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爆裂(25)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22章:爆裂(25)

听到谢列平让自己去索契度假,布尔加宁甚至脸有笑意:“呦,这不像你的风格啊,这不让我搞腐败嘛,哈哈哈上次中国方面也说在海南修了滨海别墅,在巴厘岛有度假村,让我有空去享受下热带风情………两人都不叽声。“行了,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我都准备好了.……….…”

两人这才注意到,布尔加宁刚才在写什么东西,现在明白是辞职信。“你们商量好了么?谁来当新的总书记?”

两人都摇头,别说新任总书记了就这么带人来“逼宫”都没和米高扬说呢。

“你们两个想当总书记么?我看你们还算有点行动力。”布尔加宁意味深长道,“想的话,我可以在辞职信里把名字给你们写上去,当然,最终行不行,我说了就不算。”两人赶紧推辞,开玩笑,逼宫已超出正常范畴,再让对方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去,那不是明目张胆地抢班夺权么?谢列平难过道:“总书记同志,我们也不是为自己,更不是为能当总书,记,我们只希望给国家找一条更好的路,我很感激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器重和培养,只是………”

波德戈尔内也叹气:“布尔加宁同志,让您承担全部责任是不公平的,事情发展到现在,方方面面都有问题,包括我和谢列平同志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不过您是我们的领袖,很多事只能如此……”“难为你们还为我说了几句公道话。”布尔加宁道,“我一会就把信写完让你们带回去,你们可以充分酿讨论谁是新任总书记的问题了,晚上10点我最后一次以总书记身份讲话,宣布匈牙利战事停止、向中国求和并承担全部责任,后面就看你们了,我累了,确实需要休息段时间………”两人互相点了点头,15分钟后拿上布尔加宁的辞职信,重新去找米高扬。临走时,谢列平还撤走了所有内务,部人员并向刚刚被扣留的保卫人员表示道歉。理论上说,这很容易被反杀,上次,拿下赫鲁晓夫,那会儿谢洛夫就控制了所有交通甚至切断了电话线,但不知怎么的,谢列平就相信布尔加宁不是这样的人,也不愿意采用这样的手段。布尔加宁或许对不起其他人,但一定对得起他谢列平。看完布尔加宁亲笔书写的辞职信米高扬长叹一声,悲从中来。

柯西金道:“米高扬同志,现在情况危急,我建议您兼任总书记,带领我们前进·………其他几人也是这意思。出人意料的是,米高扬摇摇头:“我建议总书记挑选年富力强的同志上去,这次很多事不光布尔加宁同志一个,人的问题,我也有责任,这种局面下,我不适合当总书记………”众人面面相靓,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谢列平壮胆道:“那您建议谁来担任呢?”

“你想做么?”“我?”谢列平吓了一跳,“您别开玩笑,我连主席团成员都不是,哪有资格担任总书记。”“布尔加宁同志有没有推荐谁?”“没有……….”谢列平道,“他问我和波德戈尔内同志有没有意向担任总书记,我们都推辞了,他建议主席团尽快开会讨论………”波德戈尔内眉头动了下,最终一句话也没说。说句实话,谢列平对总书记真没想法,波德戈尔内在内心还有一点点希望的,尤其在米高扬明确不想当总书记,提议让年轻人上去后,他的内心起了不一样的波澜。但谢列平这一说,波德戈尔内反而不能开口了,要不然不就显得“逼宫”动机不纯么?懂的都懂,现在这形势下,不管谁当总书记都需要米高扬的支持和力挺万一米高扬心里不愿意,可不就是弄巧成拙?柯西金很是皱眉,最后道:“那这样,不管谁当总书记,别尔乌辛问题都要解决,他的狂躁情绪、对米高扬同志的污蔑和秤击、对波拿巴分子的纵容和偏祖,都起了很坏的影响。”

众人一致点头,别尔乌辛绝对要拿下,他比谁跳得都高,一堆人看他不顺眼。7点钟,没有布尔加宁的主席团再次碰头讨论。米高扬什么也没说,只把辞职信交给众人看,并示意别尔乌辛第一个看。

看完后别尔乌辛脸色大变,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最后哀求道:“米高扬同志,我能不能也辞职退休?”

米高扬挥了挥手,对方失魂落魄地离开了会议室,勉强还有点庆幸,至少命是保住了。若非米高扬开口,他相信其他人恨不得撕碎自己。

年逾八旬的伏罗希洛夫酌道:“布尔加宁同志为党做过很大贡献,不说他当总书记以前那些蜕蜕业业的工作,就是担任总书记这几年来,除匈牙利问题上犯了重大决策错误外,其他工作还是可圈可点的。

他犯的错误,我也有很大责任,需要做自我批评,我年纪大了,时常感觉力不从心,这次同样正式向组织提出退休申请。

在退休前,我提议由米高扬同志担任总书记,继续带领我们前进。”听到老元帅也要辞职退休,众人都很吃惊,但也没多劝说。

出了这么大事,尤其还涉及波拿巴主义,接下去可能要清洗元帅团,伏罗希洛夫急流勇退也不失为好主意,否则他会很尴尬。

米高扬把刚才的话重新说了一通意思他不当这个总书记,换年轻人上。剩下的年轻人当中就只剩下萨布罗夫、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戈尔内三人比较有资格了,众人讨论半天,又相互谦让了一个多小时,依然没能达成协议。米高扬最后道:“不要再推来推去了,萨布罗夫同志,您来当总书记吧?”

