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运筹(14,1500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4章:运筹(14,1500票加更)

“中央?”

王稼祥疑惑道,“不是中央做出的决定?这不可能啊!

昨天林总书记发了指示,我都看到了,总理单独给我批示留言,让我做好配套对外交涉工作,我一上班就亲自把关写了声明,才刚刚发表出去。”

主席恼火地一拍桌子:“谁说林冠华指示代表中央同意?”

“不代表?”

王稼祥反问道,“冠华同志是政治局常委、书记处总书记啊?他.…....他本身就是中央组成部分啊。

他去一线代表中央主持工作是公开明确并下文的,他的指示不代表中央,那谁在前线代表中央?

总理、总书记乃至林总都签了意见,三个政治局常委意见挂上面,我不遵守?我选择性无视?那你今天不就得批评我动作迟缓么?

主席啊,政出多门是乱套的,集体有了意见,不能因个人好恶而随意废弃啊。

退一步说,你让我个人发表意见,我认为林老师决策也没错,泰南都乱成了一锅粥,泰国中央政府忙着勾结CIA、投靠美国人,我们不行动,听之任之,这是要闹哪样?”

主席心烦意乱地一挥手:“好了好了,不和你多说了,下次重大决定你要和我通气。”

“行,我明白了!”

放下电话,旁听的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章汉道:“哎呦,这事情闹得,连您也挨批了。”

王稼祥微微一笑:“挨批是好事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林老师冒风险决策,为的是自己么?有时候还真是要走出去看看,泰国那帮人模狗样的家伙早就应该教训了。

越共勾结CIA被肃反了一轮,我们得一碗水端平嘛!

林老师抓机会挺好,眼疾手快,这么多年就没见他吃过亏。”

“那倒是,总书记对外可是强硬派代表,那天章文晋同志也说上了生动的一课,本以为够强硬了,总书记的指点还是证天家豁然开朗!”

王稼祥微微一笑:都能和林冠华在办公室里一起打手机直接让现场的外交部发言人说要派飞机丢美国转悠,那是啥脾气还用说么?

这么多年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扬眉吐气,斯小林的支持还少么?

放下电话,主席郁闷地在房间里转了几个圈,一下子不知道该咋办。

11点缺15分,总理带着林、聂、粟三帅进了主席书房。主席也没寒暄,直接道:“昨天夜里怎么回事?这么重大的事,不经过我同意就决策了?上次在常委会上就和你们明确了,对外用兵要有中央的意见。“

没人吭声。

“情况紧急,事态发生变化需要调整部署,也完全可以讨论。但你们夜间把报告递上来,也不叫醒我,就这么推进下去了,这什么意思?起码的规矩也不懂么?“

总理道:“这是我的错,我主要考虑主席吃了安眠药又刚刚入睡,不便打扰,所以....…"

”恩来,你不要和稀泥.…..这是我睡不睡的事么?就算你说的,要等我看完签意见,那也就是今天早上,你们怎么能向意并下达意见呢.……方一我不同意呢?”

粟裕吃了一惊:“什么,主席,您不同意?这.......泰南局势很糟糕了呀。”

“我也没说不同意。真糟糕到一点都维持不住,连等一个凌晨的时间都没有?“

粟裕硬邦邦道:“不是啊,那您到底同意不同意啊,这很重要。流程是走了,可能有点瑕疵,但归根到底还是事态怎么平息的问题。”

“我不同意有用么?你们把事情都干了,再来问我同意不同意?”

主席讽刺道,“打算征求我意见还是逼迫我同意呢?”

“那不一样,如果您同意,那这件事办得没错,最多流程上有问题,我们该检讨检讨,该批评批评;如果您不同意呢.....呃...…"

粟裕道,“这就是重大的决策分歧了,我建议开常委会尽快讨论决定。”

这说法把主席给将住了:3个常委已同意,上常委会再表决,没准又是2:5乃至1:6,那还怎么扯?

他冷冷道:“你也说要上常委会,这不还没上么,决定就做出来了。”

聂帅摇头道:“主席,话不能这么说,常委会当时就明确马工委全校主持马来亚问题,冠华同志担任书记负总责。

昨天夜里下决定前,先把意见给我和林总看过,包括其他同志也都赞同,那时部队还在做准备,压根没动。

部队在凌晨2点后才行动,军委值班系统特意在行动前给前线发了电报。”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那份”...…..暂无更多指示,望进一步细化方案、注重纪律、保护群众、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接受最新指令"的电报,解释道:“我们是同意按人道主义救援方案行动,但也告诉部队,保持通信畅通,留意指令更改。

我的意思是,在常委会没经表决,并以相反意见否决马工委决策时,马工委作为总前委,行动指令并没错,冠华向志也按流程报告及时报了上来。

如果所有决策都要常委会才能决定,那当初成立马工委担任前方总指挥是为什么?

况且,这套机制不是昨天才上线,从4月开始运行近3个月了,都这么操作,一直没出过问题。

您同意也好,否决也好,很正常的。但我们不能因为有否决意见,就说此前流程不对,这样说起来,前面全部要追溯?这不合情理。”

论打仗、论指挥,聂帅功力不足,但论协调、组织和流程,聂帅将局势掌握得死死地。

这是他臾了一晚上的套路:

马工委决策就代表中央,在常委会没给予明确反对意见前,就是正确意见并代表中央。如果连这权威都没有,搞总前委干什么?

那样的话,当年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乃至澳新战争很多命令都没有常委会审核,前线过了就过了,如果这都违反流程,那还怎么打仗?

主席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讲制度这东西,他根本掰扯不过总理和聂帅。

反过来说,他其实也不是个很喜欢讲制度的人,自己都承认"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洒脱惯了。

只不过现在他要批评的就是“不讲流程”,然后遇到和他掰扯流程的,自然就说不过。

他转头看向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林彪:“你什么意见?”“陆路连通滨海-云南,形成封闭机制,我完全赞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