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危机(10)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287章:危机(10)

在各方面相互交织时,匈牙利包围圈战斗还在持续不断进行。

布达佩斯时间18:15,赶在太阳落山前,东西装甲矛头终于正式合拢。

元帅团判断很精准,两家会师地点在索尔诺克以东略偏南的95公里处!在下午最后合拢前几个小时里,上约联军拼命猛攻,苏军拼命从尚未封闭的缺口处逃跑,等包围圈正式合拢时,苏军又损失1万多人并跑出去近1万。

最终包围圈人头变成了14万。

一天一夜打下来,19万围24万变成了19万围14万!听到包围圈全线合拢的消息,纳吉在防空塔里喜极而泣,热烈拥抱每个人!在同一时刻,地下指挥部里的马利诺夫斯基已如同一头愤怒的雄狮,在跳着脚骂人。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打不过中国人也就罢了,现在连南斯拉夫、匈牙利人的部队都冲不动了么?不要和我说空中火力,敌人空中火力哪天不猛?”骂了这个又骂哪个,踢翻了椅子、砸碎了杯子,到最后实在无计可施,只能然喘着粗气。

能骂的部队还是他能联系并指挥调度的,更多部队连呼叫都呼叫不上,或者稍微有点苗头通信又中断了。

到最后,他颓然依靠在墙壁上,无力地喃喃自语·“我真傻……真的…···当初赫鲁晓夫和萨哈罗夫说战术核武器没啥价值,我就真信了。

要现在有核炮弹或核火箭,部队就能杀出条血路来。

”美国一直在费心搞原子安妮、诚实约翰乃于戴维·克罗塞特无后坐力炮但苏联由于技术限制和经费不足,不太重视战术核武器发展。

赫鲁晓夫醉心于导弹家族,布尔加宁不希望动用核武器。

所以苏联战术核武器进展非常缓慢,到目前为止也只有240mm核迫击炮弹和203mm自行榴弹炮炮弹在研发。

而这两种战术核武器能发展,还借助了攻击防空塔战术的东风。

即便这样,在内部非常不看好,无论是203mm核炮弹还是240mm核迫击炮弹的射程都非常近,还没等他们打到防空塔,防空塔上面的炮火就足够致命。

苏联有确切情报,中欧防空塔防线,包括捷克、匈牙利、土耳其等防空塔,都不同程度配备了三防系统,战术核武器只能污染顶部的高射炮而无法快速有效地杀伤内部人员。

不过,只要能瘫痪对手炮击能力,不摧毁防空塔问题也不大。

没想到现在大军被困,无计可施的马利诺夫斯基居然想起了战术核武器。

眼看他发泄得差不多了,巴巴贾尼扬上前:“部长同志,包围圈已经成型,我们必须下决心突围了………”“突围?”“刚刚收到了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今天凌晨三点,空降兵将会在欧罗什哈佐附近空降,攻击敌军后路。

总参谋部要求我们,集中该方向全部可用装甲力量,抛弃一切用不着的重及难以携带的装备,全力攻击,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去后迅速进入罗马尼亚境内,摆脱敌人追杀……”马利诺夫斯基立即扑到地图上去看,片刻后点头:“这主意不错,哪个参谋给的建议?这人以后你们要给他晋升军衔并委以重任…………“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亲自确定的办法。

”“哦………他啊…….那升不了啦…..马利诺夫斯基叹了口气,“不过,就算这样也只能解决东南方向4-5万部队的出路………其他部队距离太远了,油料又不充足,靠步行走不了这么远的………洛西克上将小心翼翼道:“还有个途径是坚守48小时,总参谋部会从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和莫斯科军区调用6个师、8万人组成解围部队从利沃夫南下,击穿米什克尔茨一线敌军,接应我军北线、西北线部队撤退。

其他贴近多瑙河、布达佩斯一线的部队,油料、弹药完全不充分的部队及机动能力差的步兵单元,就只能原地固守、争取时间了。

”马利诺夫斯基点点头:“这也是个办法,如果军衔还能晋升,建议给这位同志也升一升…….洛西克面露尴尬,小声道:“这是总参谋长比留佐夫元帅给的建议,他本来要亲自带部队解围,最后决定留在总部坐镇,由帕维尔·巴甫洛维奇·博卢波雅诺夫同志负责指挥解围兵团接应我们。

”博卢波雅诺夫2个月前刚晋升为装甲兵元帅,是直属于总参谋部的坦克兵主任,放德国语境下就是装甲总监,和当年古德里安位置一致,有消息说他很可能会接任第一副总参谋长。

“寞王星行动怎么说?”“主席团派葛罗米柯同志去东德紧急沟通、协调了………格列齐科元帅已在进行秘密动员,目前就是要说服东德同志一起参加,及愿请捷克方面让开通道…巴巴贾尼扬道,“但这不是2-3天能解决的,可能需要再坚持5天。

