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斡旋(16)
主席团思想算解放了不少,为了搞钱,适当卖点领土是权宜之计,没啥大不了。
必要掩饰还是要做,单纯卖土地太难听,交换、补偿等等听上去就顺耳多了,且伊朗交出来的3000多平方公里有城镇和人口的,而苏联交出去的这批很多是戈壁且没有人。
至于上面居民,早就进行迁徙,方向之一就是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是民族成分和结构最复杂的地方,充满了中国送来的移民,也安排了苏联很多迁徙人口,还包括苏联在二战时期强制迁徙然后又回归的少数民族。
比如克里米亚鞑靼人、高加索车臣人,又比如卡尔梅克蒙古人。
国防部很清楚,这些少数民族对付欧美军队是不行的,但用于镇压内部、对付土耳其,勉强还可以用一用,也不用太担心他们叛逃。
局部动员体系强化后,不但新移民主动参军全部接纳,以前那些不征或少征的少数民族人口也纷纷投入了军队充实后备力量。
没办法,军队损失太多了,匈牙利战事报销了40万,还有7万多还在休整无法作战。
根据春季动员指令,在1962年6月30日前满18岁的人口也要加入军队。
这批人口其实就出生于1944年上半年,虽然那时候苏联国内情况好转了一些,但依然是人口出生低谷。
按理说这些新兵最多是在后方训练被维持,但现在适龄不足,只能把他们投入编制并拉到波兰去充当二线部队。
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搞波兰政变,就是要把波兰那30多万军队用起来。
根据元帅团密商结果,波兰这30多万部队不一定能打赢德国人,但只要把他们用上去,消耗、牵制德军,争取更多时间,国内就能动员起更强大的力量来作战。
除此之外,波兰后续也将进一步动员,这毕竟是个有3000万人口的国家,人口潜力比较丰富。
一旦出现最最恶劣的场面,那只要把波兰的有生力量在战场上消耗殆尽,将来就不会构成对苏联的重大威胁。
主席团和元帅团讨论时隐晦地谈到了这个问题,谈到了波兰的“转向”,而布尔加宁在遗嘱中说"背叛"其实也明确指这件事。
一个华约成员国在面对苏联有难不伸出援手反而试图中立,在莫斯科眼里还不如死了最好!
这一切都是瞒着罗科索夫斯基的,虽然后者隐隐约约能猜出一点,但也没办法。
某种程度上,他也是被裹挟加入的。
理解了这维度,就能理解为什么目前主席团被架住了而不能妥协的道理。
假设坐视东西德合并、波兰倒戈,那德波联盟就有1亿多的人口及100多万军队了,这是莫斯科做梦也睡不着的。
中国当然有更多部队,但主席团明白,只要不去招惹太多,中国绝不会打过来。
德波就不好说了,因为他们不但不能完全自主,还有领土纠纷,更重要的是后面还有个美国呢。
真以为莫斯科看不懂土耳其她牙咧嘴是有人教唆?主席团搞钱毫不吝啬,国内黄金储备抛售了400吨,1400多万盎司,回笼了25亿美元;柯西金甚至还把波兰中央银行库存的黄金、白银、外汇也全部抛掉用于购物。
理论上都用在动员后的波兰军队身上,考虑到这些军队都用于对德作战,说这些钱全被莫斯科花了未尝不可。
虽然米高扬以前不太喜欢安德罗波夫,认为他是惹祸精,但不得不承认,他最近和谢米恰斯内打配合,霍霍波兰很起劲,所以只能顺水推舟,任命安德罗波夫为波兰大使兼特派员。
某些主席团、元帅团不方便开口的话,让安德罗波夫去劝说罗科索夫斯基落地执行。
谢米恰斯内还是回到莫斯科,继续内部清洗和压制,进一步帮助主席团巩固权势以及搞钱。
什么艺术品、钻石、鱼子酱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凡能变现的统统变现后去购买苏维埃急需的设备和核心军备。
比如Mig-23使用R-27涡扇发动机,这玩意没有很好的外购产品,国内产能受限,故Mig-23的产量一直无法提升,且使用存在很多问题,最要命的是产能跟不上消耗,Mig-23集群库存越打越少。
到匈牙利战事后期,甚至出现刚生产两周的Mig-23,上天后3天全打完的场面。
Su-15就不一样了,苏联技术人员发现经过适当改造,可搭配牛牛家埃汶发动机使用,性能差不多还更省油,基本意味着航程更大。
国防部火速用现金进口,并专为Su-15埃汶版命名为Su-15/G,由于一架Su-15需2台发动机,再加还有备份和维护,一口气先从英国订了600台。
放平时巴列维敢提领土这么不靠谱的想法,莫斯科保证一巴掌扇过去,现在也是好商量。
苏联报价9亿,巴列维还价7.2亿,经半天讨论,以7.5亿成交。
消息传出,德黑兰一片欢腾,虽要花钱,好歹算收复了失地。
连中国收复失地都花了不少钱呢,伊朗没啥好不服气的。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
就在德黑兰欢天喜地筹款时,迪特里希·冯·绍肯荣誉大将拜见了林冠华并做告别。
“尊敬的副总理阁下,我准备回国了,承蒙这么多年的关照与帮助,深表谢意!”
林冠华叹气道:“你也要回去么?其实,你已为国家打过两次战争了,真的可以休息了..…”"
“本来我确实希望忘记那么多不愉快,留在中国安度晚年..…”
绍肯自我解嘲地笑笑,“我退休后还去学了画画,油画、水彩,包括中国水墨画都去学习了,感受到了由衷的快乐.....
但目前德国这情况,由不得我装看不见,我毕竟是东普鲁士人,还在库尔兰坚持了那么久,我手下的士兵和军官都陆续回国,我也应该履行诺言,和他们在一起......保卫祖国!直到我打不动为止。”
“波兰的事我很无语,我们完全反对这么搞,政府也发表了严正声明。”
“我明白,波恩也明白,这背离了中国当初斡旋的方案和好意,大家都不想的,但这就是生活。”
林冠华点点头:“走之前还有什么心愿或要求需要我帮忙么?”
“其他没有,就有个问题想最后请教下…”"“请说。”
“听说,我是您从苏联战俘营中赎回来的身价最高的军官?“绍肯—本正经道,“就是那个......转会费.....”
林冠华乐了,连翻译都差点笑出声。
“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