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平壤之春(⑵)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07章:平壤之春(⑵)

21:01,4架B-50电子作战飞机从空军辽阳基地起飞,赶赴鸭绿江畔执行压制任务。经这么多年折腾,中国手里的B-29和Tu-4们已有了不一样的归宿。

大部分情况尚可的飞机被改造升级为B-50类变形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或预警机)或KC-97加油机/运输机,少部分状态一般的B-29保持训练任务,至于状态最差的那一批陆续退役并进行回收。

机体虽没啥大用,但发动机、航电、武器还可以再利用。航空博物馆收获了4架状态最好的B-29展出。

半分钟后,大连基地起飞了2架Tu-95,执行远程预警任务。

虽然Tu-95在噪音控制等问题上存在较多缺陷,但有一点优势是B-50或其他飞机一直赶不上的:优秀的长时间滞空能力!所以持续不断地进行生产,以每年12-16架的速度交付部队并进行各种类型的改造。

B-50毕竟是一次性机体,后续不会生产,再过几年也进入报废期,B-52生产线还未能稳定启用,一切都需要时间。

5分钟后,胡乔木等人起草的《告朝鲜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书》在修改后递交到主席手中,主席反复看了三遍,改了两句话.

一句是将"应朝鲜同志的邀请"改为"应朝鲜人民的邀请",这么多逃荒人口到中国境内,延边朝鲜族表态要回归,已完全可代表人民意见了。另一句是将"为加强团结,各社会主义国家将派遣代表赴平壤举行紧急会议"的紧急两字划掉,改为“民主磋商"。

一边改,一边解释:"紧急二字符合实情,但气氛过于紧张,民主磋商说明朝鲜民主集中制已被破坏,需各国帮助修复..…"众人深以为然。

修改后由总理亲自安排翻译,并要求传单制作务必中文、朝鲜语对照,毕竟朝鲜很多人懂中文,把原文发出去更好些。传单的事还没这么着急,要等明天控制住大局,或情况出现剧烈波动再投放。

是不是一定要投放仍可商榷,夜里是紧急加班、快速印发、听候指令。

忙完这些,主席又交代王稼祥:"等会找时间约见下契尔沃年科同志,通报我们准备干预的正式决心,并邀请苏联同志派员参加朝鲜中央全体扩大会议和社会主义阵营民主磋商会议。

朝鲜领导层改组必须在民主手段下进行,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军事政变或大清洗..…”

王稼祥心领神会:空降兵几小时后就要到平壤了,苏联驻平壤大使肯定有所察觉,那时候如果还不把明确决策通报给莫斯科,就有点不太理想。明天早上8点通报就是颗烟雾弹,是用来麻痹莫斯科的。

但又不可能真什么招呼也不打就直接杀过去,打招呼及组织召开平壤社会主义阵营会议就是后续弥补。

交代完这些,主席又问:"后续还有什么准备没有?万一前方快速突击失利或遭遇胶着或遇到其他势力干涉,我们需确保持续作战能力。"

粟裕点头道:"陆军54、43两个集团军、部署在山东的海军陆战队第3旅正在快速集结,准备作为第二梯队提供支援;驻韩的38集团军除去梁兴初同志率领的先头部队,其他部队也在全面动员,但再多兵力也不建议调集了。

这次行动是以快打慢,不是以多打少,再调集其他兵力,会影响东南、汉洲、南洋各军区平衡,尤其汉洲军区部队撤退还未完成,容易导致思想混乱.....”

相对1949-1952阶段而言,国内军队火力强度极大提高了,但兵力密度下降很多。

为应对朝战,军委在东北囤积了50万大军,自然可一鼓作气,但现在别说东北,就是东北、华北、漠北三个军区合计都没这么多兵力。扣除海空军、火箭军、战略部队、总部与各大军区机关,全国野战陆军总数连130万都不到,其中还有好大一部分部署在汉洲没来得及抽回。

设置这么少的野战陆军是经过考虑的,一般治安维持用轻型装备的武警即可;大规模战役可后续逐步动员;小规模战役,能扛得住130万精锐的解放军野战陆军的国家在地球上找不出几个来。

