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出色(13)
9月27日,教育部批复了南京农大与农业部机械化农业学院合并,并搬迁至汉西省颍川办学并更名为南方农业大学的方案;
次日又批复了北方交通大学与焦作矿业学院合并,整体搬迁至悉尼办学并更名为南方交通大学的方案。
焦作矿业学院最早来源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历经变迁,解放初为焦作工学院,划归燃料工业部领导,随后华北煤矿专科学校也并入。
半年后,中央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筹建中国矿业学院,并由焦作迁往天津办学,在焦作还遗留了部分校区。
如按元时空轨迹,搬迁至天津的中国矿业学院不但要吸收在天津的天津大学、交通大学的采矿、地质专业,还要搬迁至北京办学,但因大规模院系调整并未发生,故一直维持在天津办学。
筹建新校区的报告也提交了上来。
在这件事上,教育部与发改委做了平衡,同意中国矿业学院新设校区并更为中国矿业大学,但其焦作分部包括原华北煤炭专科学校全部划入南方交大去悉尼办学,三方面都在协调后表示同意。
南交大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便是尽快组织并恢复悉尼煤田全面产出,确保输出1500万吨优质煤炭以供应南洋各省。
至于第三所院校的公文流程,也走了一半,发改委签批后,科大、北航都表同意并送至教育部审核。
校名一时半会难以确定,林冠华提议叫南方科技大学,老郭建议叫南方航空科技大学,最后讨论一番,决定不用这些名字,直接称汉洲大学"简称汉大,并等国庆结束后请主席撰写校名。
汉洲大学校址确定在堪培拉的原澳洲国立大学校区内,经老郭活动与邀请,已从国土部部长位置退下来的李四光拟任汉洲大学校长,数学家华罗庚、植物学家李继佩、生物学家贝时璋分任副校长并组建有关重点院系。
林冠华与教育部、中组部协商,提请北航副校长王大昌出任常务副校长,北航党委第二书记臧伯平担任汉洲大学党委书记。
众所周知,汉洲大陆生物与亚欧大陆尤其中国本土生物差异很大,稀有物种很多,全球十大毒物,汉洲占七大,光鸭嘴兽研究就够忙活很多年,动植物序列的专家非常感兴趣,一说便动心了,纷纷考虑南下。
堪培拉因和平移交,除了人员,其他什么都没动,保存最完整。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澳国立图书馆和各博物馆完好无损继承下来,资料齐全、配套完善,且人口又少,乱七八糟的事丝毫没有,正是想做学问的教授们的理想之地。
这3所院校,包括只有筹备组但未正式办成的汉洲大学,都确定会进入48所重点院校名单。
发改委也没小气,对去汉洲的3所院校,安排每家3-5台最新款大型计算机。
有奖励必然有惩罚,同一天教育部发文,将河南大学改为河南师范学院,取消全国统招资格,改为一般性地方院校。
国党时期一共20所国立大学,其他19所经调整,包括最晚接收的国立台湾大学都进了48所重点院校名单,唯独原本属于中游的河南大学掉落下来,从此一蹶不振。
路是人自己选的,连河南省委都懒得出面为该校沟通、协调,郑州大学能不能进48所还得靠努力争取呢。
这一天,克拉克结束对上海和南京的访问,去合肥考察。
上海的情况,美国人非常熟悉,包括中美建交后,各领事馆都陆续恢复和新设,正式签证也发了一大堆。
美国除在北京有大使馆外,在沈阳、上海、台北、武汉、广州设有总领事馆,另考虑在成都或重庆再新设一个,至于香港总领事馆,暂不属于驻华大使魏德迈的管辖序列,由国务院专门对接。
除此之外,美国还考虑是否在吕宋、新港、西贡和汉洲等地设立总领事馆。
