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出访(3)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68章:出访(3)

站在外人包括苏联普通老百姓的立场上,暂时看不出苏联经济到底有多大问题,甚至可能觉得还不错。

货架上商品供应丰富、种类繁多、挑选余地很大,审美和质量水平也提升了,进口商品尤其中国进口商品完全不需要票证,排队时间减少很多...只要有钱,能过得比以前更好。

至于前段时间电话费、电力费稍微涨价,影响也不是特别大,以前确实是过于便宜了。

只有柯西金、萨布罗夫等这些在最高层的大佬才能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苏联经济循环越来越倚重与中国的贸易,越来越依靠出售移民配额缓解逆差,15年前莫洛托夫等人谋求的经互会体系,越来越趋于瓦解而不是巩固,苏联工业体系开始出现了重大缺口。

这就使苏联高度依赖国际贸易,易别说和中国翻脸,大声批评的底气都开始不足了。

苏联寄予厚望的高端工业,虽然总体实力比中国强,但中国偏偏选择实力更强的欧美货,导致无法出口。

在整个经济结构中,苏联扮演了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商,换回工业化成品,虽是双向依赖,总体处于供应链中的弱势地位。

这难以容忍却又无计可施。

这也是米高扬不愿意因加入太空竞赛而把所有产能都交给中国一样,他想奋力-搏,重塑经互会体系。

哪晓得局势比想得还糟糕,东欧4国早就不稀罕这体系了,要不是还能从苏联身上默默吸点血壮大自己,只怕会干脆利落予以切断。

他枯坐良久,一页一页翻阅着报告,时而面目狰狞,时而长吁短叹。

他忽然想起了1952-1953年,斯大林翻阅着他提交的关于中国报告,对方面部表情也是这般来着。

历史是个轮回,不到10年,开始轮到自己血压升高了。

他放下报告道:“最近中国有什么新的改革措施?”

“有,还不.少...

萨布罗夫道,"在计委层面,他们第四次下调了汽柴油等成品油价格,第二次下调了煤炭特种税,又继续下调电力价格....“

姚依林.上任后,秉承林冠华的思路理顺物价体系,66号汽油批零售价确定为520/570元,并宣布从明年元旦开始,停止销售66号汽油,全面转为70号汽油,转换后的70号与现行66号价格保持

一致,今年剩余时间不再调价--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

降价完成后,国内成品油价格相比较美帝原来近3倍的价格大幅度削减,与苏联的成品油价格已非常接近。

煤炭主要是调低了消费税,各大煤矿按减税的近2倍幅度,压低价格。

案制定后有额外补丁:出口税增加,把削减的消费税全部加到出口税上去,日本想从中国买煤炭,还是一样甚至更高价格。

当然日本也不一定只买中国煤,还可以买朝鲜煤;最起码目前韩国已买了部分朝鲜煤。

这两家间贸易很滑稽,必须由中国船、中国公司执行,朝鲜出口方是中国,韩国进口方还是中国。

等于中国进出口公司啥都不动,凭空转手就能捞取一道中间费。

这又是必然的,南北直接贸易是极大的政治不正确,钱多钱少倒是小事。

在汽柴油、煤炭价格优化后,电力价格进一步调整全社会平均电价第一-次降到0.1元/度。

对采用高压输配电变压器的工厂,采取优惠供电,如35KV工厂线减按75%收取;10KV按85%收取。

谷电时段进行连续生产的大型用电单位,如电解铝、矽铁、电石、电炉炼钢等大户减按50%收取。

“他们这种调价法是什么意思?”

米高扬疑惑道,“就我所知,无论成品油冶炼还是电力供应,无论消费税还是特种税,其收入都归属于国家,降低价格后,国家收入不是减少了么?

中国也是财政赤字,这岂不是进一步恶化了财政?”

柯西金道:“我也就该疑惑派人请教,北京意思是,压低基础产品价格虽会减少部分税收和国有企业收入,但通过降低全社会生产和交易成本,便利于增加对外出口,实现进口替代。

中低端商品,中国国内市场全是本国货,南亚、东南亚等地方,中国货也取代了英、法、美甚至日本等竞争者,大范围扩张。

我猜北京也悄悄增发了一部分货币,他们已推出了50元面额纸币,这是此前从未有过...

发改委没说谎,柯西金推测也对,但看得懂原理和具体操作之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中国有统计局和市场价格司,可根据CPI指数约束印钞,莫斯科又没法干这件事,或者说,莫斯科印票子不需要统计局,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像米高扬这么自我克制的人是很少的。

“北京调价目前已对我们形成了部分冲....

萨布罗夫道,“他们已正式通知远东电力供应系统,希望降低出口电价,如我们不能执行,那这个交易周期,也就是今年10月份结束后将无法续签有关供应合同。

电力工业部汇报了这个情况,我感觉很难办。

--方面出口价确实超过了中国对内供应价,另--方面,如按中国要求调整,远东可能会出现电价倒挂..

“这不可能吧?”

米高扬不解道,“难道我们的生产成本比中方还高?”

“完全有可能,我们那些发电厂,用的还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后的发电技术,能耗很高;更麻烦的是煤炭价格也比较高,要消耗大量铁路运力....."

柯西金叹了口气,“出口越多、亏损越大,但不出口,电力系统工人又没法安排...,我这两天也为这件事而伤脑筋。”

苏联在远东的发电厂乃至其他工业系统需要的煤炭,原来主要有4个来源:库页岛煤矿、蒙古煤矿、丘利曼煤矿和中朝进口煤炭。

中国很早就停止了对苏联的煤炭出口,蒙古煤矿出口也基本停止,平壤之春后,朝鲜煤炭出口大规模转向。

等于所有远东煤炭供应都需要依赖贝阿铁路以北的丘利曼煤矿,偏偏这是个高寒地带的冻土煤矿,开采条件不好,产能有限。

在计委重新组织下,从西西伯利亚通过铁路向远东输出,总体输出路径高达3700公里,相当于把天山省煤炭送到广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