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尖锐(14)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远航的水兵多么辛劳;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当军港之夜的歌声在舞台上响起,并确信中央电视台已转播了有关前线内容后,总前委4人组返回战斗岗位,准备指挥作战。
此时此刻,瓜达尔机场上已是热火朝天,警戒战斗机在空中巡逻,地面上地勤官兵们,正为硕大无朋的B-60+们挂载巡航导弹;同样忙碌的还有天方省夜谭空军基地,根据作战预案,他们将执行第二轮进攻。
总前委围绕作战方案又讨论了一个小时,安排林遵编队做好空袭准备。
如果前两次空袭没能收到预期效果,则舰载机编队为第三攻击波,攻击美军基地;如前两次空袭已取得决定性战果,则这次攻击波将直接攻击英美南线部队,为增援梯队打开进攻通道。
北京时间23时,瓜达尔基地汇报一切准备就绪;
45分钟后,低空渗透的快反部队报告:突击小组在15分钟前已顺利渗透并抵达指定作战位置,此时此刻,利雅得天黑还没多久。
10月2日零点,夜谭基地报告一切准备就绪;“现在是利雅得晚上7点,飞过去大约要3小时,差不多正好到了要入睡的时候。”
林冠华沉吟道,“通知瓜达尔方面,1点准时出发,2小时后,夜谭方面实施第二轮进攻;等前方突击队员完成战果评估后,再考虑是否释放第三攻击波击......参谋组加紧拟定对伊朗美军基地空袭计划。”
“是!”
林冠华又把头转向李成栋:“空袭完成后记得发消息给宣传系统,无论打成怎么样.......10月4日晚上亚运会开幕式及其报道不受任何影响,国内新闻暂时不要大范围披露中东战事,除非另有单独说明。”
第5届亚运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好多年前就定下的日程,中国也进行了精心准备,包括西亚在内的大部分运动员都已陆续向北京亚运村出发。
冲突不可避免,但明面上不宜扩大宣传。
亚运会含金量持续提高,后续争夺主办权日益激烈,1970年亚运会主办权资格就有曼谷、德黑兰、汉城三座城市争夺,由于各自都有一批支持者,最终亚奥理事会在中国建议下,于2年前破天荒决定:1970年亚运会在曼谷,74年在德黑兰,78年安排汉城举行。
三国皆大欢喜,各自分头准备。
后续各国再要申请就排到1982年了,据说马来联邦跃跃欲试,甚至还想搞成南北两个主会场。
时钟缓缓指向凌晨1点,B-60+攻击机群向2000公里外的美军基地挺进。
这次编队进行双重引导:既有预警机,又有最新安排的导航系统,数据链源源不断地将有关信息送入指挥舰。
林、聂目不转睛盯着屏幕上的轨迹,那是导航系统汇报的实时路线。
在跨越霍尔木兹海峡时,美国部署在伊朗的警戒雷达关注到了一些动静,派遣战斗机紧急升空试图拦截,但收到信号的中方编队立即向南飞去,只有佯动的J-8编队才脱离主编队并向伊朗方面穿插,慌得美国人一阵折腾。
最终有惊无险,8架F-4在空中兜了一圈,没什么建树就悻悻然回去了。
高空高速的J-8目前已成为美军心头—根刺,F-111为什么刻意强调在高空要能达到M2.5的极速,目标赫然就是要求能穿透中共J-8拦截!
美军收到情报,说苏联已研发成功了一种3马赫的高空截击机。
华盛顿对此将信将疑,3马赫战机他们不是没研究过,发现很不成熟、代价又高,已基本放弃了。
要不是因为J-8的威胁,XB-70项目也差点被砍掉。
有了J-8,XB-70就能理直气壮存活下来,毕竟B-58飞不过J-8嘛,—抓一个准,哪怕有制空战斗机F-4掩护也不行。
虽然空军内部都高度怀疑3马赫战斗机的存在,但渲染给麦克纳马拉和肯尼迪时,都以8-9分肯定的态度说有。
为防止光说苏联不过瘾,CIA还说中国也在搞3马赫战斗机,可能比苏联产品还厉害些。
知道内情的康维尔一问一个不吱声,他们忽然想起来了:自家4马赫战斗机设想包括机体材料、研发数据等都已卖给了北京!
联系牛牛TSR/2项目也在中国落地的消息,他们不免狐疑,北京莫非真在搞3马赫战斗机?
反过来又有那么点窃喜:搞好呀,说明俺们康维尔设计是有用的,思维是领先的,探索是大胆的。
看华盛顿那批杀才还让不让我们继续研发并拨款?你不给我们足够的预算和经费,我们就武装你的敌人!
现在,号称康维尔中国之花、地球上载弹量最大的战略轰炸机B-60+编队正向目标挺进。
偏离航线的中方编队一点也不紧张,北斗系统清晰地告诉了他们在哪里,目标又在哪里,顺着数据链指示,计算机会自动接管航线继续飞进去。
虽然在地图上的轨迹看上去复杂多变,实际对飞行员而言,找准定位和方向比以前大为简单。
为最大限度保密也为确保战果,这次飞行路线使用导航引导,但攻击依然采用传统方式:地面激光引导。
快反突击组派遣特战队员们前去渗透就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
其他国家可能还担心会遇到人,在沙特,茫茫沙海就是最大掩护,因为美军基地基本建设在沙漠中,非常突兀、好认。
凌晨3点45,12架B-60+编队在450公里距离上,一次释放了自己携带的巡航导弹,每架24枚,合计288枚,向美军基地呼啸而去。
接近大致范围时,8公里外沙丘上架设的大功率激光指引系统会提供中继引导,确保他们朝目标扑去。
这不是B-60载弹量的全部,这家伙最高可携带36吨弹药,24枚900公斤重的巡航导弹只是牛刀小试。
为安全起见,每架飞机还携带了8枚PL-13中距空空导弹,可依靠预警机引导攻击有可能出现的敌军战斗机。
轰炸机完全没机动能力,面对战斗机只能硬挺着送死,但体型就是最大保障,带这么多导弹连气都不喘一下,利用射程优势,可在对方动手之前先自卫。
发射完导弹的B-60们根据导航系统顺利返航。望着那眼花缭乱的复杂轨迹和已成功释放导弹的报告,聂帅忍不住鼓掌:七测试、八演习,最终还是要靠实战来证明。
今天这顿空袭,姑且不说导弹怎么样,至少机群飞行路线就很成功。
这一步实战成功后,下一步再找机会测试导弹带导航系统的功效。
林老师说得对,全力押宝在没有实战经验的设备上是冒险行为,确实得多试试看,今天这顿战术用完,下次空袭就可以上卫星导航制导武器了。
25分钟后,美军雷达发现了低空扑来的战斧们,凄厉的警报声大作,防空导弹、高射炮等都全面进入戒备,包括值班战斗机也紧急起飞拦截。
这已是值班战斗机今天不知道第几次出击了。远程预警雷达一直提示有情况,但真安排巡逻战斗机去勘察却始终毫无发现,包括雷达信号也很快在屏幕边缘消失。