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优化(11)
“现在具体什么情况?”
林冠华大致汇报了一番后道:"目前我判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施工开始后,两个通道彻底断开链接;还有可能是两个通道被挖穿、扩大连接。前一种风险小,后一种风险大。”
罗部长不解:“为什么后一种风险大?扩大连接不是可获得更好的物资输送和交往通道么?”“不,风险并不可控..…”
林冠华道,"两个世界还有很多人重叠存活,连接后怎么办,直接随机抹掉一半?还有,地理特征重叠后,也随机抹掉一半﹖北京城抹掉一半怎么保密?”
罗部长恍然大悟。
一直以来,林冠华两界穿梭可携带大量物资,但全是无生命特征的东西。
除了他自己,其他活物始终带不过来。别说兔子、小狗这类稍大的生物,故意放置观察的嶂螂、甲虫都灰飞烟灭;盆景这种东西虽没灰飞烟灭,但过来后几乎都算枯死。
林冠华很自然推导出这个结果来。
总理点点头:“如是后一种情况,那风险确实比较大,你目前有什么对策么?”“我想,是否可以提前启用燕山工程。”
燕山工程是一系列军事工程的统称,廊坊附近成为首都新区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地形为纯粹冲积平原,很利于扩容,但就军事防御而言是相当不利的,无险可守。
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有没有城墙、关隘已不是很要紧,也不足以提供防御职能,基本都依托地下。廊坊的特殊之处在于,就算想挖深也费劲,地下水位威胁很大。
林冠华在常委会上提交了两个方案:
一是首都新区附近进近行明挖法营造地下工事,作为临时指挥与中转中心,即在核战争爆发的第一阶段就迅速转移、避难。
二是建设永久性地下指挥与防御体系,不但平时要有战备值班,且确信核战争爆发后能容纳重要人物转入此地进行后续作战指挥。真正需要确保核战争下的指挥体系安全,防止被一锅端,光靠十几米深的防御掩体完全不够,还得依托崇山峻岭。
对北京而言,没有比太行山或燕山更好的去处了,距离不远,海拔够高且连续,从平原抵达山区不过区区百公里而已。经反复评估,除在香山、西山附近营建备份指挥体系外,重点拨款新建燕山工程,准备应对"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需求。
燕山工程里最明显的外部特征就是巨型预警雷达,按林冠华设计,将建成战略雷达预警体系,监控范围6000公里,重点针对北半弧。其战略意义和非常出名的铺路爪系统类似。
理由很简单,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对华打击路径,大部分只会从北面而来,跨太平洋海上进攻因有山东、辽东两个半岛保护,反而没那么要紧。
至于南半球或南方国家的进攻,不是说一定没可能,但威胁不大。
燕山工程里到处都是代号,其中505就是指挥中枢核掩体,而和505差不多级别但又不在同一处的只有404工程:里面会储存所有林冠华搬运来的技术资料、图纸拷贝和尽可能多的现代物资。
西山备份基地也有一份数据资料,但实物相对会少得多。总理问聂帅:“燕山工程能用了么?”
“505和404差不多能用了,其他项目还要时间....…”
总理点点头,又问林冠华:“我们考虑问题要更复杂些,假设..….我.说是假设..…有没有可能这件事是针对你来的?”
“我也考虑过这个可能,但打听了一圈,知情人都说要拆迁建设地铁,我又去政府公开网站看有关工程公示信息,也找到了对应的内容。"林冠华从公文包里掏出打印件递给了人。
总理对照着内容和简易图纸,点了点头。
"既然还有几个月时间,3天后我们几个去实地检查下燕山工程,看到底能不能用,如不能用,接下去几个月抢修能不能使用。我再和主席汇报,在此期间你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傍晚时分,总理把这件事报告给主席,后者十分重视,让总理赶紧检查燕山工程战备情况,回来就开常委会。
检查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一切都按进度执行,404工程进展反而是最快的,11月就能初步投入使用,总理也算放下了心:一旦两个通道断绝,凭借这些库存的资料、设备和物资,也能遥遥领先。
常委会上,大家基本都赞同这思路,唯独董老提出:"能不能想办法和高层接触下,让地铁改道什么的,避免出现不可控局面.
