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布局(22, 2700票加更)
叹息归叹息,聂帅依然忍不住问:"今天展示的这水平,预计多久能实战化?”
“恐怕30年内没什么希望。”
林冠华解释道,“我今天这架X60,用了27块芯片和其他大量后世设备,集成度最低的一块功率芯片也超过目前水平下最高层次芯片集成度的几十倍。
之所以估计30年,也因为本世界集成电路发展水平被我带快了7-8年,现在所拥有的技术,历史上到1968年才出现或具备能力。
完全按部就班发展,那得50年以上。
27块芯片合计拥有的晶体管,比本世界有史以来所生产的晶体管总和还多上百倍...
这种东西用一块少-一块,不可能大规模。无非给大家--点启示,开拓下思路。
强行要搞也不是不行,我可以不用智能化,用人工后台操作格斗,那对集成电路要求,包括对软件智能就低得多了,美国人自己也搞过无人机格斗的事。”
"搞过?”聂帅眼前一亮,“他们用什么路子?”
没走....
“没走?”聂帅吃惊不已,“什么意思?”
“美国发现无人机有可能可取代战斗机格斗并能战胜F4后,封锁资料并放弃进一-步研究....
林冠华笑笑,“你觉得为什么?是认为此路不通,搞不出来么?”
聂帅懂了:这不见得是害怕此路不通搞不清,而是在位置.上的人害怕演变下去自己没位置。
都可以用无人机进行战斗机格斗了,那飞行员还有什么价值?说不定还不如后方搞操纵,这对整个空军将是颠覆性打击。知名的空军将领谁不是辛辛苦苦上来的?
总不能挑打游戏的肥宅当空军上将吧?
“那我们?”
“也没必要太早介入研究,没意义的...
林冠华道,“无人机目前依托北航系统研究彩虹系列吧,那个更具实战性,其他我再琢磨琢磨,如何解决无人机海饱和攻击的弓|导问题。
这问题必须研究,不容忽视。武库舰是以弹药、导弹充分储备为条件的,在打不垮对手的前提下,引诱对方发射完所有拦截导弹,为我军后续攻击群突入创造条件也属于--种可行战术。
饱和攻击,既指使用饱和武器彻底摧毁敌对力量,也可以指使用海量廉价装备消耗敌对防御力量,拉扯进攻空档。
苏联坦克并不比德国坦克先进多少,某种程度上甚至还落后,拥有数量优势后,其结果就呈现质的变化。
不妨做个有趣的假设,1943年时,苏、德双方部队人员不换,全体技术装备和后勤体系互换,您觉得最后谁能赢?”
聂帅卡壳了,他不知该怎么说。
片面强调武器因素显然很不正确;完全无视武器差距,认为人定胜天,又不唯物。
稍后他想了个好办法:"把这话题抛给老刘,按红、蓝军对抗模拟,不要涉及意识形态,让他头疼去!”
林冠华哈哈大笑。
所谓长虹系列,就是长虹1-3号(CH:1-3)。
历史上1970年缴获美制火蜂无人机后,中国仿制出长虹1号或叫无侦-5,仿制机构也是北航。
现在不用再缴获,直接全套机器设备乃至技术图纸都有。
中国很快实现了基于火蜂技术的CH-1\CH-2\CH-3等各型号仿制和改进,分别用于军事侦察、高空摄影、靶机、地质勘测、大气采样、电子对抗、对地攻击等领域。
CH系列不是火蜂系列的简单复制,在林冠华强调下,已开始用集成电路来改造飞机而强化电子能力。
中方相信美帝一定也没墨守成规,继续老方一贴,必然努力用自己的集成电路成果来发展火蜂系列。
中国没在其他领域接触火蜂不等于美国没研究,可能单纯对方觉得还不够出色,不想打草惊蛇而已。
聂帅最终点头:“你的思路我明白,始终强调新技术条件下的军事改革,要求科技强军。
你放心,你不方便说的话我来说,你不方便得罪的人,我来得罪.....
不适合待在里面的大老粗们,不管过去有多少功劳,都只能忍痛淘汰,这是客观规律!
好在还有武警、还有工程基建队伍,不会像苏联那么僵化。
再说苏联就不改革了么?他们迫于形势不也在砍架子师、影子师了么?与其迫于形势不得不改革,还不如早点改,争取主动。”
澳新战事结束后,林冠华提议新兵基本文化条件最好划到初中,最起码要到高小。
聂帅个人表示认同,但把这设想提交军联会后,遭到很多人反对,尤其自诩大老粗出身的许世友、韦国清等人反对意见尤其强烈,基层部队和干部多多少少也有想法。
经反复沟通、协调,考虑到3年制义务教育已普及,最后勉强确定原则:新兵必须具有高小文化,同等条件下初中优先。
海、空军与火箭军要求特殊,基本按初中起步新招。
3年义务兵役期间一般不再进行扫盲或普及基本识字等工作,而强调练兵,掌握新装备。
军委本身要裁军30万,进的少、退的多,总体而言,1959年冬季新招募的40万兵员中,三分之二具有初中文化。
裁军是得罪人的活,主席既然定了30万指标,就要不折不扣完成,聂帅身为军联会主席,重点负责把这块工作做到位。
好在林冠华又开始大规模钓鱼并定向反腐,用他说法,军队绝非一尘不染的净土,也需保持净化,嘎掉的位置正好可供调剂、供提拔。
正沟通间,冷不防任书记的电话打了进来:“荣臻,小林是不是在你这?”
"对,在我.....今天刚考察回来,在我办公室沟通国防科工委的部分工作。
“那行,让他接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