”马利诺夫斯基点点头:“既然总部都有安排,那就按这办法去做…巴巴贾尼扬同志,你立即赶去东南防线,指挥那里的部队趁夜色突围;塔西克同志,你去西北方向,收拢部队,准备与博卢波雅诺夫同志配合…我留在这里,带着孩子们坚守阵地,等待最后的寞王星解围…………两人大吃一惊,不约而同道:“部长同志,这太危险了,您去东南方先突围吧,我们留下!”马利诺夫斯基摇摇头道:“我走不了啦,你们还记得不记得,我来的时候就说过,我回不了莫斯科了……….看目前这架势,整个元帅团都惊动并在出谋划策了,我回去后还有什么脸见他们呢?你们都还年轻,赶紧走吧这里我留下就行………”塔西克喙陶大哭:“长官,您走吧,苏维埃不能损失一个元帅啊!………总有人要留下掩护你们的我老了,我掩护你们走吧!”马利诺夫斯基凄凉一笑,“你们放心,苏维埃只有战死的元帅,没有投降当俘虏的。

”他说干就干,把参谋部里所有人员召集起来,分成三拨让他们自由选择要突围的,入夜后就可以行动了;留守的,继续呆在指挥部里。

夜幕降临,所有人都做出了选择马利诺夫斯基看了眼留守军官,亲自劝说几个年轻校官也一起撤退突围。

然后让突围部队人员把指挥部里留下的其他年长军官的遗书、家信都全带上,出去后交给家属。

分别之际,马利诺夫斯基亲自把两人招到跟前,两人以为他回心转意,打算最后再劝说一番。

谁知马利诺夫斯基道:“你们突围出去,乃至战后总结,需要梳理责任、进行处分时,记牢一点,把责任都往我身上推…是我刚自用、不听你们的建议;是我指挥了大军行动;是我错误安顿了兵力部署是我逼追主席团和中央…总而言之,问题都是我一手导致的!你们没错,你们做到了一个军官应该做的一切。

”两人面面相靓,巴巴贾尼扬于心不忍:“长官,您多保重,别想这么多了,再坚持几天,解围兵力就来了……“就算能出去,会有人放过我么?”马利诺夫斯基摇摇头,一字一顿道,“我不会回莫斯科的,以后的路只能靠你们自己了,我本想战争结束后重点培养你们走上更重要的岗位对不起,是我连累了大家大!”19:45,马利诺夫斯基根据有关要求,下达分头突围的命令:-由他本人率领4个编制不全的步兵师、所有无法行动的重伤员和指挥机关剩余人员共约5万人固守;-由巴巴贾尼扬赴东南方指挥部队准备突围入罗马尼亚;-由塔西克付西北方指挥部队准备突围退回乌克兰。

为确保突围部队能有足够燃料,马利诺夫斯基下令把所有机动油料乃至步兵师库存的剩余油料全交给突围部队集中使用;留守部队坦克、自行火炮只有最后的车内存底,一旦打完就只能充当固定火力点使用。

为给突围部队争取时间并迷惑进攻方,马利诺夫斯基决定指挥部继续留驻凯奇凯梅特附近,让各步兵师适度往回收缩,缩短战线,准备挖壕死守。

突围不是上下嘴皮一碰就能完成的事,需要对兵力重组,迫切需要。

在苏军分头落实突围计划的同时上约联军也不紧不慢地在缩小包围圈,尤其多瑙河沿河一线,在大量苏军往后收缩、撤退时,后路匈牙利预备队便开始在护卫舰队、鱼雷艇部队等掩护下大规模上岸。

以往他们只是渗透骚扰,现在变成了步步进攻。

阵地上空,美国照明弹不断飞上夜空,把攻击地段照耀得亮如白昼。

欧洲方向本来有大量的库存二战照明弹,土耳其战役时七七八八用了很多;美国国内又紧急生产不少,但中间账目始终混乱不堪。

二战的烂账借着土耳其战役清理了一部分,但土耳其战役本身还有一批烂账。

现在借着援助法案,一股脑儿陆续做平。

按欧洲后勤司令部的统计:匈牙利战事期间,匈方每天平均使用1000-1200发照明弹;到全线大反攻的3月18日-19日,一天就用了上万发!整体打下来,3个月共消耗美式照明弹18万余发,相当于联合国军在朝鲜战争上总消耗量的75%。

美国后勤系统也知道造假账不能太离谱,得要确定标杆,匈牙利面积和朝鲜半岛差不多,兵力略少,消耗量打75折还是可以的嘛。

秦基伟拿到单子都笑了:“你们有这么多照明弹库存?我怎么没见过?”艾布拉姆斯支支吾吾道:“账目上有,帮个忙呗…··…·总统刚同意我组建2个无人机营,我想和你沟通购买控制模块的事,你看能不能订800个?用空运方式加急送来?运费我可以承担。

”“你上午不是说要400么?我刚和国内说的也是400。

”“400只是一个营的,现在忽然需要2个营,总统刚给了充分预算。

“行,那我赶紧打电报,通知他们加送。

”艾布拉姆斯用手指弹了弹单子道:“那你说,我们的照明弹库存和实际移交数有这么多么?”“啊……有有有……我签,我签………秦基伟三下五除二签上大名,“我会让军调处盖章后给贵军后勤系统送回去。

”艾布拉姆斯乐呵呵道:“那行,我先和大家一起去研究如何配置信号并安装控制模块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