吕宋、汉洲的总领事馆很明显就是当初马尼拉和堪培拉的大使馆,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比较尴尬;至于西贡和新港,涉及到另外问题。
最终菲克特勒硬着头皮批准了在西贡和重庆新设总领事馆,其他暂且不搞。
作为对等,中国除在华盛顿有特区有大使馆外,在旧金山、洛杉矶、波士顿、纽约、芝加哥、休斯顿设立总领事馆,并考虑在檀香山另设一个。
对中国要在夏威夷设领事馆,美国人心里十分打鼓,偏偏一时半会找不到好的推脱理由。
菲克特勒只能祭出包瑞德这条暗线,问中国能不能考虑换个地方?最后达成协议,中国把檀香山领事馆移到西雅图,美国把台北领事馆移到厦门,双方还是7vs7。
设在厦门也没啥大问题,毕竟厦门是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口岸,距中美签署《望厦条约》也不过4年。
不管怎么说,这次访问是美国海军时隔10年后重返上海,当初在黄浦江里耀武扬威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整支舰队把人送到后,迅速调头去基隆参加海军阅舰式。
在南京期间,克拉克参观了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奉送花圈。
这是很重要的一环,中美目前要缓和,就得重新拉一拉关系,包括幕府将军要获得更合法的地位和道德高地,也得把这件事拉出来扯一扯,彼此都心知肚明的。
中国官方借此表彰并纪念了飞虎队、驼峰空运,并对美国人民在上海抗战、南京大屠杀期间给予的帮助和声援表示感谢。
毕竟,,1932年一二八上海抗战时,美国来华飞行员罗伯特·肖特在苏州上空与日军飞机激战,一人与6架敌机交战,在击落一架飞机后也被对方击落并殉难,这算是最早声援中国的国际友人。
随后克拉克去了合肥,参观了马鞍山钢铁厂与中国四拖。
四拖虽挂着拖拉机工厂名头,基本上不产拖拉机,里面出来的全是货真价实的坦克,美国人对此很感兴趣,希望列入参观名单。
鉴于主席在美国访问时参观过众多美国坦克、汽车工厂,中方予以对等开放并让美国人亲自体验了基于PT-76技术改进的中国58式水陆两栖坦克。
太平洋战争中,由于需要连接攻击日本海军和使步兵登陆占领岛屿,美海军陆战队提出需要新型的水陆两用履带式登陆车,很快便有了LVT1和LVT2,但性能较差,一直到LVT4时,履带式两栖装甲车才正式列入装备,并形成歼击车系列。
朝鲜战争与澳新战事中,美军大量使用LVT5,尤其进攻瓜岛的陆战1师投入了大量装备,但最终铩羽而归。
亲眼目睹崭新的中国两栖坦克后,已升任海军陆战队司令的伦道夫·麦考尔·佩特上将脸色十分难看。
58式装备了85mm线膛炮,比美军惯用的76炮威力大很多,偏偏换炮又很麻烦,水上很容易翻车;
从吨位、防护水平乃至机动性看,58式稳稳当当压过美军自身装备一头。
更麻烦的是,无论美军已准备淘汰的M41轻坦还是正研发中,尚未大规模装备的M551轻型坦克看起来都干不过对手。
这等于美军在两栖战车和轻型坦克领域已全面落后,不但落后于中国,也应该落后于苏联,毕竟中国都承认原始技术是从苏联引入的。
他充满深意地问道:“贵国大规模生产并装备这种两栖坦克,是有什么继续行动的计划么?”
陶勇上将心直口快∵哪有!两栖作战已被你们认为是过时了,我们陆战队装备不足...嗯……主要是好的两栖战车缴获不够,可不就得自己花钱生产嘛,陆军倒有足够的坦克库存。"
现场一片爆笑。
翻译使劲憋住笑,把"缴获不够"改为"拥有数量不足",免得过于刺激美国人。
问题美方也有人懂中文啊,陶勇名头又太响,老早就被人关注了,原话直接被捅到克拉克、菲克特勒乃至佩特上将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