“我也想过,但实在不太保险...…”
林冠华苦笑,"刚稳定下来那2年,我考虑过联系政府的,结果连战略核武器位置、火箭军指挥系统都被美国人渗透了,我便绝了这念头。万一捅出去,其他4国一起施压,国内还不知会乱成啥样子。”
董老很皱眉,把目光投向老总,意思问还有这种事?
老总也叹气:“没想到居然能被渗透成这样子,我算理解杜鲁门和克拉克上天入海都抓不到间谍的恐慌了。"
至于林冠华提出的,中途再上去一趟了结各种事务的要求,常委们意见并不统一,任书记建议不要冒险,反正这几年林冠华回去频率越来越低,获得的实物也越来越少,其实并不那么突出,反而发改委任上的工作更突出。
但林冠华态度比较坚决,一方面也需要收尾,另一方面,好些大型设备他以前顾忌于影响而不敢买,这次反正要彻底改变了,就想方设法弄到手。“至于发改委工作,姚依林同志日常负责管理也可以.…..…”"
林冠华诚恳道,“我其实就提供个工作思路与原则,大部分实际工作都是他们在出面的,包括珊瑚海大战时我在海上漂,发改委由他主持也没出问题。"主席最终拍板同意,指示让聂帅、罗部长全力配合,加速燕山工程建设,调集精兵强将守住长风小院,李成栋全天候辅助,有什么事直接联系总理落实。
接下去几天里,李成栋又恢复到以前的忙碌状态,不断接收物资和包裹,按照规矩,林冠华不把账户钱用完是回不去的,要用钱可不就得接物资么?11月3日,中介提示有关配合征迁的协议已签好并给他看了扫描件,5个工作日内,有关租金尾款会抵达账户,让他留意接收。
林冠华个人房子也已挂牌,对外公开报价3800万,实际建议还价到3500万净到手成交,争取让买家一次性付款。
目前已有2个意向客户,毕竟这套房子确实不错,且因为几乎没人住,装修保存完好,保值率很高。
林冠华算了下,持有8年多、9年不到居然又翻了一倍,这京城房地产实在无话可说.....
11月14日,聂帅亲自通知,燕山404可以使用了,安保已到位,正巧林冠华钱也花完了,他准备再穿越回去。
"哎呦,林总来了.….希客稀.……."看到再次"风尘仆仆"出现的林冠华,老潘夫妇先一愣,随后大笑着与他握手、拥抱。
有段时间潘总对林冠华产生过怀疑,那会儿国家在打击缅甸电信诈骗集团,林冠华正好出差,电话、微信等联系渠道都不通。他十分担心林冠华与电诈集团是否有关联,包括提供的货物有没有可能算是"销赃"渠道。
后来林冠华与他重新联系,并又返回北京送来新的物资,有关账户、销售包括日常都没什么问题,他也就安心了。
再说,林冠华后来也不只提供缅甸货。越南、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的林林总总都有,使潘总越发确信他路子确实广,整个人都在外面跑。东南亚落后地区嘛,又要到乡下去收购,信号、电力断断续续可以理解,又不是什么地方都是北京城,电力、通信断半小时就大呼小叫。更何况林冠华虽出现得越来越少,但每年多多少少还会补货上门,常态化后就好说了。
“听说你那地方要拆迁?连房子都打算卖了?“
“是啊...….林冠华叹气,“政府工程嘛,肯定要配合,连多余租金都退给我了...…”“那打算换到哪个新地址?”
“还没选好,可能也不用了,因为收货越来越难了。”
林冠华苦笑,"以前光在缅甸跑就行,现在同样收货,除国内乡下,几乎跑遍了整个东南亚,和无数地头蛇斗智斗勇!最惊险的一次,两拨人在海上就操起家伙千起来了....…”
这倒也没撒谎,珊瑚海那次打得可欢快了,东南亚地头蛇也被工业总监削平了。潘夫人乐道:“那我看你啥事没有啊,甚至还有点乐此不彼。”
“我们倒腾古玩意,弘扬传统文化,老祖宗心里欢喜,可不就得保佑咱们嘛!“潘总哈哈大笑:“说得好,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