多招募几万军队容易,但要给部队配齐装备,拥有完整高技术作战能力就费老鼻子力气了。所以军委要裁军,用质量保持优势,再准备庞大的预备役,这都属于再动员科目。

军联会上,林冠华等提议组建快速反应部队:重型合成旅规模,争取96小时实现上约体系内任意部署。

这要求是相当高的,提出后甚至吓坏了一千军方大佬。要知道,上约体系加上中国本土基本等于半个地球了。看过后世资料的常委会支持该设想,将其当成远景目标予以分步骤、分阶段建设,又不是说3-5年内马上实现。

只不过谁都没想到,快速反应部队具体组建八字还没一撇,朝鲜之春就来到了,军委被迫使用未经合练的部队实战验证。唯一优势就是对朝鲜情况熟悉,又离得近,可大胆试试手。

22:07,听说电战机已成功干扰朝鲜防空和雷达系统,钟伟所部空降兵最后一架运输机也已起飞,王稼祥认为时间基本成熟,让人打电话给契尔沃年科,告知政治局讨论结果已出台,有正式答复。

契尔沃年科正准备睡觉,听到消息不敢怠慢,紧赶慢赶在30分钟内换好衣服抵达外交部。

王稼祥也没太多客套,而是道:“经过深入了解,发现以金同志为首的部分势力严重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对民众疾苦不闻不问,却

对持有不向意见的同志进行大清洗甚至用武力镇压......

政治局经过讨论,认为必须进行干涉。

鉴于中苏两国有关中国负责领导亚洲革命的共识,我们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打算尽快采取行动,事态平稳后在平壤召开社会主义阵营民主磋商会议,共同帮助朝鲜同志完成领导层改革与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同时考虑下一步深化改革,切实把国家经济搞上去,让人民群众分享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契尔沃年科有点吃惊,追问道:“这是毛是主席亲自做出的决策,对吧?”“对,主席下达指示,政治局一致通过,事态紧急,让我务必马上转告。”

王稼祥笑眯眯道,“您也辛苦了,赶紧发电报通知吧,再晚一会,莫斯科也下班了。后续有什么情况,明天白天我们继续磋商

目前政治局已开始讨论具

体的千预办法,如有进―步消息,我会及时向您通报的。”

“对对对..…”

22∶48,契尔沃年科心急火燎地拍发完了电报,等莫斯科解码完毕并送抵克里姆林宫,时间已是当地时间18点后了。

布尔加宁的工作时间比斯大林正常得多,大小官僚们不用担惊受怕、日夜颠倒,大致维持了正常作息体系。再加中方说明天早上再给予答复,布尔加宁也就没留下加班,而返回了自己的别墅。

40多分钟后,也就是第一批空降兵开始在平壤落地的同一时间,布尔加宁才看到完整电报。

他有些生气中方没和莫斯科达成一致意见就决定"干预”",真要深究又找不出反对理由来,只好强压住不快,让人打电话通知大家到他别墅来碰头。在45分钟后召开的紧急碰头会上,各种意见沸沸扬扬。

关于中国领导亚洲革命,不但是主席第一次访苏与斯大林达成的共识,也是1957年全世界共产主义大会进一步明确的事实

从政治层面而言,完全无话

可说。

米高扬指出,中国已提议召开社会主义阵营平壤会议,说明也没一手遮天的意思,有什么话可放到那时候再讲,现在无非遴选人员准备派政治代表团了。

言下之意很明确:军事干预不用准备,看中国行动就行,反正我们能说得上话。

坚定干预派们觉得不能这么放任,如果全是中国干预,哪怕最后召开会,也只能体现中国的意志,这对苏联不利,最关键是丢老大哥的面子。布尔加宁对此很不满意,下达两条指令:

一是让苏斯洛夫准备派团去平壤,要求中方先和苏联磋商到位再决定具体改组事项;二是让远东军区和太平洋舰队加快准备,把出发时间从远东下午5时提前到中午12时。由此,苏联国防部紧急忙碌起来,拼命调兵遣将。

米高扬叹了口气,没继续阻挠,而表示默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