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爆裂(7)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04章:爆裂(7)

“边境交战终于打完了………齐奥塞斯库长长地舒了口气,有条不紊地用电话下达命令,“伤重的尽力抢救,不但进入我国境内的苏军要抢救,对面上约部队受伤人员,也要派精干的医疗组给予救治,不可偏袒。

本着人道主义精神,问对方要不要我们派人帮他们掩埋尸体、收拾骨灰、清理战场什么的····

这毕竟发生在边境交界地带,很快开春了,万一发生瘟疫或传染病对两国人民都不好,污染了环境、水源、土地,也有害生产。

苏军户体暴户荒野也不体面,让下面的同志辛苦点,送俄国人最后一程。

轻伤的、无伤的,安排休养几天后马上送回苏联,对莫斯科同志一定要仁至义尽。

务必交代明确,所有苏军军事物品,不管在边境外还是边境内,全是对面的战利品,包括缴下来的这些东西都一并移交给上约的同志。

不属于军事序列的个人物品,由你们收拢规整后移交给莫斯科方面,到时候让他们移送给战死者家属。

外交层面我会和铁托、纳吉同志进一步沟通,我们的国内舆论不要报道战事,只能报道中央恪守中立的立场和积极提供人道主义帮助的具体行动。

哎呀,这次的彼此误会真是太深了,怎么就能打这么惨呢?到时候开国际共产党大会,我免不了要批评他们几句。”

不出齐奥塞斯库所料,三方都爽快接受了他的提议,还对他表示感谢。

下面的官僚和将领也对这位国家二把手佩服得五体投地,德治同志身体不好,但接班人选得确实不错,可以放心养病。

突围苏军近乎被全歼,其他战场苏军的形势也很不好。

到3月23日夜间,解围兵团抵达战场整整24小时了,依然只夺取了第一道阵地,尚未与德布勒森包围圈接上头。

凯奇凯梅特包围圈里的马利诺夫斯基部,被无数燃烧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及203mm重炮连续轰击,防御范围大幅度缩窄,兵力从5万余掉落到不足4万;

南斯拉夫包围圈里的苏军,听说突围部分已近乎全歼的消息后,抵抗意志趋于下降,陆陆续续出现向南斯拉夫人投降的场面,兵力从4.5万降到3万出头。

德布勒森8字包围圈虽因解围兵团近在尺,抵抗意志最坚决,但同样遭到凶猛进攻,战场范围一再被压缩。

塔西克部战斗力尚可,但缺少补给和弹药;德布勒森部虽有物资,但战斗力不强。

而8字中间环的阻击者依然牢牢嵌入其中,让苏军得不到打通机会。

在无法掌握制空权的前提下,203mm重炮对雅库鲍夫斯基解围兵团的威胁实在太大,他要求必须帮他解决这问题,否则部队无法寸进。

至于扎哈罗夫承诺的24小时后送来另外2个摩步师,他本就不抱太大希望,相比之下,真没抵达反而没那么失望。

即便如此,该催还是要催。

3月24日,匈牙利战场进入新一天的殊死搏杀。

在主席团亲自下令及比留佐夫求下,空军和防空军难得协同作战,派出43架以Mig-23为主的战斗机掩护27架Tu-22向击阵地发起冲击,重点要敲掉203mm和其他重炮阵地。

这回苏联人也算下了血本,一共造出来50多架Tu-22,除前期损失和训练坠毁的几架外,能动弹的全带了出来。Tu-22虽能以1.5倍音速超低空突防并携带大量弹药,但从整体来说并不是一架成熟的飞机。

发动机在轰炸机机身上方,加速时会导致轰炸机低头,再加费力的液压传动系统,每次执行完任务都把飞行员手上磨掉一层皮。

飞行员在操纵中被一道竖梁挡住了视野,加上仪表盘如一团乱麻,开关按钮设计多半不合理,除试飞期间的六次严重事故,量产后也是边产边摔。

历史上一共生产了313架,训练摔掉了70多架,坠机率超过了百分之二十。

现在赶工更急,坠机率高达25%。

更要命的是,由于飞机拥有有硕大而锋利的尾翼,及机背后方部署发动机

的原因,使用常规弹射风险太大,图波列夫设计局别出心裁地研制了向下弹射的座椅,最低弹射高度为350米。

本来向上弹射的常规弹射座椅生还率就只有百分之六七十,Tu-u22三个座椅都向下弹射,一旦出了事故,可想而知飞行员生还率是多么微乎其微。

至于起降期间发生事故,飞行员只能自求多福,因为弹出来直接撞地,死得更快。

讽刺的是,许多苏联飞行员明知道这种飞机危险,依然抢着飞,执行完任务从飞机上下来后还个个面色红润,豪气冲天。

因为Tu-22供氧冷却系统里内置了450升纯谷物酒精用于降温,这玩意就是伏特加代名词,但凡谁家里没了酒,提着桶就奔着冷却剂去了。

历史上苏联空军喝冷却剂的传统正由此而来,戈尔巴乔夫下达禁酒令期间,唯一光明正大有酒喝的也就只有苏联飞行员了,所以Tu-22也被称为酒窖。

别的不说,没这股伏特加支撑的劲头,还真不敢硬闯上约空军已牢固掌握制空权的匈牙利战场。

苏军飞行员又不全是明哲保身、只为镀金的官二代,还有很多不怕死的好汉。

超音速低空突防确实要比伊尔-28、雅克-25这种过时货威力要大,在这次进攻中,上约方纵深地带承受了一定伤亡,包括203mm自行重炮营损失了三分之一强。

苏联飞机为此付出了更惨重的代价。

在地空导弹、自行高射炮和战斗机部队联合绞杀下,苏军损失了17架Mig-23和13架Tu-22,剩余逃回去的14架Tu-22中还有不少带着伤,飞着飞着自己又摔下来2架。

不管怎么说,国防部和空军没有晃点解围部队,承诺的掩护总算到位了,战果也有了。

在此加持下,当天夜里,雅库鲍夫斯基带着部队有效击穿了第二道防线。

本来按原定计划,击阵地坚守2天就可以撤退了。

但前线匈牙利官兵一致认为,解围兵团敌人没想象中那么强,特别是德布勒森包围圈的敌人比预计得还要弱。

他们压根就没办法从背后发动反击,腹背受敌情况并没出现。

大家都已知道突围苏军被歼灭了,其他两个包围圈也在日益压缩,他们同样希望漂亮干脆地消灭敌人,请再狙击一段时间,为兄弟部队歼敌创造机会,为中国援军到来再争取更好的局面。

既然部队斗志如此高昂,杨得志便调整布局,为给快反部队部署到位争取时间,决定再打一天,将阻击时间延长到72小时。

至于203mm重炮营剩余弹药也不多了,正好第三天全部打完后炸掉!入夜后,雅库鲍夫斯清点损失,同样欲哭无泪。

仅仅48小时,他带过来的6万多精锐部队已损失了1万多人,而等待解救的德布勒森包围圈里,幸存苏军已从48小时前的8.8万人跌落到已不足7万了。

更惨的是,空军支援虽一直没断,但始终没能获取制空权,反而每次都损兵折将,故明天进攻还要面临更多考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