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暗流(14)
亲自审讯结束后,康生与罗瑞卿乘车返回。
罗瑞卿还惦记着追问陈伯达那份林冠华材料的事,故意道:“明天看来还得加大力度审,明天你来还是我来?”
康生心知肚明他想问什么,狡黠道:"要不你来吧,我明天和克农同志看一看从两人家里、办公室抄出来的东西,你不是说截获了好些机密文件
么?这就是铁证。”
罗瑞卿不疑有他,满口答应,两人又与李克农碰头,并听取罗青长等行动组汇报的情况。
把陈伯达、师哲两人出其不意监控起来后,罗青长赫然发现两人家里有多份中央绝密、机密级文件,着实被吓了一大跳。
按最新保密制度,绝密级文件一般要求在办公场所保管,不能带回家中留存;如果高级干部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家中办公、批阅,那在完成后应
交给中央配备的机要秘书保管并存放于指定位置。
这才是给领导人配备那么多秘书的用意所在。
规定是死的,事是活的,比如有时候首长批阅完很晚了,或者有时候居家办公,那临时存放在首长手边也合理,包括主席在内,所有人都有过
类似情况。
但像陈伯达这样,绝密文件会签完不上交、不归档、不指定专人保管,甚至秘密保存复印件归自己阅读,绕开正常调阅纪录等流程,极为罕
见。
虽然陈伯达手头的绝密文件有些已过去好些年头了,哪怕现在公布也不算什么太要紧的事,但如此赤裸裸挑战保密制度,极其令人炸裂。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陈伯达一个搞理论研究的老夫子,却经常喜欢研究经济、外交领域的绝密文件,还反复划线、批注。
李克李农能理解他在在寻找什么把柄和罪证,但如此胆大包天的行为令人瞠目结舌。
师哲手头的文件比陈伯达倒少很多,但问题更严重:陈伯达持有的绝密件,好歹是一个政治局候补委员有资格能看到的;
师哲区区一个厅级的俄语翻译和秘书,有什么资格看那些绝密件?更别说留档保存。
虽然师哲保存地方相当隐匿,甚至从痕迹上看已好久没动作了,但他格别乌的背景和炮制手法,让李克农不敢怠慢。
鬼知道这些玩意他有没有泄露?
更令人疑惑的是,通过对师哲妻子周惠年的问讯,告知并不知情师哲有关文件的由来和意图。
这就有两个可能:要么说明周惠年包庇,要么说明师哲特意避开了周惠年。
毕竟周惠年长期在特科工作,对保密体系很清楚。
相反,陈伯达的妻子、比他小18岁的刘淑宴倒老老实实承认老夫子平时会看那些文件,只不让自己看,她--直就没看也不敢多问。
兹事体大,李克农决定暂扣周惠年、刘淑宴并进一步深入调查。
扣留刘淑宴好说,李克农直接能办;周惠年是特科成员,也是党的干部,还是康生秘书,身份有些敏感,要先征求康生本人意见。
康生内心不希望周惠年被隔离审查,但现在出了这么多问题,他再态度强硬不允许调查,那问题就更多了,顺水推舟表示同意,甚至还当两人
面给周惠年打电话,让她积极配合组织调查。
表面上你好我好,但康生心里惦记着陈伯达那张破嘴,想办法又给曹轶欧打电话。
电话内容光从表面听--点问题都没有,但曹轶欧已知道陈伯达被隔离审查,正急着打听有关消息,康生的暗示让她瞬间明白了。
趁康生拖住罗瑞卿、李克农的机会,她立即安排心腹通过内线传递消息,让陈伯达好自为之,不想死的话最好嘴巴严实点。
这番威胁让陈伯达意识到了风险,静下心来仔细盘点,终于想通了:检举林冠华并不能脱罪,现在办他的人当中,领头的就是李克农。
高层都知道林冠华“直接'受李克农指挥,"“间接"受总理管理,检举林冠华有问题,指责他是修正主义头子,还是位于刘少奇、陈云之后的走资派三号头目,那岂不是把李克农、周恩来等人都牵扯进去了。
这还能有好果子吃?
当时他说漏嘴是希望威胁康生,让他高抬贵手、网开--面,这回明白了:检举材料被康生拦截这件事并扳不倒康生,对方大不了就是没汇报的
责任,相反还能打扮为维护正确路线的代表。
连林冠华乃至主席也不能把康生怎么样。
陈伯达压根不知道康生通过王力、关峰两个内线获取了戚本禹的材料,他的认识还停留在自己递交材料被康生推三阻四拦截,最后被迫收回的
阶段。
第二天罗瑞卿单独提审时,陈伯达的口风又变了:“我想要检举揭发,但材料还没写....最近一直想着这件事该怎么做文章,要不然苏联大使多问
两句,我怎会无意识说漏嘴呢?”
反正咬死三句话:
-我不是间谍,是无意中说漏嘴的;
-检举林冠华是我确实有意见,不赞同,我作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对另-个政治局委员还不能有意见?
-家里保密文件是我研究使用的,违反了保密规定我承认,但没给别人看,更不用说给外国人了!
问半天不得要领,罗瑞卿毕竟不是专业干审讯,放权给其他人去管。
唯一要求就是看紧点,别让他自尽或被自尽,他隐隐约约觉得这事多多少少与康生脱不了关系。
无非老康不明说,暗戳戳使坏。
罗瑞卿很清楚林冠华的身份由来,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历史问题,在平安夜当天傍晚还找林冠华聊了聊,让他小心点。
罗瑞卿最怕陈伯达攀咬林冠华身世有问题,万一要是康生介入,怎么查都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