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诡谲(25)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505章:诡谲(25)

既然是国际会议,那用词就要严谨,什么叫战术核武器,什么又叫战略核武器,要有明确划分。

就像军备会议限制吨位,主力舰定义为1万吨,9999吨都是非主力舰,所以美国谋划设计9900吨级的特大型驱逐舰,号称条约型驱逐舰或导弹驱逐领舰。

牛牛本来也想跟上,奈何经济制约力不从心,光搞几艘首相级都有点费劲,只能暂缓。

中国也有万吨级大型驱逐舰念头,但实力不足,先把郡级的技术彻底消化后再说。

反正五大国都已大规模氢弹点出来了,划分战术/战略并非以体积、重量来衡量,而以爆炸威力为区别。

5万TNT当量被当成门槛,意思单枚5万TNT当量以内,不管长什么样,都属战术核武器。

你要么不要用核武器,要用就拿5万TNT当量来。

按此逻辑,投放在长崎、广岛的原子弹,因当量分别只有1.5万吨和2万吨,都只能属于“战术核武器”。

本来美国还想下调,但往下搞不是苏联的优势,米高扬和葛罗米柯极力坚持才定了5万吨。

5万吨毁灭一个中等城市基本靠谱了,同时也是中美谋划分导式多弹头战略核武器单枚核弹头的下限。

核武器问题谈妥后,接下去就谈停战问题。

苏德停战的大致框架,美国其实已清楚,甚至认为中国做工作后比华盛顿预期得还要好一点。

毕竟,克拉克设想版图上是不含加里宁格勒与梅梅尔的,最多当个小东德,现在能这么谈,可见中国确实功力了得。

无条件赞同中国方案也不妥,要不然美国面子往哪里搁?菲克特勒又和德国人扯,不允许苏联驻军,驻军就可能其摩擦等等;

英法也给德国扯后腿,一个说要保障但泽成为国际港,让波兰可以自由使用;另一个说德国对波兰临时政府负有义务,现在直接停战和平,侵犯了波兰的利益。

不折腾苏联大家也不罢休,又提出了波兰统一选举方案等等,搞得阿登纳、艾哈德、米高扬、葛罗米柯都一阵头大。

除此之外,苏联有额外加码要求,比如加里宁格勒的苏联人口要撤退,原东德共产党高级干部要安置等等,都希望再从德国身上刮油水下来。

中国的立场与斡旋就至关重要。

中方建议,苏德停战与波兰问题不要挂钩,苏德又不是因为波兰问题而冲突的,起码在明面上,德国一直都坚持恢复国家统一、收复固有领土为号召,从没有谈过波兰。

没错,到目前为止,苏德都还是冲突,不是战争。

关于波兰问题,中国建议在苏德停战协议签署后马上召开5+2关门会议,5大国+2波波,德国可以旁听,但没有发言权。

中方暗示苏联赶紧把东波兰摆平,罗科索夫斯基虽然死了,但东波兰不能没有领袖不是?

这时葛罗米柯才吞吞吐吐表示亚历山大·萨瓦茨基已成为新的波兰第一书记,王稼祥听后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萨瓦茨基长期亲苏联,在二战期间任波兰共产主义者中央局主席,并参与组建波兰爱国者联盟入波兰军队,华沙起义被德军镇压后不久,就是他带领波兰(苏联派)军队配合苏军进入华沙,后续以“反共”为名,大规模扑杀波兰国家军遗留分子。

西波兰当局为什么希望争取罗科索夫斯基,就因为罗科索夫斯基不但名气更大,且当初确实为华沙起义和德国人打仗。

没成功是一是回事,但冲在最前面也很明确,他的救援态度比所有其他苏军将领积极许多。

除此之外,罗科索夫斯基在进入华沙后,对波兰临时政府、波兰国家军残余分子都采取了睁眼闭眼的态度,只要不明晃晃反共反苏,不公开跳脸作对,他都尽量都放过了。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他的卫队中一直有国家军分子,但从没遭到过暗杀的根源。

国家军始终在幻想,只要罗科索夫斯基当波兰元首,苏联大概就会容忍。

其实那根本不可能,谁当一把手不执行苏联政策,不和苏联保持一致都不行。

反过来,如果能在事实上保持一致,就算资产阶级出身,照样可以安然无恙,芬兰就是最好的例子。

经过三天三夜掰扯,苏德最后达成一致。

-德国以15亿美元赎回加里宁格勒+梅梅尔地区;-额外支付25亿美元为二战剩余赔偿;

-40亿赔偿中一半以美元支付,一半以中方卢布顺差冲抵;

-加里宁格勒、梅梅尔地区的人口由苏联负责迁走,一共涉及40多万居民,由德方支付迁移补贴。

由于中国还有移民配额没用掉,约定40万多居民一共冲销72万个移民配额,资金由中德具体结算。

-2万多从东德出来的人口,根据本人自愿原则遣返,可回原籍也可留东普鲁士生活,德国政府承诺不以任何形式迫害、追究他们的过去。

关于驻军问题,苏德单独谈了一次,阿登纳亲自向米高扬提出,愿意再给3个亿,换取苏方放弃形式驻军权。

当然,苏联如果把这部分兵力部署在紧挨着的德波边境线的波兰方面,德国完全没有异议。

米高扬有些犹豫,但未一口否决,只说内部再讨论一下。阿登纳然后找总理沟通,请中国帮忙疏通一二,他相信只有中国能说服苏联。

中苏又开了碰头会,总理明白苏联的想法,驻军权其实就是形式,不如3亿美元实惠,但如果为3亿美元就把面子全放弃了,似乎也有点架不住。

总理再次折中,苏联拿3亿美元撤军,但德国追加承诺:除德国警察外,原东普鲁士地区不允许任何外国军队驻扎。

这补充要求不算过分,保证了苏联的缓冲区安全,也给了苏联面子:我驻军不了,你们也别想!

阿登纳赶紧同意,他也不想北约驻军在东普鲁士,到时候真擦枪走火,德国还得去顶雷,天天和北极熊打仗好玩么?

毛2年战事顶下来,别看德国大获全胜,其实也伤亡近百万,欠了天量债务了。

中国疏通、润滑当然也有好处,挂在苏联账户上的卢布就很快抹平了,甚至还有部分可拖入到1964年冲抵,本来要过期的移民配额也基本上用完了。

这些德国将来都要支付给中国钱,要么物资设备,要么人民币,对德国来说基本就是工业设备。

不管怎么说,出口给中国总比出口给美国容易,欠中国钱也比欠美国容易还。

1月7日,苏、德草签备忘录,宣布停火30天,正式协议等双方权力机构批准后生效。

虽然不排除还有死灰复燃可能,至少基本格局是确定了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