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探索(1)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65章:探索(1)

除让美国为主拉升粮价外,林冠华还通过上约系统给东欧各国发消息:脱离经互会体系归脱离,对苏贸易还是要搞,找个高位时机卖粮,顺带修复下对苏关系。

对德贸易同样也正常进行,上约对双方冲突不持原则立场。

出于风险控制及公平而言,对苏、对德的贸易都应该按国际行情结算,司以物易物,但不要发放贷款,也不要吸取不稳定的货市,以免因汇率动荡而遭受不必要损失。

对这一点,东欧各国心领神会。

卢布汇率从去年年末的4贬值到今年初的4.5,到5月份贬值为6,8月份还没到文贬值为8了,真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平年多功夫就损失一平,若还在经互会体系内,葆管被坑得半身不遂。

作为主管农业的副总理,邓子恢十分奇怪,中国明明有很多存粮,为开么优先让美国和东欧出货?强调合作共赢没错,但这样自己不就受重夭损失了么?

陈大掌柜笑道:“股市上,庄家拉升股票,肯定先把水位普遍拉起来,证小股东先跑,方便自己控盘,等筹码集中后,后续想怎么拉就怎么拉。

一开始拉价格就想着自己先全部出货,市场必然—哄而散,价格更维持不住。

老邓,,搞农业确实是你擅长,但做农产品生意尤其大宗贸易,你还是散户心态,在这个领域,林老师牙是全球顶级的庄家!

先不说林老师从4大粮商反向搞到的钱和贷款,我且问你,去年苏联歉收,今年是收成更好还是更糟啊?”

邓子恢恍然大悟。

对苏联而言,生产化肥和生产炸药其实是同一系统,持续不断打仗,大规模消耗炸药就在缩减化肥产能;

德国同样如此,施佩尔总动员虽然没在明面上大规模增加装备产能,但战争消耗品一直都在持续加码,德国化工厂源源不断地为军工生产各类各炸药。

既然是工业设备,理论上可以持续扩容。

但扩容面临很多问题:生产成套设备要时间,要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和劳动力,一个大型化工厂,哪怕20方吨合成氨规模,都不是12-18个月能轻易办妥的,临时扩建根本缓不济急,还要占用大量资金、原料和劳动万。

施佩尔不让各大汽车厂转坦克就出于这考虑。

没准转产完成,战争就结束了,面对多出来的坦克产能,难道去进攻其他地方然后被—顿集火暴打么?

资本家也会合理评估,别刚扩产,需求就消失了,到时候产品卖不出不说,贷款就能把人压死。

合理评估结果就是提高产能装置利用率,优先生产军需品而不是天规模扩张自前是最有利的。

还有个重要原因是生产化肥/炸药成套装置的资本家,把这些i亚设备加速出口给中国,能换取其他必须的战争物资和原料。

反观苏联,在计委体系下,倒不用顾忌市场是否能承受而直接扩容,这也是苏联局部动员后的动作。

但再动员,12-18个月的时间他终究绕不过去,为生产成套设备,还得暂时牺牲其他生产。

邓子恢很快想明白了:苏联8-9月的粮荒其实是1961年歉收导致的;

集体农场分到的农业机械、化肥、油料更少,1962年歉收只会更厉害,1963年粮荒将比今年更猛、更持久。

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集体农场到底有没有粮,稍微看一眼就知道了。

与中国接壤的很多苏联集体农场,几个月来人员越来越少,劳动参与率越来越低。

局部动员体系下,几十万人伤亡,还有上百万大军在前线作战,工亚车产又要不断加速,集体农场必然被大范围抽血。

这也是米高扬问中国要不要获得农场、木材场承包权的缘由,百己横竖搞不来,还不如租掉换钱。

中国表示婉拒,我自己外面那么多领土还没人开发在加速大移民呢,现在不需要租赁。

这话也没骗对方。

本来莫斯科还有个选择是把朝鲜勾搭来种地,毕竟朝鲜耕地少,虽然人口减少很多,依然也有这方面问题。

林老师技高一筹,提前转了一堆苏联淘买的工业设备给朝鲜,让朝鲜茄工亚化并给莫斯科供应物资,顺带满足国丙需求。

给英斯科种地还是通过中国获得设备搞工业化就成为摆在朝鲜面前的两条路。

南日经慎重考虑,认为后一条路更积极、稳妥,工业化是每个落后国家的梦,现在设备有了、市场有了,只要认认真真下去干就能发展,何乐而不为?

租赁苏联土地搞农业听上去很美,万一哪天苏联收回,上面的朝鲜人是收回还是不收回呢?

收回来,国内没有就业岗位,到时候必然闹事;

不收回来,这批人口就变成苏联人,朝鲜不是中国,本就流失了很多人口,怎么还敢这么搞?

由此可见,林副总理的策略确实在帮助朝鲜,给苏联种地不如发展本国工业,中国办法更高明。

南日不但虚心接受林冠华的建议,还特别让朝鲜中央奉送2棵顶级野山参表示感谢,这就是纪委核查到2棵野山参的由来,最终林冠华也为此付了钱。

南日收到钱后百感交集,听说林老师喜欢书法字画,还爱好收藏政要题字,亲自写了条幅和2方印章托人送来表示致谢,这玩意就不必付钱了。

几个月来,靠着给苏联输出物资,朝鲜同样赚得盆满钵满,南日执政地位更趋稳固,下面人也给他捣鼓立塑像。

很多金日成塑像推倒后,场景空出一块很难看,南日同志果断拨乱反正,卉启了经济改革新篇章,还搞分的到户和工亚化发展两条腿走路,无论如何都应大书特书予以纪念和标准。

平壤最出名的塑像现在叫“历史转折中的南日同志”,位于南日广场(原金日成广场)最核心的位置,南日拿着望远镜、驾驶着垣克隆隆前进,准备炮打金日成司令部......

既然中国全球坐庄,让其他人拉价格就很正常了。

随着美泰运输的第一批粮食船队35万吨小麦启运,暗涨变成明涨,小涨变成天涨,农产品天有接过黄金衣钵天涨特涨的势头。

大家愕然发现,不但莫斯科真缺粮食,连波恩今年也大规模进口粮食。

本就在高位的粮食继续拉升,大家都觉正常。

你看以前黄金1盎司45美元,小麦250美元/吨,简单说1吨小麦=5盎司黄金,现在黄金最高都冲过200了,再按1∶~5配比,小麦得1000美元/吨。

仅仅从280美元涨价,相对比例还下降了呢。

没办法啊,东德存粮控制在东德政府手上,而东德的人口需要西德政府来养活,可不就得多供应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