多都早。

除八大外,排第9的悉尼科技大学其实也成立了,不过此时名称叫新南威尔士理工学院。

澳大利亚当局逃亡后,解放军全面接收,包括大学校园完整接收下来,甚至一度还将部分大学改为临时兵营。

毕竟大学有宿舍,有操场,有食堂、有现成建筑,军事驻扎最适用不过了。

从整体而言,解放军没有要侵占大学校园作为行政或军事机构的用意,杨得志多次交代注意保护好大学里的一草一木。

毕竟澳大利亚人撤退太匆忙,很多事顾不得,好些东西如研究设备、图书都没能带走,军队尽可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搜罗、规整并陆续移交给汉洲工委。

王震考察过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校园后,给中央发来报告,觉得闲置太可惜,安排居住用不着,尤其很多校园建筑看着挺好,里面设施设备相当齐全,希望中央能帮助汉洲把大学办起来。

主席考察时也进行了口头汇报,主席对此基本肯定:“你向教育部申请搬几所大学过来嘛,不过,要打报告、走流程、多协调,请大家来,直接下命令就不太好了。"

第二天会上,教育部部长杨秀峰汇报道:“汉洲工委给教育部打了报告,恳请搬迁2-3所高等院校到汉洲去办学,就近利用汉洲现有校园设施乃至部分设备、资料。

经教育部讨论并报总理同意,原则打算搬迁2所学校去汉洲。原来圈定的对象一所是河南大学,一所是南京农业大学....但是....

但是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拒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