萨布罗夫惊慌失措地站起来:“米高米扬同志,我一直以来就管计委和经济,辅佐您开展工作,从没负责过全局啊…….”

“不要谦虚了……”米高扬沉声道,“计委工作不好干,也算全局了,你是有经验的。除此之外,在其他年轻点的同志当中,你担任主席团成员时间又最长·………..下一阶段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大,未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重点把经济抓上去,您的经验和管理能力对党和国家至关重要。”众人一想也对,主席团成员中,除去布尔加宁、伏罗希洛夫和米高扬三人,确实以萨布罗夫成为主席团成员的时间最早,资历最深。在米高扬不当总书记的前提下,萨布罗夫可能不一定最合适,但资历最过硬,也算能够服众。

有米高扬力挺,伏罗希洛夫赞同,再加资历摆在这里,其他人不管内心怎么想,都一一举手表决同意萨布罗夫接任总书记。

又经过一个多小时沟通,算把主席团名单和有关职位变动陆续确定下来。萨布罗夫接任总书记;米高扬继续当部长会议主席;勃列日涅夫接任伏罗希洛夫留下来的最高苏维埃主席,排名位居第3。波德戈尔内担任书记处排名第一的书记,排名跃居第4。柯西金排名第5,拟任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计委主席,算全面接手萨布罗夫的工作;

最开始跳出布尔加宁阵营的阿里斯托夫担任部长会议第二副主席兼俄罗斯管理局局长,主席团排名第6本来排名第8的阿富汗书记谢洛夫最为倒霉,虽然他在中央时间不多,但因几次关键会议都支持了布尔加宁,再加他在阿富汗搞得也不好,与红色亲王关系紧张,勃列日涅夫等人对他颇有微词。

上次潘可夫斯基间谋案中他的责任很大,最终被布尔加宁保了下来,但克格勃调查显示有关间谍案还在发酵,这次也被拿掉。

说到底,米高扬不喜欢他;而勃列日涅夫因为他在阿富汗瞎搞,也很恼火,大家一合计,谢洛夫直接被拿下。

勃列日涅夫推荐心腹小弟契尔年科去担任新的阿富汗第一书记,米高扬顺水推舟同意了。接下去就该增补主席团人选了。谢列平逼宫算有成效,再加工作能力被很多人认可,米高扬提议让他进入主席团,排名第7,正式职务是书记处排名第二的书记,不再担任克格勃主席,预计推荐密友兼助手、年仅37岁的谢米恰斯内担任。

波德戈尔内不再担任乌克兰第一书记后,照例由第二书记、波德戈尔内得力心腹和助手谢列斯特进入主席团并继任第一书记,排名第8。这是雷打不动的传统,乌克兰第一书记必然是主席团成员。分管宣传工作的苏斯洛夫很多次附和布尔加宁,但大家没着他不放,因为他从意识形态出发,有关提议确实算分内之事,且他也反对大规模战争尤其是核战争,所以继续排名第9。本来主席团有11人,这次米高扬打算将其改组为苏共政治局,最多就10人,最后一个名额他提议由哈萨克斯坦新任第一书记库纳耶夫担任,显示中央对地方加盟共和国的重视。

众人热议一番后都接受了,包括退休的伏罗希洛夫认为这也很重要。

至于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和部长会议主席进不了政治局,大家又装没看见,反正主席团主流派还是乌克兰派,其他不说,总书记萨布罗夫不但是乌克兰人,在进入中央前,一直都在乌克兰工作。

波德戈尔内只能服气,虽然他只比萨布罗夫小3岁,但后者在卫国战争时期就当上了计委主席,那时他连乌克兰党委委员都才刚刚选上。讨论完后,葛罗米柯做了声泪俱下的自我批评。

本来他很有机会进主席团的,但这一系列事件中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自己也想辞职,但米高扬考虑再三,认为葛罗米柯大部分算奉命而为,不宜太过求全责备。

目前苏联还需要职业外交官,他慰勉一番,让葛罗米柯留任,但无法成为政治局委员,只保留候补委员身份。

葛罗米柯感激递零,正式还是候补没那么重要,他经常能参加主席团会议,也有提议权,某种程度上正式与候补的界限并不分明,有米高扬力保,这一关总算有惊无险地闯了过去。

9点缺15分,米高扬拿着会议纪要去找布尔加宁沟通并请他签字,毕竟后者辞职信还未生效,理论上还是党的总书记。在布尔加宁签字后,有关调整还需要中央委员会追认通过,米高扬打算尽快召开临时中央全会。两人关起门来说了些什么,其他人,已无从知晓,反正谢列平看到,最后两人一起出来时眼角都挂着泪花,表情显得十分难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